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节温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5773发布日期:2019-06-29 00:59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汽车节温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特别是一种汽车节温调节器。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现有技术中,汽车节温器是控制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节温器一端与底座连接,一端于发动机循环冷冻液管道连接,其功能是调节发动机循环冷冻液的温度,以保证发动机处在最佳的状态下工作,但是冷冻液略带腐蚀性,易导致密封圈被腐蚀而造成体积缩小,使得密封圈与节温器、壳体的接触处出现缝隙从而导致冷冻液泄漏,一般的节温器包括支架及阀芯,阀芯控制汽车节温调节器的启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汽车节温调节器,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汽车节温调节器,包括节温器、壳体,所述节温器包括支架及阀芯,所述壳体上设有通道,阀芯通过支架固定在壳体内,所述支架侧壁依次一体设有凸边A、挡边A、凹环槽C,所述凹环槽C中卡设有与之相配的隔离片,支架与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挡边A靠近防漏罩设置,所述挡边A上设有朝向隔离片的凸边;所述密封圈包括密封圈A、密封圈B,所述密封圈A的上下表面均设有凹环槽A,所述密封圈B内壁设有凹环槽B,所述密封圈A与密封圈B之间被隔离片分隔开,所述支架远离阀芯的一端设有防漏罩,所述防漏罩远离支架的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通道端口处设有凹环槽、弧环槽,所述凹环槽、弧环槽在通道中呈阶梯状,所述凹环槽上设有凸边C。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上侧的凹环槽A与挡边A相适配,所述凹环槽B与凸边A相适配,密封圈A外侧与凹环槽相适配,密封圈B外侧与弧环槽相适配。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防漏罩与挡边A固定连接,所述挡边A与壳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防漏罩螺纹连接有管道。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隔离片是由两个半圆形片组成的环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改善了汽车节温调节器密封圈被腐蚀出现缝隙导致冷冻液泄漏的问题,该汽车节温调节器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通过节温器上设置凸边A、挡边A、隔离片及壳体上设置凹环槽、弧环槽用于设置密封圈A、密封圈B,密封圈配合凸边和环槽的设计增加壳体、支架与密封圈的接触面,且凸边和环槽有卡设作用进行夹住密封圈起到有效的减少腐蚀带来的形变,隔离片使得密封圈A与密封圈B分开,在更换时不容易因为密封圈B损坏而粘连在上,且减少密封圈A与冷冻液的接触,节温器上设置挡边A与凹环槽上设置凸边C,起到阻挡冷冻液从缝隙流出,且挡边A与壳体通过螺栓连接防止于管道连接处的密封圈与冷冻液接触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阀芯5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中1、节温器;2、壳体;3、防漏罩;11、凸边A;12、挡边A;13、凹环槽C;14、密封圈;141、密封圈A;142、密封圈B;143、凹环槽A;144、凹环槽B;21、通道;22、凹环槽;23、弧环槽;24、凸边C;4、支架;5、阀芯。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2、3可知,本实用新型汽车节温调节器,包括节温器1、壳体2,所述节温器1包括支架4及阀芯5,所述壳体2上设有通道21,阀芯5通过支架4固定在壳体2内,所述支架4侧壁依次一体设有凸边A11、挡边A12、凹环槽C13,所述凹环槽C13中卡设有与之相配的隔离片131,隔离片131将密封圈A141与密封圈B142分隔开,减少密封圈A141与冷冻液的接触,隔离片131可拆分的结构在安装密封圈A141与密封圈B142比较方便,支架4与壳体2之间设有密封圈14,所述挡边A12靠近防漏罩3设置,所述挡边A12上设有朝向隔离片131的凸边121;所述密封圈14包括密封圈A141、密封圈B142,所述密封圈A141的上下表面均设有凹环槽A143,所述密封圈B142内壁设有凹环槽B144,所述密封圈A141与密封圈B142之间被隔离片131分隔开,隔离片131使得密封圈A141与密封圈B142分开,在更换时不容易因为长时间使用导致密封圈B142损坏而彼此粘连在上。所述支架4远离阀芯5的一端设有防漏罩3,所述防漏罩3远离支架4的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通道21端口处设有凹环槽22、弧环槽23,所述凹环槽22、弧环槽23在通道21中呈阶梯状,所述凹环槽22上设有凸边C24。

上侧的凹环槽A143与挡边A12相适配,所述凹环槽B144与凸边A11相适配,密封圈A141外侧与凹环槽22相适配,密封圈B142外侧与弧环槽23相适配。

所述防漏罩3与挡边A12固定连接,所述挡边A12与壳体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防漏罩3螺纹连接有管道6。

所述隔离片131是由两个半圆形片组成的环形。

具体操作过程,在装配节温器1时将密封圈A141先进行套设,将密封圈A141上的下侧的漏凹环槽143与挡边A12的凸边121进行对接,再将隔离片131插入凹环槽C13中,然后将密封圈B142进行套设于支架4上,将密封圈B142的凹环槽B144上的凸边A11进行对接,再将节温器1放入壳体2的通道21中,过程中保证密封圈B142安置于弧环槽23中,密封圈A141安置于凹环槽22中,且密封圈A141上侧的漏凹环槽143的与凸边C24进行对接,再将挡边A12与壳体2通过螺栓连接,最后将防漏罩3与管道6螺纹连接及完成安装。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改善了汽车节温调节器密封圈被腐蚀出现缝隙导致冷冻液泄漏的问题,该汽车节温调节器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通过节温器1上设置凸边A11、挡边A12、隔离片131及壳体2上设置凹环槽22、弧环槽23用于设置密封圈A141、密封圈B142,密封圈14配合凸边和环槽的设计增加壳体2、支架4与密封圈14的接触面,且凸边和环槽有卡设作用进行夹住密封圈起到有效的减少腐蚀带来的形变,隔离片131使得密封圈A141与密封圈B142分开,首先双重密封,增加了密封效果,其次,两密封圈各自独立,在使用过程中密封圈B142与冷冻液直接接触,易被腐蚀受损,隔开来防止因密封圈B142损坏进而连带损坏密封圈A141,或者对损坏密封圈B142进行更换时,两密封圈由于长时间使用老化而粘结在一起,从而使得必须同时更换两密封圈;再次隔离片131对冷冻液与密封圈A141的接触进具有一定阻挡作用。节温器1上设置挡边A12与凹环槽22上设置凸边C24,通过各凸起对密封圈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密封圈因腐蚀而体积变小而导致密封圈形变严重或者偏向一侧,导致另一侧间隙迅速增大,密封效果差,在密封圈体积有一定缩减时,尽量保持密封圈原有位置,阻挡冷冻液从体积变小的密封圈与支架4或壳体2所形成的缝隙流出。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相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相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