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92438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后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业冶炼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后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槽内的液下辊为双辊结构,支架也为宽支架结构,这种结构形式在运 行中产生压坑的机会较多,而且液下辊轴承及液下辊的用量也较大,维修成本 很高,造成停机的次数也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故障率较低、便于维护的后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后处理装置,包括交替 设置的液槽和水槽,液槽和水槽底部设有液下辊且上沿设有导电辊,铜箔依次 绕过导电辊和液下辊的异侧设置,液槽内设有阳极板,液槽内设置一个液下辊, 阳极板的倾斜角度与导电辊和液下辊之间的铜箔的倾斜角度相当。 所述的阳极板与导电辊和液下辊之间的铜箔相平行设置。
采用了这种结构后,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减少了停机次数,产生压坑 的机会明显减少,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阳极板的倾斜角度与导 电辊和液下辊之间的铜箔的倾斜角度相当,保证极距的均匀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l所示的后处理装置,包括交替设置的液槽5和水槽6,液槽
5和水槽6底部设有液下辊4且上沿设有导电辊2,铜箔1依次绕过导电辊2和 液下辊4的异侧设置,液槽5内设置一个液下辊4,液槽5内设有两个阳极板3, 阳极板3的倾斜角度与同侧的导电辊2和液下辊4之间的铜箔1的倾斜角度相 当,本实施例中阳极板3与导电辊2和液下辊4之间的铜箔1相平行设置。
網箔1为纯铜,导电辊2为铜棍镀银,阳极板3为钛镀铱,液下辊4为不锈 钢包胶,液槽5和水槽6为硬PVC材料。
权利要求1、后处理装置,包括交替设置的液槽和水槽,液槽和水槽底部设有液下辊且上沿设有导电辊,铜箔依次绕过导电辊和液下辊的异侧设置,液槽内设有阳极板,其特征在于液槽内设置一个液下辊,阳极板的倾斜角度与导电辊和液下辊之间的铜箔的倾斜角度相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板与导电 辊和液下辊之间的铜箔相平行设置。
专利摘要后处理装置,包括交替设置的液槽和水槽,液槽和水槽底部设有液下辊且上沿设有导电辊,铜箔依次绕过导电辊和液下辊的异侧设置,液槽内设有阳极板,液槽内设置一个液下辊,阳极板的倾斜角度与导电辊和液下辊之间的铜箔的倾斜角度相当;阳极板与导电辊和液下辊之间的铜箔相平行设置。采用了这种结构后,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减少了停机次数,产生压坑的机会明显减少,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阳极板的倾斜角度与导电辊和液下辊之间的铜箔的倾斜角度相当,保证极距的均匀性。
文档编号C25C7/00GK201433245SQ200920090260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5日
发明者周建新, 周晓波, 孟社超, 薛宏伟 申请人: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