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机活塞的封油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93522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气体机活塞的封油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气体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体机活塞的封油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降低发动机的摩擦功耗的需求愈发强烈,同时降低发动机的机油耗也是当前一个热题。
[0003]然而,就活塞及活塞环现有技术方面而言,很多技术都不能让以上两点需求兼得,都不能满足不影响摩擦功或机油耗的同时,能有效降低机油耗或摩擦工。”的要求。例如:通过提高活塞环弹力可以降低机油耗,却又刚好提升了摩擦功耗;通过降低活塞环弹力可以减小摩擦功,相应的机油耗又会有所影响。
[0004]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气体机活塞的封油环,该气体机活塞的封油环采用在衬环上增设卸油孔,以增加刮环刮下的机油回落路径,通过卸油孔流回发动机油底壳,有效降低缸套表面残余机油,降低因机油过多残留在气缸表面而燃烧消耗,在不影响发动机的现有摩擦功耗的前提下,同时又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的机油耗。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气体机活塞的封油环,包括:衬环,其包括:支撑本体、限位凸起和卸油孔,所述支撑本体呈凹凸折叠的圆环状,所述限位凸起分布在支撑本体的每一个凹凸峰顶的内侧,所述支撑本体的凹凸峰顶的外侧形成刮环安装面;所述卸油孔开设在所述支撑本体与限位凸起之间;以及一对刮环,分别布设在所述支撑本体的刮环安装面上,该刮环的内侧与所述限位凸起抵接限位。
[0007]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本体具有一个开口。
[0008]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凸起呈半圆形或矩形。
[0009]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卸油孔呈半圆形或矩形。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气体机活塞的封油环采用在衬环上增设卸油孔,以增加刮环刮下的机油回落路径,通过卸油孔流回发动机油底壳,有效降低缸套表面残余机油,降低因机油过多残留在气缸表面而燃烧消耗,在不影响发动机的现有摩擦功耗的前提下,同时又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的机油耗。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的气体机活塞的封油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发明的气体机活塞的封油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2的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发明的气体机活塞的封油环的衬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图4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发明的气体机活塞的封油环的衬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图6的C-C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9]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0]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气体机活塞的封油环的具体包括:衬环I和分别布设在该衬环I上下两侧的一对刮环5,其中,衬环I的支撑本体2与限位凸起4之间开设有卸油孔3,活塞环工作时,刮环5存放在支撑本体2上,内侧借助限位凸起4,外侧借助气缸套有效地将刮环5限制在衬环I的上下两侧,当发动机活塞下行时,刮环5外侧紧紧贴在气缸套表面,刮下润滑用的缸套内壁机油。因本专利巧妙的在衬环I上设计了卸油孔3,可以增加刮环5刮下的机油回落路径,通过卸油孔流回发动机油底壳,有效降低缸套表面残余机油,降低因机油过多残留在气缸表面而燃烧消耗,在不影响发动机的现有摩擦功耗的前提下,同时又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的机油耗。
[0021]具体来讲,如图4至图7所示,衬环I包括:支撑本体2、限位凸起4和卸油孔3。其中,支撑本体2呈凹凸折叠的圆环状,而且有且只有一个开口,使得衬环I压入气缸套后在径向方向有一定的张力。限位凸起4分布在支撑本体2的每一个凹凸峰顶的内侧,使得限位凸起4整体位于衬环I的环体内侧。限位凸起4的形状可以呈半圆形或矩形,一对刮环5分别布设在该衬环I上下两侧时,其内侧借助限位凸起4限位,外侧借助气缸套有效地将刮环5限制在衬环I的上下两侧。卸油孔3开设在支撑本体2与限位凸起4之间,其形状同限位凸起4,可以呈半圆形或矩形。
[0022]刮环5为一对,分别布设在该衬环I上下两侧,刮环5的内侧借助限位凸起4进行限位,刮环5的外侧借助气缸套进行限位。
[0023]活塞环工作时,刮环5存放在支撑本体2上,内侧借助限位凸起4,外侧借助气缸套有效地将刮环5限制在衬环I的上下两侧,当发动机活塞下行时,刮环5外侧紧紧贴在气缸套表面,刮下润滑用的缸套内壁机油。因本专利巧妙的在衬环I上设计了卸油孔3,可以增加刮环5刮下的机油回落路径,通过卸油孔3流回发动机油底壳,有效降低缸套表面残余机油,即降低因机油过多残留在气缸表面而燃烧消耗。
[0024]综上,该气体机活塞的封油环采用在衬环上增设卸油孔,以增加刮环刮下的机油回落路径,通过卸油孔流回发动机油底壳,有效降低缸套表面残余机油,降低因机油过多残留在气缸表面而燃烧消耗,在不影响发动机的现有摩擦功耗的前提下,同时又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的机油耗。
[0025]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主权项】
1.一种气体机活塞的封油环,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环,其包括:支撑本体、限位凸起和卸油孔,所述支撑本体呈凹凸折叠的圆环状,所述限位凸起分布在支撑本体的每一个凹凸峰顶的内侧,所述支撑本体的凹凸峰顶的外侧形成刮环安装面;所述卸油孔开设在所述支撑本体与限位凸起之间;以及 一对刮环,分别布设在所述支撑本体的刮环安装面上,该刮环的内侧与所述限位凸起抵接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机活塞的封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本体具有一个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机活塞的封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呈半圆形或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机活塞的封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油孔呈半圆形或矩形。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机活塞的封油环。该气体机活塞的封油环包括:衬环,其包括:支撑本体、限位凸起和卸油孔,所述支撑本体呈凹凸折叠的圆环状,所述限位凸起分布在支撑本体的每一个凹凸峰顶的内侧,所述支撑本体的凹凸峰顶的外侧形成刮环安装面;所述卸油孔开设在所述支撑本体与限位凸起之间;以及一对刮环,分别布设在所述支撑本体的刮环安装面上,该刮环的内侧与所述限位凸起抵接限位。该气体机活塞的封油环有效降低缸套表面残余机油,降低因机油过多残留在气缸表面而燃烧消耗,在不影响发动机的现有摩擦功耗的前提下,同时又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的机油耗。
【IPC分类】F02F5-00
【公开号】CN104712452
【申请号】CN201510163040
【发明人】陈彪, 吕昂, 张锦, 苏怀林, 王德华, 黄第云, 赵国权
【申请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4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