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轴的提升工具以及旋转轴的提升方法

文档序号:9400984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旋转轴的提升工具以及旋转轴的提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例如将涡轮等旋转机械的旋转轴提升时使用的旋转轴的提升工具以及旋转轴的提升方法。
[0002]本申请基于2013年6月12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3-123941号要求优先权,且在本发明中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0003]以往,在蒸气轮机、燃气轮机等大型旋转机械中,为了将转子支承为能够旋转,而使用轴颈(倾斜垫片)轴承。在更换、释放轴颈轴承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将由转子、多个动叶片等构成的叶轮吊起或者起重来消除施加于轴颈轴承的下半部的载荷。
[0004]作为对转子进行起重的方法,已知如专利文献I中记载那样的使用两个液压起重器和配置在这些液压起重器与转子之间的V型块的方法。在该起重方法中使用的对两个液压起重器进行支承的台座上设有支承螺栓。支承螺栓是在液压起重器产生了缺陷的情况下对V型块进行支承的安全装置。
[0005]在先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8-78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然而,在上述以往的起重方法中需要两个液压起重器。另外,在上述以往的起重方法中,对两个液压起重器进行操作来进行起重,因此存在操作繁杂这样的课题。
[001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作业将旋转机械的旋转轴提升的旋转轴的提升工具以及旋转轴的提升方法。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2]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旋转轴的提升工具被插入旋转机械的旋转轴与将所述旋转轴的至少下部的外周包围的轴承座之间,所述旋转轴的提升工具的特征在于,包括:台座,其在所述旋转轴的下方由所述轴承座的内周面支承;转子支承件,其形成有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对应的内周面,而覆盖所述旋转轴的外周且下方侧;起重器部,其配置在所述台座与所述转子支承件之间,沿所述旋转轴的径向进行伸缩,从而使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转子支承件一起在伸缩方向上移动;以及多个支承构件,其从与所述伸缩方向不同的方向且互不相同的方向相对于所述轴承座对所述转子支承件进行支承。
[0013]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更简单的结构构成具备用于防止起重时的翻倒的支撑结构的旋转轴的提升工具。另外,由于使用单一的起重器部,因此能够使起重时的作业性提尚O
[0014]在上述旋转轴的提升工具中,可以采取如下的结构,S卩,所述起重器部的所述伸缩方向为铅垂方向,所述多个支承构件隔着所述起重器部配置。
[0015]根据上述结构,能够稳定地支承用于防止起重时的翻倒的转子支承件。
[0016]在上述旋转轴的提升工具中,可以采取如下的结构,S卩,在所述台座上形成有与所述轴承座的内周面对应的外周面。
[0017]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轴承座稳定地支承台座。
[0018]在上述旋转轴的提升工具中,可以采取如下的结构,S卩,在所述轴承座的底部设有开口,在所述台座上设有与所述开口卡合的突起。
[0019]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台座的稳定性提高。
[0020]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旋转轴的提升方法使用被插入旋转机械的旋转轴与将所述旋转轴的至少下部的外周包围的轴承座之间的工具,将所述旋转轴提升,所述旋转轴的提升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将径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轴承座之间的径向上的间隙的台座以由所述轴承座支承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轴承座之间;在所述台座上安装沿径向伸缩而从下方提升所述旋转轴的起重器部;在所述起重器部与所述旋转轴之间安装具有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对应的圆筒面的转子支承件;在所述转子支承件上,朝向与所述起重器部不同的方向设置多个支承构件;使所述起重器部动作。
[0021]发明效果
[0022]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更简单的结构构成具备用于防止起重时的翻倒的支撑结构的旋转轴的提升工具。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燃气轮机的剖视图。
[0024]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燃气轮机的轴颈轴承附近的剖视图。
[0025]图3是图2的A向视图。
[0026]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台座的立体图。
[0027]图5是对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工具的转子的提升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0028]图6是对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工具的转子的提升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0029]图7是对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工具的转子的提升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1]本实施方式的旋转轴的提升工具I (以下,简称为工具I)是插入于作为旋转机械的燃气轮机50的转子54与轴承座2的下半部(以下,简称为轴承座2)之间的工具I。
[0032]如图1所示,燃气轮机50在外侧具备壳体51,在其内部配置有多级固定于定子52的静叶片53和固定于转子54的动叶片55的组合。在燃气轮机50中,燃烧气体等工作流体在使涡轮61工作后通过相对于流体的流动而言设置在下游侧的扩散器56而接着向设备等送出。
[0033]转子54的后端由收纳在轴承座2中的轴颈轴承3支承。轴承座2由以横切工作流体的流动的方式相对于转子54以放射状配置的多个支柱57支承。
[0034]轴承座2以包围转子54的方式设置。具体而言,轴承座2以覆盖转子54的涡轮下游侧的端部的方式设置。轴承座2的内部在燃气轮机50的运转时成为油的流通路。
[0035]如图2以及图3所示,轴承座2具有:构成为与转子54同心的圆筒状的轴承座主体部4 ;以将轴承座主体部4的端部密封的方式设置的圆盘状的轴承座密封部5。本实施方式的工具I在将轴承座密封部5、扩散器56的上半部、上半侧的支柱57以及轴承座2的上半部拆下后使用。由此,在图2中,用双点划线来表示这些构成要素。
[0036]轴承座2的至少下半部的内周面2a形成为与转子54同心的圆筒面。在转子54与轴承座2之间,形成有相当于轴颈轴承3的径向上的厚度的间隙S。
[0037]另外,轴承座主体部4的端部侧上半部的一部分作为轴承盖部6而能够拆卸。本实施方式的工具I在将该轴承盖部6拆下后使用,因此在图2中用双点划线来表示轴承盖部6。
[0038]在轴承座主体部4的端部侧下部形成有在俯视观察时呈矩形形状的开口的排油口 7。排油口 7形成在轴颈轴承3的安装位置与端部之间。
[0039]接下来,对工具I进行详细说明。工具I被插入涡轮61的转子54与包围转子54的至少下部的外周的轴承座2的下半部之间的间隙S而使用。
[0040]工具I具有:由轴承座2的内周面2a支承的台座8 ;设置在该台座8与转子54的外周面之间且沿径向伸缩的起重器部9 ;配置在起重器部9与转子54之间的转子支承件10 ;以及对转子支承件10进行支承的多个支承构件11。本实施方式的起重器部9的伸缩方向为铅垂方向。
[0041]支承构件11是作为用于防止起重时的翻倒的支撑结构而发挥功能的构件。即,转子54与转子支承件10 —起在起重器部9的作用下沿起重器部9的伸缩方向移动。
[0042]工具I以如下的结构使用,S卩,将台座8配置于轴承座2,将转子支承件10配置为与转子54密接,并在台座8与转子支承件10之间配置起重器部9。
[0043]如图4所示,台座8具有:载置在轴承座2的内周面2a上的台座主体部13 ;以及向台座主体部13的下方突出的突起14。台座主体部13形成为具有平面状的起重器载置面15和由具有与轴承座2的内周面2a对应的圆筒面的一部分的曲面构成的曲座面16的块形状。
[0044]曲座面16具有能够与轴承座2的内周面2a面接触的曲率。
[0045]突起14是从曲座面16向起重器载置面15的相反方向突出的部位,从曲座面16的轴向观察时的宽度为与轴承座2的排油口 7的宽度大致相同或略小的宽度。具体而言,突起14形成为能够与排油口 7卡合。
[0046]另外,台座8的高度、即起重器载置面15与突起14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转子54与轴承座2的内周面2a之间的间隙。换言之,台座8形成为能够插入转子54与轴承座2之间的大小。
[0047]起重器部9是全高较低的平型的重量提升用液压缸,具有与未图示的液压供给部连接的液压管18。起重器部9的输出、行程根据所应用的涡轮的叶轮(转子)的重量等适当选定。
[0048]转子支承件10是以与转子54密接的方式覆盖转子54的外周且下方侧的半圆环状的构件。转子支承件10是与转子54密接而对转子54进行支承的构件,由多个支承构件11支承而使用。
[0049]支承构件11是通过夹设于转子支承件10与轴承座2之间而对转子支承件10进行支承的构件。本实施方式的支承构件11是与形成于转子支承件10的螺纹孔20螺合的六角头螺栓。支承构件11以使六角头螺栓的头部与轴承座2的内周面2a抵接的方式配置。
[0050]转子支承件10具有与转子54的外周面对应的圆筒面19和能够将支承构件11固定的多个螺纹孔20。圆筒面19形成为能够与转子的下半的一部分大致密接而抵接的形状。螺纹孔20是从转子支承件10的外周面朝向转子支承件10的曲率中心形成的内螺纹孔。螺纹孔20形成在半圆环状的转子支承件10的两端附近。
[0051]具体而言,内螺纹孔形成在支承构件11的长边方向朝向沿着转子54的径向的方向且比水平方向略靠下方的那样的位置。换言之,多个支承构件11从与起重器部9的伸缩方向不同的方向、且互不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