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涡轮增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稳压结构的涡轮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出行的方便,越来越多的人有意向购买乘用车代步。为了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汽车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改进,涡轮增压器是为柴油、汽油动力装置配套的环保、节能型高科技产品,它能够很好地改善发动机的工作状况,从而满足高标准的排放要求。增压是发动机满足更高排放标准而必须采取的技术,排放标准的要求、市场与技术的国际化以及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将为增压器行业的发展带来无尽潜力。
增压发动机通常均采用废气旁通技术,在低速和大扭矩工况时放气阀门关闭,充分利用废气能量提高涡轮增压器的转速,保证发动机所需的空气量和压比;发动机在高转速、额定工况时放气阀门开启旁通部分废气能量,保证涡轮增压器不超速。
对于现在较拥堵的市区工况,低速大扭矩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发动机低速大扭矩可以带来较好的起动加速性,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燃油消耗率,然而发动机在低速大扭矩附近点运行时,发动机转速较低,各气缸燃烧后的废气分别经排气歧管进入增压器涡轮箱进行做功,此时发动机燃烧后的废气流量较小,废气通过排放歧管流过增压器涡轮箱的不连续性明显,带有脉冲能量。废气中的肪冲能量会对涡轮箱上的放气阀门有一定冲击作用,致使放气阀门工作不稳定,甚至引起发动机系统的进排气系统不稳定及性能波动。
为此,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提高进排气系统的气流稳定性和发动机性能稳定的具有稳压结构的涡轮箱。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稳压结构的涡轮箱,包括涡轮箱体,所述涡轮箱体具有一进气口,在所述涡轮箱体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位置处设置有一放气阀门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放气阀门孔内设置有隔断,所述隔断将所述放气阀门孔分隔成至少两个放气孔,所述隔断的外侧面略低于所述涡轮箱体的放气阀门孔的密封平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放气孔的数量为两个,并呈相对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放气孔的数量为三个,并呈周向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放气阀门孔内可拆卸地安装有一隔断框体,所述隔断设置在所述隔断框体内。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在放气阀门孔内设置有隔断,隔断将放气阀门孔分隔成至少两个放气孔,放气孔和隔断构成稳压结构,实现了在发动机低速大扭矩工况下,废气脉冲能量在此多孔的稳压结构下得到整流调整,从而有效地消除了脉冲能量对放气阀门打开的冲击不稳定影响,提升整个进排气系统的气流稳定性及发动机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稳压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稳压结构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是一种具有稳压结构的涡轮箱,包括涡轮箱体100,涡轮箱体100具有一进气口110,在涡轮箱体100靠近进气口110的位置处设置有一放气阀门孔120。
参见图2并结合图1,在放气阀门孔120内设置有隔断200,隔断200将放气阀门孔120分隔成两个放气孔122a,这两个放气孔122a呈相对设置,又或者,隔断200将放气阀门孔120分隔成三个放气孔122b,这三个放气孔122b呈周向设置。隔断200的外侧面略低于涡轮箱体100的放气阀门孔120的密封平面121。
参见图3,图中给出了另一种稳压结构的安装方式,具体为:在涡轮箱体100的放气阀门孔120内可拆卸地安装有一隔断框体300,隔断200设置在隔断框体300内,隔断200将放气阀门孔120分隔成两个放气孔122a,这两个放气孔122a呈相对设置,又或者,隔断200将放气阀门孔120分隔成三个放气孔122b,这三个放气孔122b呈周向设置。隔断200的外侧面略低于涡轮箱体100的放气阀门孔120的密封平面121。
本发明通过在在放气阀门孔内设置有隔断200,隔断200将放气阀门孔120分隔成至少两个放气孔122a或122b,放气孔122a或122b和隔断200构成稳压结构,实现了在发动机低速大扭矩工况下,废气脉冲能量在此多孔的稳压结构下得到整流调整,从而有效地消除了脉冲能量对放气阀门打开的冲击不稳定影响,提升整个进排气系统的气流稳定性及发动机性能稳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