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车前后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553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钻车前后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车前后支撑结构,主要用于在煤矿巷道作业时钻孔 的钻车的前后支撑。属于矿山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巷道作业时用于固定钻车的支撑结构主要有单体支柱上下支 撑和随车自带立柱上下支撑两类。前者单体支柱上下支撑结构如图1所示,是在钻车调整好施工位置后,采用单体支柱上下支撑巷道顶部4.2来固定 钻车。这种支撑结构的支柱每根约80 90公斤,搬运时需二人抬。而随着 现代煤层越来越高,所用的支柱就越来越重,搬运起来很不方便。此类支 撑由4个单体支柱来固定钻车,1个单体支柱支撑约需3~4分钟,4个就需 15分钟左右,加上钻车调整施工位置的时间约30 45分钟,这样完成一次 定位过程就需1小时左右。并且这种上下支撑并不能很好地固定钻车,这 是因为上下支撑是垂直方向的力,而钻车在施工时产生的是水平方向的力, 也就是说这种支撑并不能很好地固定钻车。 一旦在钻车钻孔时遇上大的负 载就会使钻车产生晃动,而造成支撑松动、钻车移位等情况发生。因上下 支撑一端支撑在巷道顶部,在钻车晃动时有可能造成顶面支撑面松动、脱 落而砸伤人的情况发生。且钻车移位后因偏离原施工位置,在加接钻杆时使加接钻杆I16与前面的钻杆I 5无法对接(见附图2)。这时钻车就必需 重新对准施工位置、重新支撑。以完成一个100米深的孔为例,根据以往 经验至少会出现3 4次负载变大的情况。这样完成一次施工就要多做3~4 次定位过程,即光定位过程就需多花3~4小时;后者随车自带立柱上下支 撑,是把立柱连接在钻车上,可以随车行走。这种支撑结构虽然解决了支 撑立柱搬运的困难,但因其支撑方式没有改变,即还是采用的上下支撑顶 部结构,所以该类支撑也没有解决钻车在施工中稳定的根本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搬运方便、支撑操作时间 短、支撑稳定的钻车前后支撑结构。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钻车前后支撑结构,包括推进架、 前支撑和后支撑组件,所述前支撑水平向前连接于推进架前部,后支撑组 件水平向后连接于推进架后部,所述后支撑组件包括油缸I和后支撑,后 支撑与油缸I的活塞杆相连。本发明的前后支撑的力与钻车施工中前进后退的力在同一方向上(水 平方向),只要前后支撑的力略微大于钻车施工中前进后退的力就可以使钻 车在钻孔时更稳定,保证钻车在钻孔过程中不位移。钻车使用该支撑结构 后完成一次支撑只需2~3分钟,加上钻车调整施工位置的时间约30 45分 钟,这样完成一次定位过程就需1小时都不到,因支撑稳定使钻车在施工 过程中施工位置始终保持在同一直线上,不需重复支撑,完成一次施工以 孔深100米为例可以节省时间3 4小时,钻孔越深节省时间越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本发明搬运方便、支撑操作时间短、支撑稳定。


图1为以往钻车的单体支柱上下支撑结构工作前示意图。图2为以往钻车的单体支柱上下支撑结构工作后示意图。图3本发明钻车前后支撑结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前支撑与推进架之间采用端面固定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前支撑与推进架之间采用侧面固定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前支撑与推进架之间采用销轴连接式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前支撑与推进架之间采用油缸接式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推进架与后支撑组件之间采用在底部连接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推进架与后支撑组件之间采用在侧面连接示意图。图IO为本发明的油缸与后支撑之间固定连接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的油缸与后支撑之间球形铰接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的油缸与后支撑之间销连接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的油缸与后支撑之间加接接管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中前支撑l、推进架2、后支撑组件3、巷道4、钻杆15、钻杆II6、螺栓i7、螺栓U8、销轴i9、销轴nio、油缸nii、螺栓mi2、螺栓Vl3、螺钉14、法兰板15、销轴IIH6、接管I 17、销18、接管II19;销 孔l.l、油缸13.1、后支撑3.2、巷道侧壁4.1、巷道顶部4.2。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本发明涉及的钻车前后支撑结构,主要由前支撑l、推进架 2和后支撑组件3三个部分组成。所述前支撑1水平向前连接于推进架2 前部,后支撑组件3水平向后连接于推进架2后部。所述后支撑组件3由 油缸I 3.1和后支撑3.2组成。后支撑3.2与油缸I 3.1的活塞杆相连。参见图4~7,前支撑1与推进架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固定连接和 可伸縮调节连接二种1、 前支撑1与推进架2固定连接前支撑1与推进架2固定连接又可分为端面固定连接和侧面固定连接 两种1 )、前支撑1与推进架2之间采用端面固定连接参见图4,由螺栓I 7将前支撑1后端与推进架2的前端端面固定连接。2)、前支撑1与推进架2之间采用侧面固定连接参见图5,由螺栓II8将前支撑1后端与推进架2的前端侧面固定连接。2、 前支撑1与推进架2之间采用可伸縮调节连接1) 前支撑1与推进架2之间采用销轴连接参见图6,在前支撑l后部径向设置有几档销孔l.l,由销轴I9将前 支撑1后端与推进架2的前端销接。依靠销轴插不同的销孔来实现可伸縮 调节前支撑与巷道左侧壁之间的相对距离的功能。2) 、前支撑1与推进架2之间采用油缸连参见图7,将前支撑1后端与推进架2的前端端面固定连接,将油缸 IIll固定连接在矿用钻车的车架上,将前支撑1后端或推进架2的前端与 油缸II 11的活塞杆用销轴II10销接。依靠油缸的伸縮来实现可伸縮调节前支撑与巷道左侧壁之间的相对距离的功能。参见图8~9,推进架2与后支撑组件3之间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底部连 接和侧面连接二种1 、推进架2与后支撑组件3之间采用底部连接参见图8,由螺栓mi2将后支撑组件3的油缸I 3.1与推进架2的底部 相连。2、推进架2与后支撑组件3之间采用侧面连接 参见图9,由螺栓V13将后支撑组件3的油缸I 3.1或推进架2的左右 两侧壁相连。参见图10~12,后支撑组件3的油缸I 3.1的活塞杆与后支撑3.2之间 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固定连接和铰接两种1、 油缸13.1的活塞杆与后支撑3.2前端固定连接参见图10,油缸I 3.1的活塞杆与后支撑3.2前端采用螺纹固定连接。2、 油缸I 3.1的活塞杆与后支撑3.2前端铰接油缸I 3.1的活塞杆与后支撑3.2前端铰接又可分为球形铰接和销轴铰接两种1)油缸I 3.1的活塞杆与后支撑3.2前端采用球形铰接参见图11,将油缸I 3.1的活塞杆头部制成球头状,用法兰板15和螺 钉14将油缸I 3.1的活塞杆头部与后支撑3.2前端相连。2)油缸I 3.1的活塞杆与后支撑3.2前端采用销轴铰接参见图12,由销轴I1116将油缸I 3.1的活塞杆与后支撑3.2前端铰接。参见图13,在后支撑组件3长度不够时后支撑组件的油缸I 3.1与后 支撑3.2之间可以通过加接接管I 17和接管II19来增加其长度。相互之间 的连接方式为油缸I 3.1活塞杆与接管I 17螺纹连接,接管I 17与接管 II19之间采用销18连接,接管I 17与后支撑3.2螺纹连接。施工时,首先使前支撑1靠紧巷道4的一巷道侧壁4.1,然后后支撑组 件3的油缸I 3.1动作带动后支撑组件3的后支撑3.2伸出支撑在巷道4的 另一巷道侧壁4.1上,达到预定压力后后支撑组件3的油缸I 3.1停止动作, 处于工作状态。完成施工收回前支撑和后支撑组件时,后支撑组件3的油 缸I 3.1动作带动后支撑组件3的后支撑3. 2收回。
权利要求
1、一种钻车前后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推进架(2)、前支撑(1)和后支撑组件(3),所述前支撑(1)水平向前连接于推进架(2)前部,后支撑组件(3)水平向后连接于推进架(2)后部,所述后支撑组件(3)包括油缸I(3.1)和后支撑(3.2),后支撑(3.2)与油缸I(3.1)的活塞杆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车前后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 支撑(1)与推进架(2)之间采用端面固定连接或侧面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车前后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 支撑(1)与推进架(2)之间采用可伸缩调节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钻车前后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 支撑(l)后部径向设置有几档销孔(l.l),由销轴I (9)将前支撑(1)后端与推进 架(2)的前端销接。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钻车前后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将前 支撑(1)后端与推进架(2)的前端端面固定连接,将前支撑(1)后端或推进架(2) 的前端与油缸II(11)的活塞杆销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5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钻车前后支撑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后支撑组件(3)的油缸I (3.1)与推进架(2)的底部或左右两侧壁相 连。
7、 根据权利要求1~5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钻车前后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组件的油缸I (3.1)的活塞杆与后支撑(3.2)前端固定。
8、 根据权利要求1 5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钻车前后支撑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后支撑组件的油缸I (3.1)的活塞杆与后支撑(3.2)前端采用球头 铰接或销轴III(16)铰接。
9、 根据权利要求1~5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钻车前后支撑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后支撑组件的油缸I (3.1)与后支撑(3.2)之间加接接管I (17)和接 管11(19)。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钻车前后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i (3.1)活塞杆与接管i (n)螺纹连接,接管i (n)与接管n(i9)之间采用销轴V(18)铰接,接管I (17)与后支撑(3,2)螺纹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车前后支撑结构,主要用于在煤矿巷道作业时钻孔的钻车的前后支撑。包括推进架(2)、前支撑(1)和后支撑组件(3),所述前支撑(1)水平向前连接于推进架(2)前部,后支撑组件(3)水平向后连接于推进架(2)后部,所述后支撑组件(3)包括油缸I(3.1)和后支撑(3.2),后支撑(3.2)与油缸I(3.1)的活塞杆相连。本发明搬运方便、支撑操作时间短、支撑稳定。
文档编号E21B15/00GK101260785SQ20081002364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1日
发明者刘晓军, 丽 华, 利 王, 黄建忠 申请人:江苏中煤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