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PF可拆的柴油车箱式后处理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3065发布日期:2019-10-19 02:57阅读:967来源:国知局
一种DPF可拆的柴油车箱式后处理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柴油机尾气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PF可拆的柴油车箱式后处理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柴油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新的排放标准对尾气污染物有了极其严格的标准,仅凭借发动机机内净化已经无法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到国六阶段,需要对排气污染物中的PM(颗粒物)及NOx(氮氧化物)含量进行控制,因此需要将DOC(氧化催化转换器)、DPF(颗粒捕集器)以及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集成在柴油车后处理中。现有能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后处理多为筒式结构,存在占用空间大、装车通用性不好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DPF可拆的柴油车箱式后处理总成。本实用新型的柴油车箱式后处理总成紧凑可靠,满足国六排放标准,能够将DOC、DPF、SCR、尿素喷嘴及混合器有效集成在一起,并确保DOC、DPF、SCR稳定高效工作,尿素在SCR端面均匀分布、无尿素结晶情况出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DPF可拆的柴油车箱式后处理总成,其特征在于,该柴油车箱式后处理总成具有以下特征:

一种DPF可拆的柴油车箱式后处理总成,包括后端盖、进气口、前端盖、箱体、SCR后端温度传感器、抱箍、DPF、DOC、SCR端盖、管路、SCR筒体、混合器、导流板、SCR后端盖和隔板,所述后处理总成呈箱式,DPF和DOC通过抱箍连接成一个筒体,此筒体与管路、SCR筒体通过隔板连接成一体,组成内组件。

所述内组件的上侧面安装有可拆卸盖板、箱体和单层箱体。

所述后处理前端焊有前端盖和SCR端盖,后端焊有后端盖和出气口,并装有支架和尿素喷嘴。

所述后端盖、前端盖和箱体均为双层结构,双层之间填充有保温棉。

所述DPF可拆卸,其两端安装有检测DPF内部积载的碳含量的压差传感器,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根据碳含量启动DPF再生程序。

所述前端盖上安装有检测DOC起燃温度的前端盖温度传感器。

所述SCR端盖上设置有检测SCR前端面温度的SCR前端温度传感器,用以给电子控制单元信号以确定在合适的温度时喷射尿素。

所述SCR后端盖上设置有NOx传感器、PM传感器和SCR后端温度传感器,其中SCR后端温度传感器与SCR前端温度传感器配合,能够检测出SCR内部的平均温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DOC、DPF、SCR、尿素喷嘴及混合器集成在一个箱式后处理之中,结构紧凑可靠,装车通用性好,后处理为侧身进气,DOC端面气流均匀性和燃油均匀性好,为后面DPF安全再生提供保证。

(2)DPF可拆卸,拆卸方式灵活,方便DPF定期拆除吹灰后重新安装使用;尿素喷嘴及新型混合器集成设计,结构紧凑,尿素与气流混合效果好,发生尿素结晶风险小,部分箱体采用双层结构,中间装填保温棉,保温性能良好且节省成本。

(3)通过DOC氧化HC(碳氢化合物)、CO(一氧化碳)等污染物,DPF捕集发动机产生的烟灰,SCR还原污染物中的NOX等污染物,使得整个尾气后处理能将尾气处理到满足国六排放标准。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柴油车箱式后处理总成外形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柴油车箱式后处理总成内部气流走向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柴油车箱式后处理总成内部构造图。

附图标记说明:1-后端盖;2-可拆卸盖板;3-压差传感器;4-支架;5-进气口;6-前端盖;7-箱体;8-单层箱体;9-尿素喷嘴;10-出气口;11-NOX传感器;12-PM传感器;13-SCR后端温度传感器;14-抱箍;15-DPF;16-DOC;17-SCR端盖;18-管路;19-SCR筒体;20-混合器;21-导流板;22-后端盖;23-隔板;24-SCR前端温度传感器;25-前端盖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DPF可拆的柴油车箱式后处理总成,包括后端盖1、进气口5、前端盖6、箱体7、SCR后端温度传感器13、抱箍14、DPF15、DOC16、SCR端盖17、管路18、SCR筒体19、混合器20、导流板21、SCR后端盖22和隔板23,所述后处理总成呈箱式,DPF15和DOC16通过抱箍14连接成一个筒体,此筒体与管路18、SCR筒体19通过隔板23连接成一体,组成内组件。

所述内组件的上侧面安装有可拆卸盖板2、箱体7和单层箱体8。

所述后处理前端焊有前端盖6和SCR端盖17,后端焊有后端盖1和出气口10,并装有支架4和尿素喷嘴9。

所述后端盖1、前端盖6和箱体7均为双层结构,双层之间填充有保温棉。

所述DPF15可拆卸,其两端安装有检测DPF内部积载的碳含量的压差传感器3,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根据碳含量启动DPF再生程序。

所述前端盖6上安装有检测DOC16起燃温度的前端盖温度传感器25。

所述SCR端盖17上设置有检测SCR前端面温度的SCR前端温度传感器24,用以给电子控制单元信号以确定在合适的温度时喷射尿素。

所述SCR后端盖22上设置有NOx传感器11、PM传感器12和SCR后端温度传感器13,其中SCR后端温度传感器13与SCR前端温度传感器24配合,能够检测出SCR内部的平均温度。

一种DPF可拆的柴油车箱式后处理总成的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发动机废气从进气口进入,从隔板的开孔进入DOC中,进行氧化反应,废气中的HC和CO被氧化成无毒的CO2和H2O,然后气流进入DPF,通过DPF的颗粒捕集作用,过滤掉废气中的PM;气流再进入混合器,此处在合适的温度时,尿素喷嘴喷射尿素溶液,通过混合器的作用,尿素溶液和废气充分混合进入管路,带有尿素的废气通过端盖进入SCR端面,进行选择性还原反应,去除废气中大部分的NOx,然后通过端盖和出气口,排入大气中。

拆卸DPF时,需将可拆卸盖板拆除,再拆除抱箍,之后去除DPF进行吹灰和维护,结束后,再原路装回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