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滚轮挺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3265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T型滚轮挺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T型滚轮挺柱,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配气机构中,挺柱作为连接凸轮轴和推杆的单元,可将凸轮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挺柱的往复运动。传统设计中,下置式凸轮轴多与平底挺柱相匹配,该种接触形式的许用接触应力限值较低,容易出现凸轮、挺柱的磨损问题。众所周知,滚轮挺柱因凸轮与滚轮间无相对滑动而允许两者之间有较高的接触应力。故将平底挺柱更改为滚轮挺柱不失为一种解决凸轮-挺柱磨损的有效方案。

但是,因受发动机布置空间的限制,机体上挺柱孔的直径要么不能增大,要么只能略微增大。这样的话,滚轮挺柱的滚轮宽度(滚轮在滚轮轴方向的宽度,通常指有效接触宽度。)、滚轮半径(滚轮周向半径,通常指滚轮的外圆半径。)都将严重受限,不能达到最优设计值。

现有的滚轮挺柱的挺柱体外侧为规则的圆柱体,即挺柱体上下端的直径是相同的,市场上常见滚轮挺柱均为这种形式。这种滚轮挺柱存在一个弊端,即滚轮的宽度、滚轮的直径受限于挺柱体直径尺寸,当挺柱体直径无法增加时,滚轮的尺寸规格将受到限制,不利于产品的强化和升级。而且当产品系列较多且各产品的挺柱孔直径又各不相同时,往往需要多种规格的挺柱孔加工刀具,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T型滚轮挺柱,其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并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T型滚轮挺柱,包括挺柱体、滚轮和滚轮轴,滚轮安装在滚轮轴上,挺柱体上部直径小于挺柱体下部直径,挺柱体上部位于发动机机体的机体挺柱孔内,挺柱体下部位于机体挺柱孔下方,滚轮轴安装在挺柱体下部。

作为优选地,挺柱体上部设有导向槽,发动机机体上设有防旋转螺栓,防旋转螺栓穿过发动机机体与导向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当机体挺柱孔布置空间受限时,T型滚轮挺柱体的设计可获得更大的滚轮宽度和滚轮半径,有利于降低凸轮与挺柱间的接触应力,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2.T型滚轮挺柱体有利于降低挺柱的整体质量进而降低挺柱的往复惯性力,可降低凸轮与挺柱之间的飞脱风险,与常规挺柱体相比可使用刚度更小的气门弹簧,降低成本。

3.功率相近的产品可设计相同的挺柱孔直径,挺柱体下侧直径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可减少挺柱孔加工刀具的规格种类,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挺柱极限工作位置示意图之一;

图4是挺柱极限工作位置示意图之二;

图中:1机体挺柱孔 2发动机机体 3挺柱体上部 4挺柱体下部 5滚轮轴 6滚轮7防旋转螺栓 8下止点位置 9上止点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T型滚轮挺柱,包括挺柱体、滚轮6和滚轮轴5,滚轮6安装在滚轮轴5上,挺柱体上部3直径小于挺柱体下部4直径,挺柱体上部3位于发动机机体2的机体挺柱孔1内,挺柱体下部4位于机体挺柱孔1下方,滚轮轴5安装在挺柱体下部4。

这种变直径的滚轮挺柱体,即T型滚轮挺柱体,其主要特点是,在机体挺柱孔中运动的挺柱体直径较小,连接滚轮轴部分的挺柱体直径较大。挺柱体在机体挺柱孔中有两种极限工作位置,分别称为下止点位置8(是滚轮与凸轮基圆接触时的挺柱位置)和上止点位置9(是滚轮与凸轮桃尖接触时的挺柱位置),如图3所示,处于上止点位置的时候,挺柱体下部的上表面与机体挺柱孔下表面留有间隙。凸轮轴的旋转运动将驱动挺柱体在机体挺柱孔内做往复运动,挺柱体上部与机体挺柱孔之间的间隙配合起导向作用,决定了挺柱体的运动方向;挺柱体上部的导向槽与防旋转螺栓7之间的间隙配合,可以防止挺柱体的周向旋转。防旋转螺栓7设置在发动机机体上,穿过发动机机体与导向槽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这种变化的挺柱体直径能够灵活的调整滚轮宽度及滚轮半径,不再受限机体挺柱孔的尺寸,提高了发动机的升级换代的可行性,特别在成熟产品滚轮挺柱结构改进、配气机构由平底挺柱改为滚轮挺柱方面将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且以较低的挺柱质量获得较大的滚轮宽度及滚轮半径,有利于降低凸轮与挺柱间的接触应力,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市场竞争力。

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范围。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