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管动量交换器与集成动量交换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683871阅读:来源:国知局
,让工作流体a有效降压减速。当工作流体a由入口 311进入喷嘴32,高速喷射进入贯通流道36后,在贯通流道36内高速旋转,从而在腔室34内部(即负压室38)产生局部区域的真空。实验表明,若几何尺寸设计恰当真空区内的压强可以低至lOmmHg,甚至以下。选用具有微尘的尾气作为工作流体a,该高负压所产生的力量,可以让尾气中的微尘与气体相分离。另一方面,从集成动量交换器的出口 364流出的气体则会降压减速,为微尘的捕集作准备。
[0039]在本实施例中,喷嘴32的数量与贯通流道36的数量均为四个。喷嘴32的数量与贯通流道36的数量依据发动机的排气量而定,排气量越大,可配置更多的喷嘴32与贯通流道36,对尾气进行降压减速。
[0040]在集成动量交换器中,喷嘴组件31包括若干喷嘴32,每一喷嘴32均包括引导段321、颈缩段322与扩散段323,开设在交换体35上的贯通流道36包括引导腔361、接收腔362与扩散腔363,贯通流道36与喷嘴32 —一对应。工作流体a经过喷嘴32形成射流,再喷进若干贯通流道36,实现工作流体a降压减速。由于喷嘴32的扩散段323伸入贯通流道36的引导腔361,更多的工作流体a能进入接收腔362,并在接收腔362中高速旋转,让工作流体a有效降压减速。尾气作为工作流体a,集成动量交换器对工作流体a降压减速,降压减速后尾气中的微尘能充分地进行燃烧,并排放出洁净气体。或者,降压减速后尾气中的微尘,更容易通过其他元件进行捕集,并排放出洁净气体。在微尘处理技术领域中,流量比大与压力比大场合下,本发明的集成动量交换器的工作效率得到改善。
[0041]进一步地,所述引导段321、所述颈缩段322与所述扩散段323均呈薄壁管状。该结构有利于产生卷吸作用,产生更高负压的负压区。
[0042]进一步地,所述集成动量交换器还包括固定在所述交换体35的靠近所述扩散腔363 一侧上且用于将由所有所述扩散腔363输出的工作流体a汇合的汇合件39。可以理解地,汇合件39与交换体35 —体成型。
[0043]进一步地,所述喷嘴32呈放射状均布在所述喷嘴组件31上,所述贯通流道36呈放射状均布在所述交换体35上。该结构能让工作流体a降压减速,并输出一个稳定流体。
[0044]进一步地,所述交换体35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供工作流体a形成的回流流体e由所述扩散腔363回流至所述引导腔361的循环流道37,该循环流道37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扩散腔363相连通,该循环流道37的另外一端与所述引导腔361相连通。工作流体a经过循环流道37由扩散腔363返回引导腔361。一方面,将工作流体a拉回至扩散腔363进行反复处理,再次进行降压减速,让工作流体a的压强与速度足够低,同时交换体35在长度方向上可以制作得更短,降低整体结构尺寸。另一方面,将工作流体a拉回至扩散腔363,作为负压室38的补充气体,从而形成更高负压的负压室38。尾气作为工作流体a,降压减速后尾气中的微尘能充分地进行燃烧,并排放出洁净气体。或者,降压减速后尾气中的微尘,更容易通过其他元件进行捕集,并排放出洁净气体。
[0045]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流道37的数量至少为二,所有所述循环流道37轴对称分布在所述交换体35上。该结构便于加工。可以理解地,贯通流道36与循环流道37还可以其他方式分布在交换体35上,只要两者的轴线相互平行,而且两者在交换体35上不相交即可。
[0046]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喷嘴32具有用于输出工作流体a的喷射口 324,所述循环流道37具有用于输出回流流体e的输出侧371,每一所述喷射口 324位于对应于所述喷嘴32的所述贯通流道36中的所述接收腔362与所述输出侧371之间。该结构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回流流体e,在喷嘴32喷出的工作流体a作用下,回流流体e有效地进入贯通流道36。
[0047]进一步地,交换体35上开设有使每个循环流道37均与负压室38相连通的降压孔372,回流流体e在循环流道37里通向输出侧371的过程中,在经过降压孔372时,部分回流流体e进入负压室38,能有效地实现工作流体a的降压减速。尾气作为工作流体a,集成动量交换器对工作流体a降压减速,降压减速后尾气中的微尘能充分地进行燃烧,并排放出洁净气体。或者,降压减速后尾气中的微尘,更容易通过其他元件进行捕集,并排放出洁净气体。
[004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单管动量交换器,用于吸引引射流体并将工作流体与引射流体混流并降压减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管动量交换器包括喷嘴、腔室及交换体,所述喷嘴包括依次相连通的引导段、颈缩段与扩散段,所述喷嘴上靠近所述引导段的一侧形成有供工作流体进入的入口,所述交换体上开设有使工作流体与引射流体混流的贯通流道,所述贯通流道包括依次相连通的引导腔、接收腔与扩散腔,所述交换体上靠近所述扩散腔的一侧形成有供工作流体与引射流体混流后流出的出口,所述交换体上靠近所述引导腔的一端与所述喷嘴上靠近所述扩散段的一端相向伸入所述腔室,且该扩散段伸入所述引导腔的内部,所述腔室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扩散段及所述引导腔相连通且于工作流体由所述喷嘴喷出并喷进所述贯通流道时产生负压的负压室,所述腔室上开设有供引射流体进入所述负压室的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管动量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段、所述颈缩段与所述扩散段均呈薄壁管状。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管动量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体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供工作流体与引射流体混流后形成的回流流体由所述扩散腔回流至所述引导腔的循环流道,该循环流道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扩散腔相连通,该循环流道的另外一端与所述引导腔相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管动量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流道的数量至少为二,所有所述循环流道轴对称分布在所述交换体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管动量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具有用于输出工作流体的喷射口,所述循环流道具有用于输出回流流体的输出侧,所述喷射口位于所述接收腔与所述输出侧之间。6.一种集成动量交换器,用于对工作流体降压减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动量交换器包括喷嘴组件、腔室及交换体,所述喷嘴组件包括管体及设置在所述管体一侧上的若干个喷嘴,所述管体的远离所述喷嘴的一侧上形成有供工作流体进入的入口,每一所述喷嘴均包括依次相连通的引导段、颈缩段与扩散段,所述交换体上开设有用于使工作流体降压减速的若干贯通流道,所述贯通流道的数量与所述喷嘴的数量相等,且所述贯通流道与所述喷嘴一一对应,每一所述贯通流道均包括依次相连通的引导腔、接收腔与扩散腔,所述交换体上靠近所述扩散腔的一侧形成有供工作流体流出的出口,所述交换体上靠近所述引导腔的一端与所述喷嘴组件上靠近所述扩散段的一端相向伸入所述腔室,且该扩散段伸入所述引导腔的内部,所述腔室的内部形成有与所有所述扩散段及所有所述弓I导腔相连通且于工作流体由每一所述喷嘴喷出并喷进对应的所述贯通流道时产生负压的负压室。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动量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段、所述颈缩段与所述扩散段均呈薄壁管状。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集成动量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体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供工作流体形成的回流流体由所述扩散腔回流至所述引导腔的循环流道,该循环流道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扩散腔相连通,该循环流道的另外一端与所述引导腔相连通。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动量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流道的数量至少为二,所有所述循环流道轴对称分布在所述交换体上。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动量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喷嘴具有用于输出工作流体的喷射口,所述循环流道具有用于输出回流流体的输出侧,每一所述喷射口位于对 应于所述喷嘴的所述贯通流道中的所述接收腔与所述输出侧之间。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微尘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管动量交换器与集成动量交换器,旨在解决现有微尘处理技术领域中的动量交换器在流量比大与压力比大场合下工作效率较低以及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在单管动量交换器中,由于喷嘴的扩散段伸入贯通流道的引导腔,更多的工作流体能进入接收腔,并在接收腔中高速旋转,让工作流体有效降压减速。在集成动量交换器中,由于喷嘴的扩散段伸入贯通流道的引导腔,更多的工作流体能进入接收腔,并在接收腔中高速旋转,让工作流体有效降压减速。在微尘处理技术领域中,流量比大与压力比大场合下,单管动量交换器与集成动量交换器的工作效率得到改善。
【IPC分类】F01N3/05, F04F5/16
【公开号】CN105443201
【申请号】CN201410416428
【发明人】张忠强
【申请人】深圳市旋聚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4年8月21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