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风风力发电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55206阅读:来源:国知局
发电机,9.导线,10.控制箱,11.梯型风管,12.检修孔门,13.网络摄像头,14.喇叭形进风口,15.角铁或钢管支撑,16.旋风墩,17.铁塔底脚混凝土基础,18.眺台,19.灯具,20.无线转发器,81.减速器或者增速器;其中,中心避雷针装置I中不装置网络摄像头13,灯具5为射灯。
[0029]附图3、第一风轮和中心避雷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作为优选,图中:13.网络摄像头,101.避雷针,102.防雨罩,103.金属管,201.第I风斗,202.第2风斗,203.第3风斗,204.第4风斗,205.第一定位盘,206.第二定位盘,
207.第三定位盘。
[0031]附图4、第一风轮结构俯视图。
[0032]作为优选,图中:符号配件与图3相同,作为优选,使用了可以顺风向自动开合的风斗。
[0033]附图5、第二风轮结构示意图。
[0034]作为优选,图中:301.第一防雨盖,302.第一弧形叶片,303.第一球围,304.第四风轮。
[0035]附图6、第三风轮结构示意图。
[0036]作为优选,图中:401.第二防雨盖,402.第二弧形叶片,403.第二球围。
【主权项】
1.一种涡旋风风力发电机,包括:机头(01),通过套接或法兰圈连接在铁塔形的机座(02)上,或者在机头(01)与机座(02)之间设置加长风管(03),其中,机座(02)内发电机(8)的输出导线引至控制箱(10),经电源调制后由导线(9)分别连接a个网络摄像头(13)、无线转发器(20)、c个灯具(19),或向需要用电的单位联网供电,其中a、c为自然数;特征是:在机座(02)内设置由发电机(8)或发电机(8)和减速器或增速器(81)与发电机底脚螺栓混凝土基础构成的圆锥体或椭圆体的旋风墩(16),旋风墩(16)可使周围的游动气流跟随机头(01)上的涡轮式第三风轮(4)和第二风轮(3)的旋转方向流动,促使机座(02)内气流形成以发电机主轴为中心由大到小涡旋形加速上升,从风管内部推动风轮旋转,同时引导外界风源从上、中、下全方位推动第一风轮(2)、第二风轮(3)、第三风轮(4)或第四风轮(304)旋转,运行中发电机温升和地热温度使旋转中心的涡旋源气流温度提升,使得地面自然风不管从何方向吹来,经过旋风墩(16)就会形成涡旋形旋转,源源不断地增加能量向上加速运行,进一步促使风管内的涡旋形气流龙卷风式的向上发展增强扭矩力,形成发电效率越高涡旋形气流越强的良性循环,合力使发电机效率倍增;或者在中心避雷针装置(I)中设置网络摄像头(13),网络摄像头与手机和其它计算机组成物联网,远程自动视频监控所辖区域的防雷、防盗、防火,进一步保证运行安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旋风风力发电机,特征是:所述机头(01)由:金属出风管(5)顶端设第一十字支架(7),第一十字支架中心设置定位轴承供加长轴(6)通过,加长轴(6)顶端设托盘依次与第三风轮(4)、第二风轮(3)固定后与第一风轮(2)的金属管(103)连接,加长轴(6)下端通过第二十字支架(82)与发电机主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旋风风力发电机,特征是:所述机座(02)由:上端设法兰供与机头(I)或加长风管(03)的法兰圈通过螺栓连接,法兰下端与梯形风管(11)固定,梯形风管下端与喇叭形进风口(14)连接,组成上小下大的喇叭形圆管体,圆管体外围由角铁或钢管支撑(15)焊接组成正方体或圆形体的立体式铁塔形机座(02),机座(02)的四个底脚固定在四个正方形排列、中间设钢筋混凝土十字架互相支撑的地脚基础(17)上,四个底脚基础中的钢筋互相联系统一焊接固定,分别入地组成规范的放射式接地网,在机座(02)的中心点基础上设置外部圆锥体或椭圆体中间空心的发电机底脚螺栓混凝土基础,与发电机⑶或发电机⑶和减速器或增速器(81)构成的旋风墩(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旋风风力发电机,特征是:所述第一风轮(2)顶端设中;1_1、避雷针装置(I)由:金属官(103),顶纟而制成避雷针(101)穿出金属防雨罩(102)中;|_1、顶端到预定高度后焊接固定,防雨罩(102)内设置网络摄像头(13),中心避雷装置(I)的高度须大于第一风轮(2)的半径,使被保护物处在以顶点为中心的弧形圈度数下的保护范围内,利用发电机(8)主轴与机头(1)、第一^h字支架(7)、第二十字支架(82)、机座(2)的金属体连接以后的良好导电性能,直接连通机座⑵的底脚基础(17)中的接地网;设置成功后的中心避雷装置(I)屹立在风轮中心的制高点上旋转,有效保护发电机的定子绕组不受雷电冲击,设置在第一风轮(4)上防雨罩(102)内的的网络摄像头(13)或者设置在加长风管(03)上的网络摄像头(131),全天候24小时监视界面运行;当发现异常情况时自动摄像,并第一时间发出报警信息到手机或报警邮箱及其它终端,及时给予安全防护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旋风风力发电机,特征是:所述第一风轮(2)由2Q个能顺风向自动开合的半月形立式风斗或半月形立式风斗按X层次组合而成,其中Q或X为自然数,当X设为两层配置时:第一层的第I风斗(201)和对称的第2风斗(202),第二层的第3风斗(203)和对称第4风斗(204),各自固定在金属管(103)上,其中第一定位盘(205)通过金属管(103)设置在第一层风斗的弧形静片的上端,第二定位盘(206)通过金属管(103)设置在第一层风斗的弧形静片的和第二层风斗的弧形静片的中间,第三定位盘(207)通过金属管(103)与第二层风斗的弧形静片的下端连接以后,设置在金属管(103)的底端,将上下两层4个风斗按各占90度的定位角度通过定位盘定位调整后与金属管(103)固定,其中,底端第三定位盘(207)中设若干螺孔供连接第二风轮(3)时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旋风风力发电机,特征是:所述的第二风轮(3)为涡轮式球形风轮,由金属薄板材料压制成涡旋角度的弧形叶片(302),每个弧形叶片的叶面内外边缘设有供机内或机外气流推动旋转的弧形凹凸肋槽,G个弧形叶片的下端按圆周均布围成圆形固定在球围(303)上,上端按角度均布固定在第一防雨盖(301)的四周,组成足够机械强度的顺时针旋转的涡轮式球形风轮,其中G为自然数,第一防雨盖(301)中设若干螺孔供第三风轮(4)连接时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旋风风力发电机,特征是:所述的第三风轮(4)设置在第二风轮(3)的内部,同样为涡轮式球形风轮,由金属薄板材料压制成涡旋角度的弧形叶片(402),每个弧形叶片的叶面内外边缘设有供机内或机外气流推动旋转的弧形凹凸肋槽,G个弧形叶片的下端按圆周均布围成圆形固定在球围403上,上端按角度均布固定在第二防雨盖(401)的四周,组成足够机械强度的顺时针旋转的涡轮式球形风轮,其中G为自然数,第二防雨盖(401)中设若干螺孔供固定在金属管(103)上端的第三定位盘(207)固定,金属管(103)与发电机加长轴(6)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或7所述的一种涡旋风风力发电机,特征是:所述设置在第二风轮(3)与内部的第三风轮(4)两风轮连接时,需要选择好斜度的最佳点,将第三风轮(4)涡旋角度出风口向着第二风轮(3)涡旋角度的弧形叶片内侧,以延长出风轨道和涡旋角度,防止自然界恶劣天气时风风雨雨对涡轮式球形风轮内部的侵蚀,而且能助长风轮旋转,解决了长期以来由于使用一个涡轮式球形风轮,导致出风口气流角度与自然界风能气流逆向抵触,降低风轮旋转速度的缺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旋风风力发电机,特征是:所述的第四风轮(304),设置在第二风轮(3)下侧加高后的球围(303)上,将球围的高度均分为F层,每层设置K个风斗或者弧形风叶,风斗按顺时针旋转方向180度对称角度设置,层与层之间的风斗角度要结合第一风轮(2)的风斗层数统筹设计,上下相互岔开排列的计算公式为360度/X+F,其中X为第一风轮(4)的层数,F为第四风轮(304)的层数,相加的和为总层数,除得的商为每对风斗在风轮圆周中所占的角度度数,其中K为自然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旋风风力发电机,特征是:所述控制箱(10)内设有CPU程序软件控制系统包含:功率检测电路、转速检测电路、电压调制电路、程序控制电路、过流保护电路,或限速和紧急止动刹车电路,电源的自动转换电路,以及蓄电池和快速充电电路的电器元件,以满足发电机可以根据外界风力大小变化自动控制发电机按程序发电,确保运行安全;或者在控制箱中设置灯具输出接口、无线接收和发射电路接口以及电子网络摄像头接口,可根据用户需要在机头(01)或眺台(18)上设置若干个灯具(19)或若干个网络摄像头(13)或无线转发器(20),与计算机及其它移动终端组成物联网系统,自动摄像,保存或自动视频监控区域中物体流动以及风力发电机的运行情况,构成防盗、防火远程自动化监控的无线物联网安全防卫体系。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涡旋风风力发电机,属于风电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由铁塔形机座02上连接机头01,发电机输出经控制箱电源调制后连接网络摄像头、无线转发器、灯具组成,特征是:在机座内设置由发电机8和减速器81与底脚基础构成的圆锥体旋风墩16,旋风墩结合涡旋式球形风轮促使自然风围绕主轴涡旋形旋转,象龙卷风一样加速上升不断增强扭矩力,从风管内部推动风轮旋转,同时引导外界风源从上、中、下全方位推动第一风轮、第二风轮、第三风轮、第四风轮旋转,运行中发电机温升和地热温度使旋转中心的气流源温度提升;合力使发电效率倍增;装在中心避雷针装置1中的网络摄像头与手机和计算机组成物联网,自动视频监控所辖区域的防雷、防盗、防火进一步保证运行安全。
【IPC分类】F03D5-00, F03D11-04, F03D3-04, F03D3-02, F03D9-00, F03D3-06
【公开号】CN104775988
【申请号】CN201510094417
【发明人】陈国祥, 陈国宝
【申请人】杭州博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