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脱铜电解液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
1)添加硫酸:向含H2SO4200~350g/l、Ni18~30g/l、Cu0.5~5g/l、As8~18g/l、Sb 0.01~0.5g/l、Bi0.15~0.5g/l、Ca0.1~0.3g/l、Mg0.1~0.3g/l的脱铜电解液中加入50%以上浓度的硫酸;
2)一次降温:使用-10至-14℃的脱镍电解液对贮存在罐内的脱铜电解液进行一次降温,使脱铜电解液的温度从45~55℃降到20~30℃,提高脱镍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3)二次降温:把20~30℃的脱铜电解液经过8~10h再降低温度35~45℃,使脱铜电解液中的镍以NiSO4晶体形态冷凝析出;
4)一次脱杂:把低温脱铜电解液放入固液分离设备进行固液分离回收硫酸镍,分离后液为含镍6~8g/l的脱镍电解液;
5)二次脱杂:脱镍后电解液经过板框压滤机进行二次脱杂,将液体中含有钙、镁杂质过滤出来,形成深度净化的电解液,减少电解系统中管壁、槽壁的附着物;
6)高温洗涤:向二次脱杂装置中通入60~90℃的热水,洗涤二次脱杂板框压滤机中含有的铜、镍等有价金属,洗涤后液返回电解系统;
7)卸载板框:经过洗涤的板框压滤机通过压缩风吹干后,打开板框卸载钙镁渣,达到了钙镁杂质的开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铜电解液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硫酸加入速度以0.1~1.0t/h,并同时均匀搅拌,控制搅拌速度在30~100r/min,最终使脱铜电解液中硫酸浓度达到380~420g/l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铜电解液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脱铜电解液从步骤2)至步骤5)的过程是通过液位差自流完成液体输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铜电解液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是利用步骤5)产出的低温二次脱杂后液对脱铜电解液进行一次降温,使脱铜电解液温度降低15~35℃,二次脱杂后液温度升高10~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脱铜电解液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控制脱镍电解液温度在-10至-14℃,脱镍电解液自流进入板框压滤机,所述板框压滤机使用的滤布为200~400目,当进液压力达15~20kPa后达到满载状态停止进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脱铜电解液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是板框压滤机满载后通入热水,通入热水的时间为5~10分钟,水压为0.6~0.8MPa,含铜、镍的洗涤水与净化后的电解液混合,返回电解系统。步骤7)是用0.1~0.3Mpa压缩风吹0.5~3小时吹干钙镁渣,卸载板框,钙镁渣作为弃渣在渣场堆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