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滤清器的复合式分离器模块的罩体和空气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0942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空气滤清器的复合式分离器模块的罩体和空气滤清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复合式分离器模块(Multi-Zyklonblock)的罩体,尤其是机动车的内燃机的吸气系统的空气滤清器的、具有所谓的同轴式分离器单元(Inlinezyklonzellen)或者轴向分离器单元的尤其是复合式分离器模块的罩体,其中所述分离器模块包括大量的分离器单元,共中所述罩体具有至少一个罩体入口和至少一个用于有待输送给所述分离器单元的空气的罩体出口。

此外,本发明涉及尤其是机动车的内燃机的吸气系统的空气滤清器,其中所述空气滤清器具有至少一个复合式分离器模块、尤其是至少一个成列地布置的复合式分离器模块,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分离器模块包括大量的分离器单元和一个罩体,其中所述罩体具有至少一个罩体入口和至少一个用于有待输送给所述分离器单元的空气的罩体出口,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出口导送空气地与所述分离器单元的单元入口相连接。



背景技术:

空气滤清器的从市场上已知的复合式分离器模块具有大量的分离器单元。每个分离器单元都具有单元入口,在那里未处理空气流到具有罩体入口和用于有待过滤的空气的罩体出口的罩体中。所述罩体导送空气地与所述罩体出口旁边的单元入口相连接。所述分离器单元将颗粒从有待过滤的空气中分离出来。所分离出来的颗粒被捕集在所述分离器模块中。所捕集的颗粒必须以有规律的保养间隔从所述分离器模块中除去。因此需要净化系统。这样的罩体有时也被称为盖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前面所提到的类型的罩体和空气滤清器,其中可以改进用于颗粒的预分离效率(PSE)并且/或者延长保养间隔并且/或者简化保养。

该任务通过以下方式得到解决: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出口被设计用于以下述方式遮盖、尤其是包围所述分离器模块的分离器单元的大量单元入口、尤其是全部单元入口:使得在所述罩体与所述分离器单元入口之间设置了流体密封的密封结构。所述罩体的壁在所述罩体的内部限定了一个分配器体积(Verteiler­volu­men),该分配器体积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入口和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出口之间,并且其中所述壁具有至少一个转向点、尤其是至少一个转向线或者转向区,在那里所述壁的至少一个内表面改变其曲率。

按照本发明,在所述至少一个转向点上至少所述壁的内表面从凹入向凸出变化或者反之亦然,也就是说,弯曲的方向发生变化。由此,所述分配器体积的形状具有至少一个相应的凹入部或者凸出部。 这样的凹入部或者凸出部影响所述罩体中的空气流。流入的未处理空气通过使用所述罩体的壁的按本发明的形状来引导。所述未处理空气是有待被所述空气滤清器、尤其是被所述分离器模块净化的空气。所述罩体可以被安装在用于所述分离器模块的空气的入口侧。流入的空气被均匀地分配并且由所述罩体输送给分离器单元。在所述分离器单元中,将颗粒、尤其是粉尘从所述未处理空气中分离出来。所分离出来的颗粒被捕集在所述分离器模块中,并且可以以有规律的保养间隔或者在需要时被除去。有必要将所捕集的颗粒除去,以便维持所述分离器模块的预分离效率。为了除去所捕集的颗粒,可以使用用于进行净化的方法。

所述壁可以有利地包括至少一个转向线和/或至少一个转向区。所述至少一个转向线和/或所述至少一个转向区可以相应地被大量转向点所限定。

用根据本发明的罩体可以改进从所述未处理空气中进行的预分离。所述分离器模块的预分离效率可以得到改进。可以额外地更加均匀地向所述分离器单元装载被分离出来的颗粒。因此可以延长所述分离器模块的保养间隔。尤其可以降低对所述分离器单元进行净化的频次。有利地,所述净化可以变得过时。由此用于所述分离器模块的净化系统可以更为简单或者变得过时。用具有特殊设计的形状的按本发明的罩体—该罩体与空气滤清器的分离器模块相连接—可以在没有净化的必要的情况下实现高达80%和更高的预分离效率。

可以有利地如此设计所述罩体,使得所述未处理空气被引导到所述分离器模块的大量单元入口处。所述单元入口可以限定所述分离器模块的多向的入口。可以灵活地设计所述罩体,以便将所述未处理空气输送给所述多向的入口。

所述罩体凭借其按本发明的设计而适合于在狭窄的区域中使用。

空气导送通道或者空气软管可以有利地与所述罩体的至少一个罩体入口相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导送通道或者空气软管可以通向用于所述未处理空气的吸入位置,所述吸入位置可以远离所述复合式分离器模块、尤其是远离所述空气滤清器。

有利地,可以以布置在所述复合式分离器模块的后面的方式在有待净化的空气的流动路径中布置所述空气滤清器的至少一个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滤清器具有至少一个空气过滤元件。用所述至少一个空气过滤元件可以对空气进行过滤。

所述分离器模块的用于空气的分离器出口可以与所述至少一个空气过滤器的过滤器壳体的、用于空气的过滤器入口相连接。所述分离器模块的分离器出口可以导送空气地与所述分离器单元的单元出口相连接并且/或者所述单元出口可以限定所述分离器出口。

有利地,所述复合式分离器模块和所述至少一个空气过滤器可以成列地布置。由此,空气在所述复合式分离器模块的分离器出口与所述至少一个空气过滤器的过滤器入口之间的主流动路径可以为直线。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复合式分离器模块可以被称为成列地布置的复合式分离器模块。可以在节省位置空间的情况下安装成列地布置的复合式分离器模块。

本发明可以与机动车的内燃机的吸气系统一起使用。本发明也可以用在机动车技术以外的技术领域内。本发明尤其可以用在工业马达中。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至少所述罩体的壁的内表面至少沿着从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入口到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出口的方向具有多个弯曲部,从而使得所述罩体中的、用于空气的主流动路径可以多次弯曲,尤其至少所述壁的内表面和/或所述主流动路径可以具有S形的轮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改进所述未处理空气的均匀的分布。此外,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入口和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出口可以偏置地布置。因此,所述复合式分离器模块、尤其是所述空气滤清器尤其可以更加灵活地布置在尤其是马达室中的、狭窄的和/或狭小的并且曲曲折折的安装空间中。在此优选的是,在所述入口区域中,也就是说在所述罩体入口的区域中,所述壁的背向罩体出口的内侧面首先构造为凹入的,使得所述内壁与通过所述罩体出口来形成的平面的间距沿着从罩体入口朝罩体出口的方向的流动路径减小。随着与所述罩体入口的间距的增加所述内壁的凸出的区段连接到所述凹入的区段上。这引起:沿着所述流动路径首先在第一区域中朝所述罩体出口的方向出现所述流动路径的比较剧烈的转向,并且随后前面被导引到所述罩体出口或者所述分离器模块上的气流基本上沿着由所述罩体出口形成的平面得到导引。由此可以优选产生一种形状,对于该形状而言,所述罩体入口尤其与直接连接在该罩体入口上的弯头区段一起尤其明显地超出覆盖所述罩体出口的壁的其余部分。优选地,相比于覆盖所述罩体出口的壁的其余部分,所述罩体入口的背向罩体出口的端部离开由所述罩体出口形成的平面远了50%以上、特别优选远了100%以上。

按照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入口的入口侧上的、具有流动截面的平面可以斜向于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出口的出口侧上的、具有流动截面的平面来伸展,特别地,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入口的平面可以垂直于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出口的平面来伸展。通过这种方式,所述未处理空气在所述罩体入口的入口侧上的主流动方向可以斜向于所述未处理空气在所述罩体出口的出口侧面上的主流动方向来伸展。因此,具有罩体的分离器模块可以更加节省位置空间地并且/或者在狭窄的和/或狭小的并且弯弯曲曲的安装空间中更加灵活地布置。可能的空气导送通道或者空气软管可以斜向于空气在所述分离器模块中的主流动路径来伸展。

有利地,所述平面可以垂直地伸展。通过这种方式,所述主流动方向同样可以垂直地伸展。在成列地布置的复合式分离器模块的情况下,所述吸入空气的主流动路径可以垂直于所述分离器模块的、尤其是所述空气滤清器的轴线来伸展。由此实现:所述罩体形成用于空气流动的90°转向装置。优选地,在此所述罩体入口在径向上布置在所述罩体出口的外部,也就是说沿着所述过滤系统的主流动方向或者沿着所述分离器单元的轴向的延续部布置在所述罩体入口的横截面的所假想的棱柱状的延续部的外部。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入口的流动截面可以小于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出口的流动截面。通过这种方式,所述罩体可以作为一种转接器在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入口的一侧上的可能的空气导送通道或者空气软管与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出口的一侧上的分离器模块的连接部之间起作用。所述分离器模块的相应的连接区段可以大于可能的空气导送通道或者所述空气软管。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入口的流动截面的轮廓可以与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出口的流动截面的轮廓不同或者相同,尤其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入口的轮廓可以为圆球形或者椭圆形,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出口的轮廓可以为椭圆形或者圆球形、尤其是圆形。

有利地,所述罩体入口可以被设计为与空气软管或者空气导送通道的连接。可能的空气软管或者空气导送通道的连接侧可以具有与所述分离器模块的入口侧的轮廓不同的轮廓。因此,所述罩体可以用所述罩体入口与相应的空气导送通道或者空气软管相连接。另一方面,所述罩体可以用所述罩体出口与所述分离器模块的入口侧相连接。

有利地,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入口可以为圆球形。因此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入口可以与所述可能的空气导送通道或者所述空气软管的圆球形的连接侧相连接。作为替代方案,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入口可以为椭圆形。

有利地,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出口可以为椭圆形。因此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出口可以与所述分离器容器的椭圆形的连接侧相连接。由此,所述罩体可以结合扁平的分离器容器而被使用。作为替代方案,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出口可以为圆球形。

所述罩体可以将一方面结合空气软管或者空气导送通道的轮廓、尤其是圆球形的轮廓的优点和另一方面结合被安装在所述分离器模块上的轮廓、尤其是椭圆形的轮廓的优点聚集在一起。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入口可以被安装在纵长的罩体出口的较短的一侧上或者较长的一侧上。

如果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入口处于所述罩体出口的较短的一侧上,那么具有所述罩体的分离器模块的尺寸可以朝所述较短的一侧的方向减小,尤其是沿着椭圆形的罩体出口的较短的辅助轴线的方向减小。

如果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入口处于所述罩体出口的较长的一侧上,那么具有所述罩体的分离器模块的尺寸就可以朝所述较长的一侧的方向减小,尤其是沿着椭圆形的罩体出口的较长的主轴线的方向减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所述罩体可以关于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出口的中轴线不对称。因此,被分离出来的颗粒在所述分离器单元上的均匀分布可以进一步得到改进。此外,所述罩体可以就这样更为容易地与可供使用的安装空间相匹配。

有利地,所述罩体可以至少部分是柔韧的、尤其是弹性的。因此,所述罩体可以对由于运行引起的公差和/或振动进行补偿。额外地,装配和安装可以得到简化。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所述罩体可以包括橡胶、有利地包括合成橡胶、尤其是三元乙丙橡胶或者由其构成。所述罩体可以容易地由橡胶、特别是由合成橡胶、尤其是通过使用注塑技术或者浇注技术来成形。

有利地,所述合成橡胶可以包括三元乙丙橡胶(EPDM)或者由其构成。

橡胶、尤其是合成橡胶可以是柔韧的、尤其是弹性的。

作为替代方案,所述罩体可以包括所喷射的塑料、优选是聚乙烯、聚酯、聚酰胺或者类似材料或者由其构成。所喷射的塑料可以包括高达50%(重量)的、用于附加的刚度的碳或者玻璃纤维。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出口可以包括用于与所述分离器模块的入口侧上的相应的连接区段相连接的连接区段。用所述连接区段,所述罩体可以容易地与所述分离器模块相连接。

有利地,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出口可以包括柱筒状的套筒或者由其构成。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出口可以被插到所述分离器模块的壳体的连接区段的上面或者里面。

所述罩体出口的柱筒状的连接区段可以包围所述分离器模块的大量单元入口。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所述罩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器件、尤其是至少一个搭扣连接件和/或至少一个软管箍,以便将所述罩体固定在所述分离器模块的上面/里面/旁边、尤其是固定在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出口的一侧上。用所述至少一个用于进行固定的器件可以将所述罩体固定在所述分离器模块上。

有利地,所述至少一个用于进行固定的器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搭扣连接件或者由其构成。所述至少一个搭扣连接件的一部分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于所述罩体的一侧上的槽或者由其构成。所述至少一个槽可以与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出口的可能的柱筒状的连接区段接合在一起。至少一个相应的凸缘可以布置在所述分离器模块的一侧上。所述至少一个凸缘可以卡锁到所述至少一个槽中,用于将所述罩体固定在所述分离器模块上。作为替代方案或者补充方案,所述至少一个凸缘可以布置在所述罩体的一侧上,并且至少一个相应的槽可以布置在所述分离器模块的一侧上。

作为替代方案或者补充方案,至少一个用于进行固定的器件可以有利地具有至少一个软管箍或者由其构成。所述至少一个软管箍可以与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出口的可能的柱筒状的连接区段接合一起。如果所述柱筒状的连接区段已经被插到所述分离器模块的相应的连接区段上,那么所述至少一个软管箍就可以包围所述罩体的柱筒状的连接区段并且将其压靠到所述分离器模块的相应的连接区段上。因此,所述罩体与所述分离器模块之间的连接的密封和/或耐久性可以得到改进。作为替代方案,所述罩体的可能的柱筒状的连接区段可以被插到所述分离器模块的相应的连接区段中。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至少一个软管箍可以相应地包围所述分离器模块的连接区段。

此外,所述任务通过所述空气滤清器在以下范围内得到解决: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出口被设计用于遮盖、尤其是用于包围所述分离器模块的分离器单元中的大量单元入口、尤其是全部单元入口,其中所述罩体的壁在所述罩体的内部限定了一个分配器体积,该分配器体积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入口与所述至少一个罩体出口之间,并且其中所述壁包括至少一个转向点、尤其是至少一个转向线或者转向区,在那里所述壁的至少一个内表面改变其曲率。

根据本发明的罩体的上面所提到的优点和独特的特征相应地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滤清器及其有利的实施方式,并且反之亦然。

附图说明

可以最好地从以下对实施方式所作的详细的描述中来理解本发明连同上面所提到的以及其他的任务和优点,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其中在附图中示意性地示出:

图1是具有成列地布置的复合式分离器模块的空气滤清器的纵剖面,所述复合式分离器模块包括按照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罩体,该罩体与所述分离器模块的分离器入口相连接;

图2是所述罩体与图1中的分离器模块的连接的详细视图;

图3至5是图1和2中的罩体的透视图;

图6是图1和2中的罩体的纵剖面;

图7是图1和2中的罩体的透视图;

图8是朝图1和2中的罩体的罩体出口里面看的视图;

图9、10、14是朝图1和2中的罩体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罩体出口里面看的视图;

图11、13是图9、10、14中的罩体的透视图;

图12是图9、10、14中的罩体的纵剖面;

图15、16、19是朝图1和2中的罩体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罩体出口里面看的视图;

图17、18是图15、16、19中的罩体的透视图;

图20是图15、16、19中的罩体的纵剖面;

图21、22、26是朝图1和2中的罩体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罩体出口里面看的视图;

图23、25是图21、22、26中的外罩的透视图;

图24是图21、22、26中的罩体的纵剖面;

图27、32是朝图1和2中的罩体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罩体出口里面看的视图;

图28、29、31是图27、32中的罩体的透视图;

图30是图27、32的罩体的纵剖面;

图33、37是朝图1和2中的罩体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罩体出口里面看的视图;

图34、35、36是图33、37中的外罩的透视图;并且

图38是图33、37中的外罩的纵剖面。

在附图中,相同的或者类似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仅仅是示意图,它们并不用于示出本发明的特殊的参数。此外,附图仅仅应该示出本发明的典型的实施方式,并且因此不应该被视为对于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此外,附图未按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以纵剖面示出了空气滤清器10。该空气滤清器10被设计用于对机动车的内燃机的燃烧用空气进行净化。所述空气滤清器10布置在所述内燃机的空气吸气系统中。

所述空气滤清器10具有形式为成列地布置的复合式分离器模块12的预分离器以及带有空气过滤元件16的空气过滤器14。所述空气滤清器10被设计为成列地布置的系统,这意味着,所述分离器模块12被设计为成列地布置的系统,这意味着,所述分离器模块12和所述空气过滤器14关于主轴线18成列地布置。

所述空气过滤器14具有过滤器壳体20和用于经过过滤的空气的过滤器出口24,所述过滤器壳体具有用于有待过滤的空气的过滤器入口22。所述过滤器出口24和所述过滤器入口22处于所述过滤器壳体20的对置的侧面上。所述过滤器出口24和所述过滤器入口22相应地关于主轴线18同轴。所述空气过滤器元件16在所述过滤器壳体20中布置在所述过滤器入口22与所述过滤器出口24之间。所述过滤器入口22与所述分离器模块12的分离器出口26相连接。所述过滤器出口24与未示出的、通向所述内燃机的连接软管相连接。

所述分离器模块12包括大量的分离器单元28。所述分离器单元28在功能上并行地布置在所述分离器模块12的框架30中。所述分离器单元28的各自的轴线32平行于所述主轴线18来伸展。所述单元出口34限定了所述分离器出口26。所述单元出口34导送空气地与所述过滤器入口22相连接。

所述单元入口36关于所述主轴线18位于所述单元出口34的对置的一侧上。所述单元入口36被框架30的连接区段38所包围。所述框架30的连接区段38被设计用于与所述分离器模块12的罩体40相连接。所述框架30的连接区段38的径向的外表面为椭圆形柱筒状并且关于所述主轴线18同轴。所述罩体40与所述框架30的连接的详细视图在图2中示出。所述罩体40在图3到8中以不同的视图示出。

在其处于所述空气滤清器10的沿轴向对置的一侧上的自由边缘的附近所述连接区段38具有凸缘42。所述凸缘42关于所述主轴线18同轴。所述凸缘42沿着径向的方向与所述主轴线18相对应地伸展。所述凸缘42是搭扣连接件44的一部分,所述搭扣连接件是用于将所述罩体40固定在所述分离器模块12的框架30上的第一器件。

粉尘排出口46穿过所述框架30的一侧。在图1中所示出的正常的运行定向中,所述粉尘排出口46处于所述分离器模块12的下侧面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颗粒可以在所述框架30的底部上被捕集并且通过所述粉尘排出口46来去除。

在图1中用笔直的箭头48示出了有待净化的空气穿过所述分离器模块12的主流动路径。穿过分离器模块12的主流动路径48平行于所述主轴线18来伸展。

所述罩体40由合成橡胶、也就是三元乙丙橡胶制成。所述罩体40具有用于有待输送给所述分离器单元28的空气的罩体出口52和罩体入口50。

所述罩体出口52为椭圆形-柱筒状并且关于所述主轴线18同轴。在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轴线18与所述罩体出口52的中轴线重合。

所述罩体出口52的一部分形成用于与所述框架30的连接区段38相连接的连接区段54。所述连接区段54处于所述罩体出口52的一侧上,该罩体出口关于穿过所述罩体40的空气流动方向与所述罩体入口50对置。在所制成的空气滤清器10中,所述连接区段54朝向所述分离器模块12。

所述连接区段54在朝向所述罩体入口50的一侧上具有槽56。在所制成的空气滤清器10中,所述槽56处于所述分离器单元28的另一侧上。关于所述主轴线18,所述槽56同轴地布置在所述连接区段54的、在径向上处于里面的圆周侧上。所述槽56是所述搭扣连接件44的一部分。它与所述框架30的连接区段38的凸缘42相对应。

此外,所述罩体40包括软管箍58,该软管箍作为用于将所述罩体40固定在所述分离器模块12上的第二器件。所述软管箍58布置在所述罩体出口52的连接区段54的、在径向上处于外面的圆周侧上。在所制成的空气滤清器10中,所述软管箍58将所述罩体出口52的连接区段54压靠到所述框架30的连接区段38上。

在朝向所述罩体入口50的连接区段54的一侧上限定了一个具有所述罩体出口52的流动截面62的平面60。所述平面60垂直于所述主轴线18并且垂直于流动路径48在所述罩体出口52的出口侧上伸展。所述罩体出口52的流动截面62的轮廓为椭圆形。

所述罩体入口50处于所述纵长的罩体出口52的较短的一侧上。总之,所述罩体40关于所述罩体出口52的中轴线、也就是所述主轴线18不对称。在所制成的空气滤清器10中,所述罩体入口50处于所述分离器模块12的粉尘排出口46的对置的一侧上。在正常的运行定向中,所述罩体入口50处于所述罩体40的上侧面上。

具有所述罩体入口50的流动截面66的平面64垂直于所述空气的流动路径68在所述入口侧上伸展。在图1中,所述罩体40中的主流动路径68通过弯曲的箭头来表明。所述罩体入口50的平面64斜向于所述罩体出口52的外侧面上的具有流动截面62的平面60来伸展。所述罩体入口50的平面64垂直于所述罩体出口52的平面60来伸展。

所述罩体入口50的流动截面66的轮廓不同于所述罩体出口52的流动截面62的轮廓。所述罩体入口50的轮廓为圆球形。所述罩体入口50的流动截面66小于所述罩体出口52的流动截面62。

所述罩体40的壁70在所述罩体40中限定了一个分配器体积72。所述分配器体积72布置在所述罩体入口50与所述罩体出口52之间。在所述分配器体积72中,将有待净化的空气均匀地分布到所有单元入口36上。

所述壁70包括两个转向区74,在那里,所述壁70的内表面改变其曲率。每个转向区74被大量转向点限定。

所述罩体40的壁70的内表面沿着从所述罩体入口50到所述一个罩体出口52的流动方向多次弯曲。在所述罩体入口50处开始,所述壁70的内表面在所述罩体入口50的对置的一侧上具有第一凹入部76、第一转向区74、凸出部78、第二转向区74和第二凹入部80。所述罩体40中的用于空气的主流动路径68多次弯曲。所述壁70的内表面和所述主流动路径68相应地具有S形的轮廓。这例如在图1和6中示出。

为了组装所述空气滤清器10而使所述分离器模块12以其出口侧与所述空气过滤器14的壳体20的入口侧连接起来。

所述分离器模块12的框架30的连接区段38被插到所述罩体40的罩体出口52的连接区段54中。在正确的装配位置中,所述框架30的连接区段38的凸缘42卡锁到所述罩体40的连接区段54的槽56中。所述软管箍58被安装在所述罩体40的连接区段54的外面的圆周侧上。所述罩体出口52就这样导送空气地与所述分离器单元28的单元入口36相连接。所述罩体出口52包围所述分离器模块12的分离器单元28的所有单元入口36。

所述空气过滤元件16被安装在所述空气过滤器14的壳体20中。所述壳体20是封闭的。

所述空气滤清器10的过滤器出口24与所述内燃机的连接软管相连接。所述罩体40的罩体入口50与通向吸入位置的空气软管相连接。

图9到14示出了罩体40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与按照图1到8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与所述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按照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罩体入口50处于所述纵长的罩体出口52的较长的一侧上。所述罩体入口50处于所述椭圆形的罩体出口52的较短的辅助轴线182的旁侧。所述罩体出口52的较短的辅助轴线182在图14中示出。在所述罩体40的、例如在图9到11中示出的正常的运行定向中,所述罩体入口50大致处于所述罩体出口52的较长的一侧的上半部的水平上。

图15到20示出了罩体40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与按照图9到14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与所述第二种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按照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罩体入口50处于所述纵长的罩体出口52的对置的较长的一侧上。

此外,如在图18中示出的那样,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罩体入口50的轮廓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罩体入口50的较短的辅助轴线平行于所述椭圆形的罩体出口52的较长的主轴线来伸展。

图21到26示出了罩体40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与按照图1到8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27到32示出了罩体40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与按照图9到14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与所述第二种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所述两个转向区74按照所述第五种实施方式彼此靠得很近,在所述两个转向区处,所述壁70的内表面改变了其曲率。此外,所述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罩体入口50的轮廓为圆球形,这一点在图28中示出。

图33到38示出了罩体40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与按照图27到32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部件相同的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与所述第五种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按照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罩体入口50处于所述纵长的罩体出口52的对置的较长的一侧上。

此外,如在图34中示出的那样,所述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罩体入口50的轮廓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罩体入口50的较短的辅助轴线平行于所述椭圆形的罩体出口52的较长的主轴线来伸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