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尾气复合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2215发布日期:2018-06-22 21: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柴油机尾气复合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柴油机尾气复合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催化氧化装置、固定于催化氧化装置的排气端用于吸附和过滤PM微粒的微粒捕集装置以及固定于微粒捕集装置的排气端排气消声器;所述催化氧化装置包括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的第一壳体以及固定于第一壳体内的净化催化剂载体;净化催化剂载体上负载催化剂;所述微粒捕集装置包括第二壳体和固定于第二壳体内的蜂窝状陶瓷载体;所述第二壳体固定于第一壳体的排气口并与第一壳体相通;所述排气消声器包括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的第三壳体以及固定于第三壳体内并连通第三壳体的进气口至排气口的阶梯式变径排气管;所述阶梯式变径排气管包括管径依次变小并且插入式设置的一阶排气管、二阶排气管和三阶排气管;第三壳体的进气口固定于微粒捕集装置;所述蜂窝状陶瓷载体包括具有平行并列排布的多个气道的蜂窝体和对应任意相邻两个气道之间错位式固定于每个气道内的挡板;蜂窝体内分隔于任意相邻两气道之间的部分设有堇青石过滤层;所述第一壳体对应净化催化剂载体侧面设有第一共振腔并且第一共振腔的腔口朝向净化催化剂载体;所述第一共振腔为多个并且围绕净化催化剂载体侧面紧密排列;第一共振腔由设于第一壳体内的内筒和固定于内筒与第一壳体之间的隔板围成;所述隔板包括沿内筒周向设置的环形隔板和平行于内筒轴线的纵向隔板;环形隔板和纵向隔板呈十字交叉式固定在一起,第一共振腔的腔口设于内筒上并且为圆形缩口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尾气复合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式变径排气管通过环形板组件固定于第三壳体内壁,所述环形板组件包括沿阶梯式变径排气管轴向排列的第一环形板、第二环形板、第三环形板和第四环形板;第一环形板设于一阶排气管中前部;第二环形板设于二阶排气管的后端使第二环形板与第一环形板之间形成第二共振腔;第三环形板设于三阶排气管的中部使第三环形板与第二环形板之间形成第三共振腔,第四环形板设于三阶排气管的中后部使第四环形板与第三环形板之间形成第四共振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油机尾气复合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阶排气管的后端与二阶排气管之间通过环形封板连接并密封;第二环形板和第三环形板之间固定有连通第二共振腔和第四共振腔的微穿孔排气管;第三环形板和第四环形板之间固定有连通第三共振腔和第四环形板到第三壳体的排气口之间的腔室的扩张穿孔排气管;一阶排气管和二阶排气管与第二共振腔相对应的部分、微穿孔排气管与第三共振腔相对应的部分、三阶排气管与第四共振腔相对应的部分以及扩张穿孔排气管与第四共振腔相对应的部分均设有沿相应管壁均匀分布的多个微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柴油机尾气复合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板和第三环形板上均设有前后贯通的流过孔;所述第四环形板的后侧固定有与第四共振腔相通并将气流导向第三壳体的排气口的弯管;所述弯管为多个,其中部分弯管对应扩张穿孔排气管设置,其余弯管以及扩张穿孔排气管和微穿孔排气管前端均设有向前伸出的扩张排气管;弯管的直径大于与其对应的扩张穿孔排气管或扩张排气管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尾气复合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状陶瓷载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有衬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尾气复合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对应其自身进气口到净化催化剂载体之间的部分为沿气流方向横截面逐渐变大的锥形结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