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发电能力的风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06827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升发电能力的风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领域,尤其是一种提升发电能力的风电机组。
【背景技术】
[0002]太阳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其携带的能量即风能。风吹动风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旋转发电称风力发电即风电。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是一种不产生任何污染排放的可再生自然能源。与太阳能、生物、地热和海洋能发电相比,风电是当前技术和经济上最具商业化规模开发条件的新能源。
[0003]叶片是整个风力发电机组的关键部件之一,风电机组的性能与叶片的性能息息相关。
[0004]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升发电能力的风电机组,提尚风能的利用率,提升发电量。
[0006]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升发电能力的风电机组,包括:塔筒、轮毂、叶片、传动装置、发电装置,所述叶片上设置增功组件,所述增功组件包括涡流发生器,所述涡流发生器设置至少一列,每列涡流发生器沿叶展方向设置在叶片的吸力面上。
[0007]每列涡流发生器呈条状安装在叶片吸力面根部过渡段至中部叶展区域,覆盖住叶展方向的14%_66%。
[0008]所述涡流发生器为一槽型折弯件,包括涡流发生器底板和对称设置在涡流发生器底板两端的与涡流发生器底板垂直的涡流发生器翼板,所述涡流发生器翼板为直角三角形,涡流发生器翼板的直角边与涡流发生器底板连接,两个涡流发生器翼板成“八”字型设置,夹角为30°?40°。
[0009]所述涡流发生器的中心线与叶展方向垂直设置。
[0010]相邻涡流发生器之间的间隔为160mm?200mm,每个涡流发生器的长度为40mm?60mm,祸流发生器两翼板之间的最大距离为20mm?40mm,祸流发生器翼板的最大高度为10mm ?20mmo
[0011]所述增功组件还包括扰流板,所述扰流板设置至少一列,每列扰流板包括多个,且呈“一”字型固定在叶片压力面根部位置。
[0012]所述扰流板为“T”型或“L”型,所述扰流板包括扰流板底板和设置在扰流板底板中部或端部的扰流板翼板,所述扰流板翼板和扰流板底板的夹角为75°?85°,所述扰流板翼板与扰流板底板一体成型,所述扰流板底板安装到叶片上。
[0013]所述增功组件还包括襟翼,所述襟翼至少包括一列,每列襟翼包括多个,且呈“一”字排列在叶片尾缘最大弦长处。
[0014]所述襟翼为“L”型,包括襟翼底板和设置在襟翼底板的一端的襟翼翼板,所述襟翼翼板和襟翼底板垂直设置,所述襟翼翼板与襟翼底板一体成型,所述襟翼底板安装到叶片上。
[0015]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后,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提高风能的利用率,发电量提升,单独使用此技术年发电量可增加1-2%以上。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17]图1:本实用新型风机结构图
[0018]图2:本实用新型涡流发生器结构图
[0019]图3:本实用新型扰流板结构图
[0020]图4:本实用新型襟翼结构图
[0021]其中:1、塔筒,2、轮毂,3、叶片,4、涡流发生器,41、涡流发生器底板,42、涡流发生器翼板,5、扰流板,51、扰流板底板,52、扰流板翼板,6、襟翼,61、襟翼底板,62、襟翼翼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提升发电能力的风电机组,包括:塔筒1、轮毂2、叶片3、传动装置、发电装置,所述叶片上设置增功组件,增功组件的设置可以提高风能的捕捉利用率,使更多的风能被利用转化成电能,从而提高发电量。
[0023]如图2所示,所述增功组件包括涡流发生器4,所述涡流发生器4设置至少一列,每列涡流发生器4沿叶展方向设置在叶片3上。每列涡流发生器4呈条状安装在叶片吸力面根部过渡段至中部叶展区域,覆盖住叶展方向的14%-66%。
[0024]所述涡流发生器4为一槽型折弯件,包括涡流发生器底板41和对称设置在涡流发生器底板41两端的与涡流发生器底板41垂直的涡流发生器翼板42,所述涡流发生器翼板42为直角三角形,涡流发生器翼板42的直角边与涡流发生器底板41连接,所述涡流发生器的中心线与叶展方向垂直设置,两个涡流发生器翼板42成“八”字型设置,夹角为30°?40°,所述涡流发生器底板41与涡流发生器翼板42之间可以一体设置,如采用手糊玻璃纤维一次成型,也可以组装连接或者粘接连接,所述涡流发生器底板41安装到叶片3上,如采用胶液粘接到叶片3上,所述多个涡流发生器4之间的间隔为160mm?200mm,所述每个涡流发生器4的长度为40mm?60mm,两祸流发生器翼板42之间的最大距离为20mm?40mm,祸流发生器翼板42的最大高度为10mm?20mm。涡流发生器4使叶片表面的气流产生涡流,使气流最大程度作用于风机表面,安装涡流发生器后提高风能的利用率,发电量提升,年发电量可增加1%-2%左右。
[002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叶片上布置有41个涡流发生器4,呈条状安装在叶片吸力面根部过渡段至中部叶展区域,覆盖叶展14%-66%,位于弦向20%-30%处,靠近前缘布置涡流发生器,更好得抑制叶片表面气流发生失速现象。其结构尺寸为高度为15mm、间隔为185_、长度为54_、间距为35_、倾角为19.5°、底座宽为75_。功率提升了 1%-2%。
[0026]经研究发现加装涡流发生器4后,低风速段内(风速〈8.5m/s)功率提升了 1 % -2 %,随着风速的增大,涡流发生器的安装带来功率值的下降,因此又加装了扰流板,和襟翼,在高风速段内也能实现功率提升。
[0027]如图3所示,所述增功组件还包括扰流板5,所述扰流板5设置至少一列,每列扰流板5包括多个,且呈“一”字型固定在叶片压力面根部位置。所述扰流板沿叶展方向设置,所述扰流板的间距5mm?15mm,所述扰流板5为“T”型或“L”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