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输出发动机的曲轴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6725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直输出发动机的曲轴支撑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发动机采用垂直输出方式时,能够承受较大轴向力的曲轴支撑结构,属于发动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小型微型耕作机及小型船用推进器等农业机械上,采用垂直输出方式的发动机逐渐增多,其原因主要是,与传统的水平输出方式相比,发动机垂直输出可使动力与相关农业机械之间的传动结构简单化,有利于降低整机重量和成本,方便用户维护使用。但是,由于发动机曲轴处于垂直状态后,飞轮及曲轴的重量将给曲轴两端支撑轴承增加一个额外的向下轴向力,此时曲轴两端支撑结构如仍按水平输出相同的结构,就容易引起机体或侧盖开裂、滚动轴承损坏的现象,将严重影响垂直输出发动机使用时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容易装配、成本较低的垂直输出发动机的曲轴支撑结构。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垂直输出发动机的曲轴支撑结构包括机体、侧盖、飞轮、曲轴、平衡轴和凸轮轴,其特征是:机体一端连接侧盖,机体和侧盖内设有曲轴、平衡轴和凸轮轴,平衡轴和凸轮轴位于曲轴的左右两侧;曲轴的飞轮端通过角接触轴承支撑连接在机体内,曲轴的侧盖端通过平面推力轴承及主轴瓦支撑连接在侧盖内,曲轴的飞轮端伸出机体并连接飞轮;平衡轴上设有第一平衡齿轮,曲轴的飞轮端上设有第二平衡齿轮,第一平衡齿轮和第二平衡齿轮啮合连接;凸轮轴上设有第二正时齿轮,曲轴的侧盖端上设有第一正时齿轮,第二正时齿轮和第一正时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曲轴的飞轮端和机体之间设有飞轮端油封。

进一步的,曲轴的侧盖端和侧盖之间设有侧盖端油封。

进一步的,曲轴、平衡轴和凸轮轴互相平行。

进一步的,平衡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连接在机体和侧盖内。

进一步的,凸轮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连接在机体和侧盖内。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在曲轴部件飞轮端采用角接触球轴承替代原普通球轴承,在侧盖段主轴瓦处增设一只平面推力轴承,大大提高了垂直输出发动机曲轴支撑结构的可靠性;机体内部结构改动小,加工方便、容易装配、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体、2-侧盖、3-飞轮、4-曲轴、5-平衡轴、6-凸轮轴、7A-第一平衡齿轮、7B-第二平衡齿轮、8A-第一正时齿轮、8B-第二正时齿轮、9-角接触轴承、10-飞轮端油封、11-平面推力轴承、12-侧盖端油封、13-主轴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机体1、侧盖2、飞轮3、曲轴4、平衡轴5和凸轮轴6。

机体1一端连接侧盖2,机体1和侧盖2内设有互相平行的曲轴4、平衡轴5和凸轮轴6,平衡轴5和凸轮轴6位于曲轴4的左右两侧。

平衡轴5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连接在机体1和侧盖2内,凸轮轴6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连接在机体1和侧盖2内。曲轴4的飞轮端通过角接触轴承9支撑连接在机体1内,曲轴4的侧盖端通过平面推力轴承11及主轴瓦13支撑连接在侧盖2内,曲轴4的飞轮端伸出机体1并连接飞轮3。

平衡轴5上设有第一平衡齿轮7A,曲轴4的飞轮端上设有第二平衡齿轮7B,第一平衡齿轮7A和第二平衡齿轮7B啮合连接,通过一对平衡齿轮的啮合连接实现了平衡轴5和曲轴4的传动。

凸轮轴6上设有第二正时齿轮8B,曲轴4的侧盖端上设有第一正时齿轮8A,第二正时齿轮8B和第一正时齿轮8A啮合连接,通过一对正时齿轮的啮合连接实现了凸轮轴6和曲轴4的传动。

所述曲轴4的飞轮端和机体1之间设有飞轮端油封10,通过飞轮端油封10来实现曲轴4的飞轮端的密封。

所述曲轴4的侧盖端和侧盖2之间设有侧盖端油封12,通过侧盖端油封12来实现曲轴4的侧盖端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在曲轴部件飞轮端设置角接触球轴承替代原普通球轴承,在侧盖点主轴瓦处增设一只平面推力轴承,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整个曲轴支撑结构在垂直方向的对飞轮和曲轴自重的承受能力,大大提高了垂直输出发动机曲轴支撑结构的可靠性。由于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形安装尺寸与普通球轴承完全相同,所以曲轴飞轮端相关零件的尺寸无需变动,侧盖段虽然增设平面推力轴承使侧盖的轴向尺寸有所变化,但因垂直输出的发动机与相关配套机具的连接方式不同,其侧盖结构本就与水平输出的侧盖不同。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容易装配、成本较低的特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