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线去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488535发布日期:2021-03-30 21:1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接合线去除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用铝合金进行被成型物的挤压加工时发生的接合线的去除方法。



背景技术:

当通过挤压铝合金来制造被成型物时,可能会生成呈现不连续的外观特性的接合线。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公开一种能够有效去除使被成型物的表面质量恶化的接合线,以至于难以用肉眼看见接合线的接合线去除方法。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接合线去除方法,可以是,从形成有支撑芯体的支撑架的挤压模具的背面投入被成型物;投入中的所述被成型物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支撑架分离;被所述支撑架分离的所述被成型物在作为所述芯体周边的空的空间的成型空间重新接合;随着分离的所述被成型物重新接合,接合线形成于所述被成型物;以及若所述被成型物经利用阳极氧化法的阳极氧化工序,则所述接合线被去除。

作为一实施例,所述挤压模具可以包括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可以具备第一腔。所述第二模具可以具备所述芯体、作为由后方投入所述被成型物的通道的第二腔、以及横跨所述第二腔而支撑所述芯体的所述支撑架。可以是,在作为所述芯体和所述第一腔所形成的空的空间的所述成型空间填充所述被成型物,所述被成型物被挤压为与所述成型空间的形状一致,所述被成型物在所述支撑架被分离,并在所述成型空间重新接合,随着分离的所述被成型物重新接合,所述接合线形成于所述被成型物。

所述接合线可以通过阳极氧化工序来去除。作为所述阳极氧化工序的前处理工序,可以执行第一工序;作为后处理工序,可以执行第二工序。

由所述挤压模具排出的所述被成型物的最终形状可以为圆筒形或中空的形状。

所述第一工序可以是从作为所述被成型物的铝合金的表面去除污染物,并获得作为去除了所述污染物的所述铝合金的表面的第一表面的工序,所述第一工序可以包括碱蚀刻工序、化学砂磨工序、化学研磨工序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工序可以包括染色工序、密封工序、镍去除工序、干燥工序中的至少一种。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当被成型物为铝合金时,由于多数情况下在最终工序对铝合金的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因而可以利用阳极氧化来去除接合线。可以利用需适用阳极氧化的铝合金的特性,通过阳极氧化工序去除接合线来获得表面质量。

另一方面,除了阳极氧化外,作为前处理工序,还可以执行碱蚀刻工序、化学砂磨工序、化学研磨工序。通过这些追加性的前处理工序,可以进一步加大接合线去除效果,并进一步提高阳极氧化质量或镀敷层的粘接性或均匀性。第一工序可以从作为被成型物的铝合金表面去除污染物,并获得作为去除了污染物的铝合金的表面的第一表面。

在执行阳极氧化工序后,可以追加作为后处理工序的第二工序。第二工序是在阳极氧化之后通过表面追加作业来进一步加大接合线去除效果的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本发明的挤压模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挤压模具的背面图。

图3是图示被成型物在本发明的挤压模具中被挤压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4是图示本发明的被成型物形成有接合线的状态的被成型物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0:第一模具,110:第一腔,200:第二模具,210:第二腔,220:支撑架,230:芯体,300:被成型物,310:接合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其中图示了本发明的挤压模具。挤压模具可以包括第一模具100和第二模具200。图1图示相互分离的第一模具100和第二模具200,图2图示相互装配的第一模具100和第二模具200。

可以从第二模具200朝向第一模具100投入并挤压被成型物300。第一模具100可以具备第一腔110。第二模具200可以具备芯体230。

参照图3,可以在芯体230和第一腔110所形成的空的空间内填充被成型物300,被成型物300可以被挤压为与芯体230和第一腔110所形成的空的空间的形状一致。

第二模具200可以具备作为由后方投入被成型物300的通道的第二腔210、芯体230、以及横跨第二腔210以支撑芯体230的支撑架220。

参照图2,在从挤压模具的背面投入被成型物300的同时,被成型物300可以被第二模具200的支撑架220分离。若没有支撑架220,则无法在虚空支撑芯体230。被支撑架220分离的被成型物300可以在作为芯体230与第一腔110之间的空的空间的成型空间重新接合。由于被成型物300在支撑架220分离,并在成型空间接合,因而在分离的被成型物300重新接合的同时,可能会在被成型物300产生接合线310。

当被成型物300的最终形状为圆筒形或中空的形状时,可能会生成材料分离后再接合的接合线310。接合线310即使经通过机械加工的后处理工序,也可能会显眼。当对被成型物300进行了涂装或表面处理时,可能存在更容易视觉上观察到接合线310的问题。

多数情况下,铝合金通过挤压来成型,并且,大部分情况下,挤压模具在在模具的结构中形成有支撑架220,以使挤压材料通过,支撑架220必然可以成为使被成型物300分离后又重新接合的原因。另一方面,为了防止铝合金表面的腐蚀或提高涂色性,大部分情况下,通过阳极氧化法对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阳极氧化法也称阳极氧化(anodizing)。阳极氧化可以被视为将氧化膜层叠于表面的镀敷工序。由于作为通过阳极氧化生成的氧化膜的镀敷层覆盖接合线310,因而可能在被成型物300的表面得到看似接合线310最终被去除的表面状态。

根据本发明,当被成型物300为铝合金时,由于在最终工序对铝合金的表面进行阳极氧化的情况较多,因而可以利用阳极氧化来去除接合线310。可以利用需适用阳极氧化的铝合金的特性,通过阳极氧化工序去除接合线310来获得表面质量。

另一方面,除了阳极氧化以外,作为前处理工序,还可以执行碱蚀刻工序、化学砂磨工序、化学研磨工序。通过这些追加性的前处理工序,可以进一步加大接合线310的去除效果,并进一步提高阳极氧化质量或镀敷层的粘接性或均匀性。

下面对此进行具体说明。

第一工序可以从作为被成型物300的铝合金表面去除污染物,并获得作为去除了污染物的铝合金的表面的第一表面。第一工序可以被视为执行阳极氧化之前的前处理工序。第一工序可以被视为在执行阳极氧化之前从铝合金的表面去除至少一部分接合线310的工序。

第一工序可以包括碱蚀刻工序、化学砂磨工序、化学研磨工序。

碱蚀刻(etching)工序可以是将由挤压模具排出的被成型物300在温度40℃~60℃的碱蚀刻液中浸渍2~9秒钟,并对被成型物300的表面进行碱蚀刻的工序。是将被成型物300在氢氧化钠的浓度50~60g/l、温度40℃~60℃的条件的碱蚀刻液中浸渍20~100秒钟来调整铝合金的表面的工序,且蚀刻液的主成分可以是氢氧化钠(naoh)。

在碱蚀刻工序之后,可以执行用于去除蚀刻液的水洗工序。水洗工序是各工序之间短时间内去除附着在铝合金的表面的溶液的工序。为了促进溶液的扩散,可以执行空气搅拌、强制对流、温水水洗、喷淋水洗中的至少一个。

在碱蚀刻工序之后,可以执行化学砂磨工序。化学砂磨(sanding)工序是用于去除金属缺陷、涂料缺陷或腻子痕迹,并赋予表面的平滑性及上涂层与下涂层的层间附着力的作业。用化学砂磨液研磨铝合金的表面,且化学砂磨液的主成分为磷酸。可以在化学砂磨液的磷酸浓度2~200g/l、温度40℃~60℃的条件下将被成型物300浸渍5~50秒钟来对表面进行化学砂磨。化学砂磨工序可以反复执行多次,且不同次数的温度或浸渍时间可以不同。

在化学砂磨工序之后,可以执行用于去除化学砂磨液的水洗工序。

在化学砂磨工序之后,可以执行化学研磨工序。化学研磨可以是将被成型物300在50~130℃的化学研磨液中浸渍5~50秒钟来对表面进行化学研磨的工序。化学研磨是电解研磨,可以是使12~15v的电流流经50~130℃的包含磷酸或硫酸的化学研磨液来进行表面加工的工序。若进行化学研磨,则可以在铝合金的表面进行化学微细研磨而形成有光的光泽面。

在第一工序之后,可以执行阳极氧化工序。

可以在阳极氧化电解液的浓度100~190g/l、温度8~30℃的条件下将铝合金浸渍10~150分钟,并使5~20v的电流流动来对铝表面进行阳极氧化。铝合金的表面被在阳极生成的氧气氧化,从而生成由氧化铝(al2o3)形成的镀敷层。由于镀敷层硬度高,耐蚀性强,具有极少的有孔性,且可以染成多种颜色,因而可以改善染色性。铝纯度越高,越能获得美丽而有光泽的镀敷层。镀敷层可以覆盖接合线310,可以获得至少从表面看不见接合线310的效果。

为了去除接合线310,阳极氧化工序是最为基本的工序,可以追加作为用于提高阳极氧化质量的前处理工序的第一工序。

除此之外,在执行阳极氧化工序后,还可以追加作为后处理工序的第二工序。

第二工序可以包括染色工序、密封工序、镍去除工序、干燥工序中的至少一个。

染色工序是对阳极氧化后的被成型物300的表面进行着色的工序。

密封工序是在阳极氧化之后填孔的作业。密封(sealing)工序是用于进行阳极氧化的铝的封孔处理的作业,在密封液的浓度为4~6g/l、温度为高温70℃~110℃的条件下浸渍5~200分钟,且密封液的主成分为高温密封剂。

镍去除工序是在阳极氧化之后去除被成型物300中包括的镍成分的工序。可以在镍去除液的温度50℃~80℃的条件下浸渍2~100分钟来减少被成型物300的镍含量。

干燥工序是在30℃~90℃的条件下将被成型物300的表面干燥规定时间的工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