改良型的舷外机化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5331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型的舷外机化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油器,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型的舷外机化油器。
背景技术
舷外机化油器是舷外机(船用发动机、船用马达、船外机)重要组成部件,舷外机的性能主要决定于舷外机化油器,舷外机具有高速轻巧,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机动灵活等优点,是公安巡逻和通讯联络的现代的国防必备装备,舷外机在民用方面也有广泛用途,是交通航运,水产养殖,渔业捕捞,抗洪抢险,水上运动和旅游观光等方面。我国舷外机的工业非常薄弱,工业总水平还停留在70年代,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厂家生产舷外机,且规模小,品种少,产品性能差,国内市场95%以上靠进口。国内生产的舷外机及零部件也没有国家标准
与行业标准。而国外舷外机在设计观念上着重考虑操作方便,高速下刺激感,至于污染物排放、油耗、工艺难度、结构设计成本高低、性能可靠性,稳定性都欠缺考虑。但国外JP30Z型舷外机化油器也都存在上述问题,现有舷外机化油器的主油路系统和怠速油路系统是组合在一个油路通道中的,其中主油路系统结构是由主量孔,主空气孔,泡沫管及油路通道等组成,并且在泡沫管当中装有一根铜管,其下端是怠速量孔组成怠速油器通道,由于铜管装在泡沫管当中,一增加了主油器的出油阻力,二降低了泡沫管的泡沫化质量,从而导致加速不敏感,油耗大,排放污染物增加;并且由于铜管的中心孔细而且长,下端是怠速量孔,铜管的上端与在怠速油路的气道又构成小于90°的锐角,燃油到达怠速量孔组件的中心与侧边来自怠速空气孔的空气混合,然后经化油器本体上怠速油路的通道到达过渡孔室和混合比螺钉的下方,经混合比螺钉调节后到怠速喷口,这样结构的怠速油路会增加油路和气路的阻力,舷外机的起动和加速时不能随着油门的开启而迅速的响应,造成敏感度低怠速不稳,转速波动大想,过渡不圆滑,低速运转时污染物排放多;同时现有舷外机化油器的过渡孔结构,一般包含过渡孔和辅助加工孔,现有的工艺做法其加工难度大,成本高,通常是在与过渡孔相对面的化油器本体后部右下脚位置设置有辅助加工孔,再用一根细长的刀杆穿过本体后部右下脚工艺孔,加工对面圆弧面上的过渡孔,由于是在圆弧面上作业,会因刀具(钻头)尖端易飘移造成过渡孔间距和大小不一,而致使舷外机不易起动,过渡不圆滑,转速波动大,污染物排放多,产品质量不一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怠速更稳、转速波动更小、加速敏感、油耗更低、加工工艺难度小且成本更低、污染物排放更小、重量更轻的改良型的舷外机化油器。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型的舷外机化油器,包括化油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油器本体上设有分别独立的主油路系统和怠速供油系统,所述主油路系统包括泡沫管、主量孔和主空气孔,所述泡沫管为一独立的油路通道,其下方直接与主量孔相连接,上方的侧壁设有横孔并与主空气孔相连接。[0005]所述怠速供油系统包括怠速油路通道、怠速量孔、怠速空气孔、以及位于怠速油路通道上方的过渡孔室和混合比螺钉,所述怠速油路通道为一独立的油路通道,其下端为怠速进油孔,直接与浮子室相连接,上方的侧壁设有横孔并与怠速空气孔相连接,怠速油路通道的上端口设有怠速量孔。所述化油器本体上还设有一过渡孔结构,包括过渡孔和过渡孔加工辅助槽,所述过渡孔加工辅助槽设置在化油器本体上与过渡孔相对应的的外表面上,所述过渡孔加工辅助槽的底部加工成平面,并且与过渡孔相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良型的舷外机化油器与原有结构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把主油路改为独立油路,由于喉管处泡沫管口上端的负压,浮子室里的燃油通过联接螺栓的侧孔,中心孔到主量孔的下方,然后通过主量孔到泡沫管的下端,在泡沫管的中心孔道并和来自泡沫管横孔的主空气孔来的空气第一次混合(即泡沫化)后经泡沫管喷出,喷出泡沫化的燃油,油粒细,粒度差异小,且油路阻力小,所以油门反应快猛,马力强劲,油耗低,污染物排放少,经过以上的改进和创新,原有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明 显的改善和解决。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更改后的独立怠速供油系统后,当浮子室里的燃油从怠速进油孔进入化油器本体上的怠速油路通道,到了怠速量孔中心并和来自侧边的怠速空气孔的空气混合,继续经本体上的怠速油路通道,到达过渡孔室和混合比螺钉的下方,经混合比的螺钉调节后然后到怠速喷口,其中怠速油路通道的上端与在怠速油路上的气道所构成夹角b形成了大于90°的钝角,因此会减少油路和气路的阻力,在舷外机的起动和加速时随着油门的开启而迅速的响应,敏感度高且怠速稳,转速波动较小,过渡圆滑,低速运转时污染物排放减少,使原有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和解决。由于过渡孔在化油器怠速系统中的具有重要的地位,以及在舷外机过渡工况高怠速排放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其始终受到化油器行业的重视。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过渡孔结构,是通过在本体外壁上与过渡孔相对应的外表面上增设一过渡孔加工辅助槽,并且所述过渡孔加工辅助槽的底部加工成平面,这样就可以把刀具从里侧加工改为从外侧加工,而且刀尖接触的是个小平面,就不存在刀尖的飘移,这样不但好加工而且使用的刀具也简单,成本低,过渡孔的中心距及孔的精度,粗糙度均有保证,舷外机的过渡性能得到极大地改

口 O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是原有的舷外机化油器的主油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原有的舷外机化油器的怠速供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原有的舷外机化油器的过渡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改良型的舷外机化油器的外部结构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改良型的舷外机化油器的外部结构侧视图。图6是图4的A-A剖视图中的独立主油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的B-B剖视图中的怠速供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舷外机化油器的过渡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I和图2所示,是原有的舷外机化油器的油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化油器主体1,所述主体I上的原有主油路系统与怠速油器通道是组合在一个油路通道中的,其主要由主量孔2,主空气孔3,泡沫管4及油路通道5等组成,并且在泡沫管4当中装有一根铜管6,铜管6下端是怠速量孔61组成怠速油器通道,在原有的主油路和怠速油器系统结构中,浮子室8里的燃油,通过联接螺栓7的侧孔和装在联接螺栓上的主量孔2到泡沫管4和怠速量孔61的下方后分成2个支路,一路经铜管6外侧和泡沫管4内侧并和泡沫管4横孔来的空气混合在狭窄的空间里,其燃油流动阻力大,燃油和空气混合不均(即泡沫化质量差);另一路经怠速量孔61,铜管6中心孔到了怠速量孔组件中心并和来自侧边的怠速空气孔9的空气混合,然后经怠速油路通道到达过渡孔室11和混合比螺钉12的下方,经混合比螺12钉的调节然后到怠速喷口。 请参阅图3所示,是原有的舷外机化油器的过渡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化油器主体1,本体I的内表面上加工有过渡孔13,在与过渡孔13相对面的化油器本体I后部右下脚位置设置有辅助加工孔14,加工过渡孔13时,需要用一根细长的刀杆穿过本体I后部右下脚辅助加工孔14后,用刀具(钻头)来加工对面本体I的内壁圆弧面上的过渡孔13,由于是在圆弧面上作业,会因刀具(钻头)尖端易飘移造成过渡孔13的间距和大小不一,而致使舷外机在工作时产生不易起动,过渡不圆滑,转速波动大,污染物排放多,产品质量不一致等问题。请参阅图4、5和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舷外机化油器的独立主油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化油器主体10,所述主体10上的独立主油路系统包括主量孔20、主空气孔30和泡沫管40,所述泡沫管40为一独立的油路通道,其下方直接与主量孔20相连接,其上方的侧壁设有横孔并与主空气孔30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把主油路改为独立油路,由于喉管处泡沫管口上端的负压,浮子室里的燃油通过联接螺栓70的侧孔,中心孔到主量孔的下方,然后通过主量孔到泡沫管40的下端,在泡沫管40的中心孔道并和来自泡沫管40横孔的主空气孔30来的空气第一次混合(即泡沫化)后经泡沫管40喷出,喷出泡沫化的燃油,油粒细,粒度差异小,且油路阻力小,所以油门反应快猛,马力强劲,油耗低,污染物排放少。请参阅图4、5和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舷外机化油器的怠速供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怠速油路通道60、怠速量孔610、怠速空气孔90、位于怠速油路通道60上方的过渡孔室110和混合比螺钉120,所述怠速油路通道60为一独立的油路通道,其下端为怠速进油孔620,直接与浮子室80相连接,怠速油路通道60上方的侧壁设有横孔并与怠速空气孔90相连接,怠速油路通道60的上端口设有怠速量孔610。本实用新型把怠速油路通道60改为独立的油路通道,当浮子室80里的燃油从怠速进油孔620进入本体10上的燃油通道60,到了怠速油路通道60中心并和来自侧边的怠速空气孔90的空气混合,然后继续经本体10上的怠速油路通道60,到达过渡孔室110和混合比螺钉120的下方,经混合比的螺钉120调节后然后到怠速喷口。其中怠速油路通道的上端与在怠速油路上的气道所构成夹角b形成了大于90°的钝角,因此会减少油路和气路的阻力,在舷外机的起动和加速时随着油门的开启而迅速的响应,敏感度高且怠速稳,转速波动较小,过渡圆滑,低速运转时污染物排放减少。请参阅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舷外机化油器的过渡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分别开设在化油器本体10上的过渡孔130和过渡孔加工辅助槽140,所述过渡孔加工辅助槽140设置在化油器本体10上与过渡孔130相对应的的外表面上,所述过渡孔加工辅助槽140的底部加工成平面,并且与过渡孔130相连通。由于通过在本体10的外壁上与过渡孔130相对应的外表面上增设一过渡孔加工辅助槽140,并且所述过渡孔加工辅助槽140的底部加工成平面,这样在加工时,就可以把刀具从化油器本体10的内壁里侧加工改为从外侧加工,而且刀尖接触的是过渡孔加工辅助槽140的底部小平面,因此就不存在刀尖的飘移,这样不但好加工而且使用的刀具也简单,成本低,过渡孔的中心距及孔的精度,粗糙度均有保证,使舷外机的过渡性能得到极大地改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舷外机运转在舷外机化油器喉管处和节气门片前后提供了负压,怠速状况时,由来自怠速空气孔的空气和来自怠速量孔来的燃油在怠速量孔的外·围混合经混合比螺钉调节后通过怠速喷孔,过渡孔进入气缸,完成怠速状况下的供油;高速及负荷状况下由来自主空气和主量孔来的燃油在泡沫管内第一次混合(即泡沫化)经泡沫管口到混合室与来自前方的主体空气第二次混合(已成雾状)然后进入气缸,完成高速和负荷状态下供油;而在过渡状态下以上两者都有供油。经过以上的改进和创新,可以使原有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和解决。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型的舷外机化油器,包括化油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油器本体上分别设有独立的主油路系统和怠速供油系统,所述主油路系统包括泡沫管、主量孔和主空气孔,所述泡沫管为一独立的油路通道,其下方直接与主量孔相连接,上方的侧壁设有横孔并与主空气孔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良型的舷外机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怠速供油系统包括怠速油路通道、怠速量孔、怠速空气孔、以及位于怠速油路通道上方的过渡孔室和混合比螺钉,所述怠速油路通道为一独立的油路通道,其下端为怠速进油孔,直接与浮子室相连接,上方的侧壁设有横孔并与怠速空气孔相连接,怠速油路通道的上端口设有怠速量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良型的舷外机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油器本体上还设有一过渡孔结构,包括过渡孔和过渡孔加工辅助槽,所述过渡孔加工辅助槽设置在化油器本体上与过渡孔相对应的的外表面上,所述过渡孔加工辅助槽的底部加工成平面,并且与过渡孔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油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良型的舷外机化油器,包括化油器本体,所述化油器本体上分别设有独立的主油路系统和怠速供油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怠速更稳、转速波动更小、加速敏感、油耗更低、加工工艺难度小且成本更低、污染物排放更小、重量更轻的改良型的舷外机化油器。
文档编号F02M3/00GK202707280SQ20122015948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6日
发明者施昌子, 黄宗炳, 卓佐育, 卓座见, 陈孝潘, 王念静, 郑小钢 申请人:福鼎市佳磐通用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