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井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2249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玻璃钢井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钢井体,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检查井、线路井的组合式井体。
背景技术
当前,传统砖砌的或混凝土井体,施工周期长,自身重量大,砌筑成型后下降速度快,与其连接的管道产生不同步沉降,时常会发生井体与管道错位、断裂,产生渗漏问题,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尤其对于线路会造成极大的断路损害,维护难度大。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井体施工时间长、井体重量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钢井体,该玻璃钢井体能有效解决传统井体重量大、施工时间长的缺陷,缩短施工时间。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玻璃钢井体由筒节、变径筒节、 底座组成,底座为圆筒型腔体,下设封底,封底上设有加强筋,底座侧面设有接管口,其上端外圆直径与变径筒节大端内径相匹配,底座内上侧分别设有攀蹬、吊装环,在接管口的上方设有定位孔;变径筒节为空腔圆筒型,其上端直径小于下端,上下端之间为圆弧体连接,上端外圆直径与筒节内圆直径相匹配,变径筒节内分别设有攀蹬、吊装环,其上下端设有定位孔;筒节为空腔圆筒型,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其上端外圆直径与下端内圆直径相匹配, 筒节内分别设有攀蹬、吊装环,其上下端设有定位孔。玻璃钢井体的连接方式为底座上端连接变径筒节,定位销插入对正的定位孔中固定,变径筒节上端连接筒节由定位销固定,筒节上端连接数个筒节分别由数个定位销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快速完成安装、定位、回填,大大提高井体施工效率,耐久、无渗漏,解决了传统砖砌井和塑胶管道连接所产生的不均勻沉降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玻璃钢井体剖视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玻璃钢井体仰视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玻璃钢井体外形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座,2、封底,3、加强筋,4、接管口,5、变径筒节,6、定位销,7、筒节,8、攀蹬,9、
吊装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 一图3所示,玻璃钢井体由筒节、变径筒节、底座组成,底座1为圆筒型腔体,下设封底2,封底2上设有加强筋3,底座1侧面设有接管口 4,其上端外圆直径与变径筒节5大端内径相匹配,底座1内上侧分别设有攀蹬8、吊装环9,在接管口 4的上方设有定位孔;变径筒节5为空腔圆筒型,其上端直径小于下端,上下端之间为圆弧体连接,上端外圆直径与筒节内圆直径相匹配,变径筒节5内分别设有攀蹬8、吊装环9,其上下端设有定位孔;筒节7为空腔圆筒型,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其上端外圆直径与下端内圆直径相匹配,筒节7内分别设有攀蹬8、吊装环9,其上下端设有定位孔。 玻璃钢井体的连接方式为底座1上端连接变径筒节5,定位销6插入对正的定位孔中固定,变径筒节5上端连接筒节7由定位销6固定,筒节7上端连接数个筒节分别由数个定位销6固定。
权利要求1. 一种玻璃钢井体,由筒节、变径筒节、底座组成,其特征是底座(1)为圆筒型腔体, 下设封底(2),封底(2)上设有加强筋(3),底座(1)侧面设有接管口(4),其上端外圆直径与变径筒节(5)大端内径相匹配,底座(1)内上侧分别设有攀蹬(8)、吊装环(9),在接管口 (4)的上方设有定位孔;变径筒节(5)为空腔圆筒型,其上端直径小于下端,上下端之间为圆弧体连接,上端外圆直径与筒节内圆直径相匹配,变径筒节(5)内分别设有攀蹬(8)、吊装环(9),其上下端设有定位孔;筒节(7)为空腔圆筒型,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其上端外圆直径与下端内圆直径相匹配,筒节(7)内分别设有攀蹬(8)、吊装环(9),其上下端设有定位孔;玻璃钢井体的连接方式为底座(1)上端连接变径筒节(5),定位销(6)插入对正的定位孔中固定,变径筒节(5 )上端连接筒节(7 )由定位销(6 )固定,筒节(7 )上端连接数个筒节分别由数个定位销(6)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钢井体,玻璃钢井体由筒节、变径筒节、底座组成,底座为圆筒型腔体,下设封底,封底上设有加强筋,底座侧面设有接管口,其上端外圆直径与变径筒节大端内径相匹配,底座内上侧分别设有攀蹬、吊装环,在接管口的上方设有定位孔;变径筒节为空腔圆筒型,其上端直径小于下端,上下端之间为圆弧体连接,变径筒节内分别设有攀蹬、吊装环,其上下端设有定位孔;筒节为空腔圆筒型,其上端外圆直径与下端内圆直径相匹配,筒节内分别设有攀蹬、吊装环,其上下端设有定位孔。各节之间由定位销固定,可以快速完成安装、定位、回填,大大提高井体施工效率和不均匀沉降问题。
文档编号E02D29/12GK202012090SQ20112008024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4日
发明者侯继和, 崔占宏, 李军 申请人:侯继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