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填充发动机外涵道间隙的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8183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用于填充发动机外涵道间隙的盖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涵道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填充发动机外涵道间隙的盖板。



背景技术:

大涵道比发动机的外涵声衬与中介机匣支板间会有一定间隙,该间隙通常用盖板来填充,盖板外表面作为外涵道流路面,内表面安装座与机匣贴合后,通过螺栓与机匣固定。

盖板材料一般为金属,因此盖板的质量较大,无法满足发动机减重需要;盖板流路面粗糙度较难控制且韧性不佳;并且盖板无法采用整体结构,增加了发动机的零件数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填充发动机外涵道间隙的盖板,所述盖板安装在发动机外涵道声衬和中介机匣支板之间,盖板固定在中介机匣上;

盖板的中心处设有叶形孔,叶形孔的壁面和中介机匣支板的外壁贴合接触;

盖板的外缘底部和叶形孔的内缘底部均凸起于盖板的底面,盖板的底面上设有多个加强筋,加强筋分别与盖板的外缘内壁和叶形孔的内缘外壁连接固定;

盖板的底部设有多个安装座,安装座凸起于盖板的底面,安装座的底面均位于同一平面且均位于盖板的最低处,并且安装座的底面与中介机匣相接触。

优选的,加强筋呈X型或V型。

优选的,盖板的安装座上开有螺栓孔,盖板通过螺栓与所述外涵道相固定。

优选的,盖板为一体成型结构,并采用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酰亚胺制作。

优选的,盖板在叶形孔的叶尖处开有装配间隙,装配间隙从叶形孔的内壁延伸到盖板的外壁。

优选的,安装座的数量为六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填充发动机外涵道间隙的盖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酰亚胺材料制作的盖板,使盖板具有一定韧性,重量轻稳定性好,并可将盖板设计成整体结构,减少了发动机零件数量,还可沿装配间隙掰开盖板直接插入目标件,增加了装配效率。

2、加强筋可增加盖板的结构稳固性;

3、凸出式的安装座避免了盖板外缘与机匣局部接触,防止了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填充发动机外涵道间隙的盖板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填充发动机外涵道间隙的盖板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填充发动机外涵道间隙的盖板的前视示意图;

图4是用于填充发动机外涵道间隙的盖板的安放示意图;

图5是用于填充发动机外涵道间隙的盖板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盖板1,加强筋2,安装座3,叶形孔4,螺栓孔5,装配间隙6,中介机匣支板7,中介机匣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填充发动机外涵道间隙的盖板,盖板1安装固定在中介机匣8上,本实施例中,盖板1为一体成型结构并使用玻璃纤维增强聚醚酰亚胺材料制作,使盖板1具有一定韧性;

盖板1的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盖板1的中心处设有叶形孔4,叶形孔4用于套在中介机匣支板7外壁上,盖板1的外缘底部和叶形孔4的内缘底部均凸起于盖板1的底面,盖板1的底面上设有多个加强筋2,加强筋2具有一定厚度,加强筋2分别与盖板1的外缘内壁和叶形孔4的内缘外壁连接固定,通过加强筋2将盖板1的外缘壁板和叶形孔4的内缘壁板相连接,增强了盖板1的结构稳固性,优选的,加强筋2的底面不突出于盖板1的外缘底面和叶形孔4的内缘底面;

本实施例中,加强筋2呈X型或V型,呈V型的加强筋2具有两个单独端头和一个汇聚端头,汇聚端头和单独端头分别与盖板1的外缘壁板和叶形孔4的内缘壁板相固定,呈X型的加强筋2具有四个单独端头,各有两个单独端头与盖板1的外缘壁板和叶形孔4的内缘壁板相固定。

如图2及图3所示,盖板1的底部设有多个安装座3,本实施例中,安装座3的数量为六个,对称分布在盖板1中心线的两侧,每侧设置三个安装座3,安装座3凸起于盖板1的底面,安装座3的底面均位于同一平面且均位于盖板1的最低处,以保证安装座3的底面与中介机匣8相接触,这种凸出式的安装结构避免了盖板1的外缘与中介机匣8局部接触,防止了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

如图1及图2所示,安装座3上开有螺栓孔5,六个安装座3则有六个螺栓孔5,盖板1通过螺栓与所述外涵道相固定。

本实施例中,盖板1在叶形孔4的叶尖处开有装配间隙6,装配间隙6从叶形孔4的内壁延伸到盖板1的外壁,即盖板1可以从装配间隙6处掰开并使盖板1呈U型,然后套设到中介机匣支板7上,套设后装配间隙6重新闭合,此时叶形孔4的内缘壁面和中介机匣支板7的外壁贴合接触,盖板1的安放示意图如图4所示;

盖板1的装配示意图如图5所示,通过螺栓配合螺栓孔5将盖板1固定在中介机匣8上,以达到填充发动机外涵道间隙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