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电解液洁净度的酸碱洗液自循环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3728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提高电解液洁净度的酸碱洗液自循环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解铜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电解液洁净度的酸碱洗液自循环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电解铜箔在电子线路板和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电解铜箔的生产主要采用辊式连续电解法生产,主要工艺流程包括溶液制备—溶液净化及参数控制—添加剂添加—生箔机生箔—后处理(双光电池箔无此工序)—分切包装等,其中溶液洁净度对产品质量影响至关重要,溶液洁净度不达标,轻者出现毛刺、针孔、打折、铜箔内在指标恶化等缺陷,重者导致生箔机无法正常生产,因此电解液的净化技术是各电解铜箔厂家核心技术。

大多数厂家电解液净化主要通过三个步骤:(1)原材料酸碱清洗,主要是清洗原料上的油脂、杂物等杂质,减少原料中的杂质,从而减少系统杂质量,提高电解液洁净度;(2)硅藻土过滤及活性吸附,主要是过滤无机杂质和吸附有机杂质;(3)精滤器过滤,主要是过滤溶液中悬浮的细微颗粒等。一般情况下,碱洗液和酸洗液5-10天更换一次,由于更换周期长(受废水排放总量限制),影响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用于提高电解液洁净度的酸碱洗液自循环过滤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提高电解液洁净度的酸碱洗液自循环过滤系统,包括酸碱洗液槽、上液管、过滤槽和溢流槽;过滤槽中部设置有过滤卡槽,过滤卡槽上均布有小孔,过滤卡槽上铺有过滤层;酸碱洗液槽的底部通过上液泵与过滤槽的顶部连接,过滤槽的底部通过连通器连接管与溢流槽的底部连通,溢流槽的上部通过溢流管与酸碱洗液槽的顶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层为玻璃纤维布或滤布。

本实用新型的酸碱洗液自循环过滤系统,只能单独进行酸洗或者碱洗。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将现有的单独酸碱洗液槽改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循环过滤系统后,酸碱洗液更换周期明显延长,由改造前的5-7天延长至10-15天,并且生箔工序由于溶液杂质不合格引起的缺陷也明显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过滤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提高电解液洁净度的酸碱洗液自循环过滤系统,包括酸碱洗液槽1、上液管3、过滤槽4和溢流槽7;过滤槽4中部设置有过滤卡槽5,过滤卡槽5上均布有小孔,过滤卡槽5上方铺有过滤层9(玻璃纤维布);酸碱洗液槽1的底部通过上液泵2与过滤槽4的顶部连接,过滤槽4的底部通过连通器连接管6与溢流槽7的底部连通,溢流槽7的上部通过溢流管8与酸碱洗液槽1的顶部连接。

将现有的单独酸碱洗液槽改为本实施例的自循环过滤系统后,酸洗液更换周期明显延长,由改造前的5-7天延长至10-15天,并且生箔工序由于溶液杂质不合格引起的缺陷也明显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