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缸点火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96459阅读:来源:国知局
示意图。
[0037]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8]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9]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0]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1]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2]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3]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八的局部电路图。
[0044]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八的局部电路图。
[0045]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九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6]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7]图中:1-直流电源,2-第一自感线圈,3-第二自感线圈,4-第一放电端,5-第二放电端,61-连接杆,62-转轴,63-电动机,64-电键片,611-连接管,612-弹簧,613-顶杆,66-平衡块,7-火花塞,8-纽子开关,81-拨杆,91-摇杆,92-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48]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0049]汽缸点火装置,包括第一自感线圈2、第二自感线圈3、直流电源1、第一放电端4、第二放电端5,其特征是:
直流电源I的A端电性连接第一自感线圈2的C端,还设有仅控制A、C两端导通或者断开的开关K5,
直流电源I的B端电性连接第一自感线圈2的D端,
直流电源I的B端电性连接第二自感线圈3的E端,还设有仅控制B、E两端导通或者断开的开关K6,
直流电源I的A端电性连接第二自感线圈3的F端,
第一自感线圈2的C端电性连接第一放电端4 (第一放电端4也被称为G端),还设有仅控制G、C两端导通或者断开的开关K1,
第一自感线圈2的D端电性连接第二放电端5 (第二放电端5也被称为H端),还设有仅控制D、H两端导通或者断开的开关K2,
第二自感线圈3的E端电性连接第一放电端4 (第一放电端4也被称为G端),还设有仅控制E、G两端导通或者断开的开关K3,
第二自感线圈3的F端电性连接第二放电端5 (第二放电端5也被称为H端),还设有仅控制F、H两端导通或者断开的开关K4,
还包括火花塞7,且第一放电端4、第二放电端5分别电性连接火花塞7的两个电极。
[0050]使用方法:K1、K2、K6闭合的同时,K3、K4、K5处于断开状态。Κ3、Κ4、Κ5闭合的同时,Κ1、Κ2、Κ6处于断开状态。
[0051]在Κ5断开的瞬间,第一自感线圈2通过两个放电端放电,
在Κ6断开的瞬间,第二自感线圈3通过两个放电端放电。
[0052]关于原理的详细解释:为什么要设置两个线圈?为什么电路要有两种工作状态?解释如下:基本原理:自感线圈属于现有技术:用漆包线绕铁芯制成。先给自感线圈通直流电,然后断开的瞬间,自感线圈为了尽可能维持原来电流不变,就在两个放电端放电。例如,有一个魔术,名称叫做千人震,其表演是这样的:多个人手拉手和自感线圈形成串联电路,在线圈断电的瞬间,所有的人都大叫起来----他们被电击了。实验者曾经组织了 100多个人做这个试验,用了一个自感系数很小的线圈,用一节干电池给线圈供电,就让这100多个参与者有明显的电击感觉。当然,实验者不仅仅从线圈、直流电源I方面考虑安全,还让参与电击者接触地面,确保这种电击对人体绝对是安全的,这100多个人不是危险份子,体验电击相比安全来说,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本说明书披露该信息,是想说明:线圈的能量是神奇而巨大的。
[0053]如果不停的给自感线圈通电、断电,那么放电端就会一直间隔放电。可是,只用一个线圈存在一个不足:给线圈通电,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才可以使电流达到最大值——尽管这个时间通常不到I秒钟,但是,相对于本发明所述的设备要求,这样的间隔还是太长了。
[0054]线圈电流增大的过程,也是线圈存储能量增加的过程。自感线圈放电的的能量是可以控制的,并且可以从很小的能量到很大的能量都可以实现,而且这种实现可以仅仅靠改变自感系数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实现,控制放电电流小到人体几乎感觉不到电流,也可以小到人体感觉微麻,也可以大到把人电击受伤,也可以大到使两个放电端产生电火花。控制自感线圈的电流或者能量属于现有技术。
[0055]参见附图2,是K3、K4、K5闭合的同时,Κ1、Κ2、Κ6处于断开状态的等效电路图,这时候,第一自感线圈2处于电流增大的状态,第二线圈处于放电的状态。
[0056]参见附图3,是Κ1、Κ2、Κ6闭合的同时,Κ3、Κ4、Κ5处于断开状态的等效电路图,这时候,第二自感线圈3处于电流增大的状态,第一线圈处于放电的状态。
[0057]这样的设计,可以让有更长的时间让线圈电流增大。也可以说,一个线圈在放电的时候,一个线圈在增加能量,然后,彼此交替进行工作,可以让线圈有更多的时间存储能量,以便在放电的时候,可以释放更多的能量。
[0058]实施例二
还可以这样=ABra回路设置有用于控制AB⑶回路电流强度的电位器R1。设置一个具有这样功能的电位器属于现有技术。
[0059]比如这样设置:直流电源I的B端和第一自感线圈2的D端之间,还设有仅控制BD电路电流的电位器R1。为什么要用“仅控制BD”的“仅”字呢?因为电位器设置的电路位置不同,可能导致不仅控制了 BD电路的电流,还控制了 BE电路的电流。另外,仅控制BD电路的电流应该理解为仅控制ABCD回路的电流。仅控制BD电路的电流是相对于不控制BE电路而言的。
[0060]Rl阻值可以为10欧姆。也可以为5欧姆。需要注意的是,电位器的阻值是可调的,所谓电位器的阻值,在本发明中是指电位器的最大阻值。究竟电位器的阻值是指最大阻值还是指某时刻的具体阻值,这要看当时的语言环境,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没有障碍和歧义的。
[0061]还可以这样:ABEF回路设置有用于控制ABEF回路电流强度的电位器R2。还可以包括:直流电源I的A端和第二自感线圈3的F端之间,还设有仅控制AF电路电流的电位器R2。
[0062]还可以这样:R2阻值可以为10欧姆。也可以为5欧姆。
[0063]理解方式和之前一样,不再重述。
[0064]为什么要设置Rl和R2呢?这样是为了便于调节放电的电流,或者说调节放电的能量。当然,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Rl和R2仅仅是控制放电能量的因素之一。有时候,需要这样控制电流:奇数次放电电流小,偶数次放电电流大,就可以通过电位器Rl和R2来实现这个功能。
[0065]Rl和R2达到的技术效果还包括:有时候第一自感线圈和第二自感线圈的直流电阻稍有不同,但是,又需要通过的电流相同,就可以利用调节Rl、R2的方式来调整电流一致。虽然优选方式是Rl和R2都被设置在电路中,但是,只安装其一也是可以的。
[0066]实施例三
参见附图5,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第一自感线圈2设置有多个用来改变匝数的接线端。第二自感线圈3设置有多个用来改变匝数的接线端。首先要说明的是:设置有多个用来改变匝数的接线端属于现有技术。然后要说明的是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改变匝数就改变了自感系数,当然,随着匝数的改变,线圈的直流阻值也发生了变化一一因为构成线圈的导线长度发生了变化。这样的设计,可以调整放电的电流或者说调整放电的能量。
[0067]实施例四
参见附图6,是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图。刚才已经谈到:是K3、K4、K5闭合的同时,Κ1、Κ2、Κ6处于断开状态。Κ1、Κ2、Κ6闭合的同时,Κ3、Κ4、Κ5处于断开状态。如何控制这些开关呢?方法是多样的,比如,用手频繁的通断这6个开关,显然这样的方法很糟糕,再比如,接入一个纽子开关8 (纽子开关8属于现有技术,纽子开关8具有一个可以在同一个平面拨动的拨杆81,拨动拨杆81可以控制多个开关的通、断,并且可以控制多个开关在通和断之间转换。),然后,用手控制纽子开关8的开关,虽然这样的方法比上一种方法简单,但是,还是需要手动。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开关,可以自动的实现多个开关的通、断转换,在本发明中,这个开关被命名为切换器。
[0068]参见附图6,是切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