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杆防撞缓冲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3436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油杆防撞缓冲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油杆防撞缓冲保护套。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有杆采油井中,由于抽油机冲程、冲次及及井况等原因,抽油杆在上下运行过程中要承受较大的轴向力。抽油杆通常通过悬绳器和光杆卡来实现与抽油机驴头的连接,悬绳器连接在抽油机驴头悬绳的下端,光杆卡坐置在悬绳器上,并卡住抽油杆。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抽油机驴头的上下摆动带动抽油杆上下运动,抽油杆的向上行程通过抽油机驴头带动,而抽油杆的向下行程则依靠抽油杆的自重来实现。目前,由于油井原油粘度高, 抽油杆下行困难,当其下行速度小于抽油机驴头下行速度时,往往会导致抽油机驴头下部与光杆卡撞击,从而将抽油杆撞弯,甚至断裂,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避免抽油杆和光杆卡与抽油机驴头直接撞击,有效防止抽油杆损伤,能起到缓冲作用,保证正常生产的抽油杆防撞缓冲保护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抽油杆防撞缓冲保护套,包括套设在抽油杆杆体端部的套体,所述套体为具有圆锥体端部的柱状结构,所述套体下方设有设置在悬绳器上的套座,所述套座内设有与套体连接的弹性件,所述套座下方设有与光杆卡松动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套体内为中空结构。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避免抽油杆和光杆卡与抽油机驴头直接撞击,有效防止抽油杆损伤,能起到缓冲作用,保证正常生产。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抽油杆防撞缓冲保护套,包括套设在抽油杆杆体I端部的套体2,所述套体2为具有圆锥体端部的柱状结构,所述套体2下方设有设置在悬绳器3上的套座4, 所述套座4内设有与套体2连接的弹性件5,所述套座4下方设有与光杆卡6松动配合的安装槽7。弹性件5可以为设置在套座4内的弹簧。所述套体2内为中空结构。通过中空结构可以减轻保护套的重量,降低了成本。在抽油机进行工作时,当发生抽油杆杆体I下行速度滞后于抽油机驴头下行速度时,抽油机驴头首先与套体2的圆锥体表面相接触,从而使其向下运动,这样可压缩与其连接的弹性件5,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并将抽油杆杆体I和光杆卡6推离抽油机驴头,由此避免了抽油杆杆体I和光杆卡6与抽油机驴头直接接触,有效避免了抽油杆的损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避免抽油杆和光杆卡与抽油机驴头直接撞击, 有效防止抽油杆损伤,能起到缓冲作用,保证正常生产。
权利要求1.抽油杆防撞缓冲保护套,包括套设在抽油杆杆体端部的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为具有圆锥体端部的柱状结构,所述套体下方设有设置在悬绳器上的套座,所述套座内设有与套体连接的弹性件,所述套座下方设有与光杆卡松动配合的安装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油杆防撞缓冲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内为中空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抽油杆防撞缓冲保护套,包括套设在抽油杆杆体端部的套体,所述套体为具有圆锥体端部的柱状结构,所述套体下方设有设置在悬绳器上的套座,所述套座内设有与套体连接的弹性件,所述套座下方设有与光杆卡松动配合的安装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避免抽油杆和光杆卡与抽油机驴头直接撞击,有效防止抽油杆损伤,能起到缓冲作用,保证正常生产。
文档编号E21B17/10GK202348151SQ20112047101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6日
发明者周国辉, 尚兴忠, 李亚平 申请人:山东宝世达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