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喷油器用油压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9085发布日期:2019-04-24 00:18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喷油器用油压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喷油器用油压调节器。



背景技术:

油压调节器根据进气歧管真空度的变化来调节进入汽车喷油器的燃油压力,使燃油压力与进气歧管压力之差保持不变,让喷油压力在不同的节气门开度下保持定值。

一般的,油压调节器结构是固定的,是不可调的,通用性较差,而且,长时间使用后弹簧容易变形影响调节精度,更换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喷油器用油压调节器,通过结构改进,可以对油压调节器进行调节,提高其通用性,且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提高控制精度。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喷油器用油压调节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膜片,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燃油箱接口且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燃油分配管接口,所述燃油箱接口的内端通过回油阀与支撑板相连,所述支撑板和壳体内腔之间设置有膜片,所述膜片将壳体内腔分成上下两个腔室,还包括进气管和设置在下腔室内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进气管顺次贯穿内螺纹孔和调节板连通至下腔室。

优选,所述进气管包括顺次相连的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前段半径小于中段,所述中段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内螺纹孔相对应的外螺纹,所述后段为管体段。

优选,还包括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设置有与中段相对应的内螺纹。

优选,所述中段的长度为3-8cm。

优选,所述燃油箱接口和进气管设置在壳体轴心位置。

优选,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壳体中心位置且膜片将壳体内腔平均分成上下两个腔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腔室通过燃油分配管与燃油箱相连,下腔室与进气管相连通,通过旋转进气管可以调节弹簧压力,通过锁紧螺母进行固定后,当燃油压力超过预调的压力值时,膜片上方的燃油就推动膜片向下压缩弹簧,打开回油阀,超压的燃油流回燃油箱,以保持一定的燃油压力。通过结构改进,可以对油压调节器进行调节,提高其通用性,且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提高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喷油器用油压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的标记含义如下:

1:燃油分配管接口;2:膜片;3:燃油箱接口;4:回油阀;5:支撑板;6:弹簧;7:内螺纹孔;8:进气管;9:螺母;10:调节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喷油器用油压调节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膜片2,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燃油箱接口3且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燃油分配管接口1,油压调节器通过燃油箱接口3与燃油箱相连通且通过燃油分配管接口1与燃油分配管相连。图中,所述燃油箱接口3外端伸出壳体外且内端深入壳体内腔中,其内端通过回油阀4与支撑板5相连,回油阀4是一种液体压力控制阀,又叫做溢流阀。

所述支撑板5和壳体内腔之间设置有膜片2,所述膜片2将壳体内腔分成上下两个腔室,其中,燃油分配管接口1和燃油箱接口3位于上腔室中。

油压调节器还包括进气管8和设置在下腔室内的调节板10,调节板10与支撑板5间隔设定的距离且二者平行设置,所述调节板10和支撑板5之间设置有弹簧6,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内螺纹孔7,所述进气管8顺次贯穿内螺纹孔7和调节板10连通至下腔室。

优选,燃油箱接口3和进气管8设置在壳体轴心位置,所述支撑板5设置在壳体中心位置且膜片2将壳体内腔平均分成上下两个腔室,进气管8不仅用于连通下腔室进行进气,还可以进行弹簧压力调节,即燃油系统的压力,其优选结构如下:

所述进气管8包括顺次相连的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前段半径小于中段,可以实现进气管8的中段前端面与调节板10卡合;所述中段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内螺纹孔7相对应的外螺纹,可以实现进气管8伸入下腔室的长度调节,优选,所述中段的长度为3-8cm;所述后段为管体段,也可以设置为一个连接段(即调节部和进气部分割成两个部分),用于连接进气设备,实现气体的输送,进气管8整体的内腔是相互连通的。

为了方便固定进气管8,优选还包括锁紧螺母管9,所述锁紧螺母管9设置有与中段相对应的内螺纹。

上腔室通过燃油分配管与燃油箱相连,下腔室与进气管相连通,通过旋转进气管可以调节弹簧压力,通过锁紧螺母进行固定后,当燃油压力超过预调的压力值时,膜片上方的燃油就推动膜片向下压缩弹簧,打开回油阀,超压的燃油流回燃油箱,以保持一定的燃油压力。通过结构改进,可以对油压调节器进行调节,提高其通用性,长时间使用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微调,提高控制精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者等效流程变换,或者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