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管压裂管柱锚定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1355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连续管压裂管柱锚定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管压裂管柱锚定器,它是由上接头、下接头、锚定器主体、孔、中心通道、活塞和弹簧座圈组成,锚定器主体两端设有上接头与下接头,锚定器主体上设有中心通道,中心通道圆周上纵向间隔设有多个孔,孔内设置有活塞和弹簧座圈,活塞上设有密封圈一与密封圈二,弹簧座圈上设有复位弹簧,由螺钉固定,它结构简单,避免了连续管压裂管发生屈曲,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连续管压裂管柱锚定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压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管压裂管柱锚定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所钻水平井数量急剧增加,与钻杆相比,连续管柔韧性好,起下速度快,因此,水平井完井、修井作业施工通常应用连续管输送工具或仪器至储层位置,压裂施工中如果压裂封隔器密封元件失效,在上部密封装置和井底之间会产生一向上的净压力使连续管受到压缩,而连续管壁薄,因此很容易发生屈曲,这就亟需一种能够避免连续管发生屈曲的锚定设备。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管压裂管柱锚定器,它结构简单,避免了连续管压裂管发生屈曲,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续管压裂管柱锚定器,它是由上接头、下接头、锚定器主体、孔、中心通道、活塞和弹簧座圈组成,锚定器主体两端设有上接头与下接头,锚定器主体上设有中心通道,中心通道圆周上纵向间隔设有多个孔,孔内设置有活塞和弹簧座圈,活塞上设有密封圈一与密封圈二,弹簧座圈上设有复位弹簧,由螺钉固定。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经济损失。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根据附图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0007]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08]图中所示:1、上接头,2、下接头,3、锚定器主体,4、孔,5、中心通道,6、活塞,7、弹簧座圈,8、螺钉,9、复位弹簧,10、密封圈一,11、密封圈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0010]如图所示,连续管压裂管柱锚定器,它是由上接头1、下接头2、锚定器主体3、孔4、中心通道5、活塞6和弹簧座圈7组成,锚定器主体3两端设有上接头I与下接头2,锚定器主体3上设有中心通道5,中心通道5圆周上纵向间隔设有多个孔4,孔4内设置有活塞6和弹簧座圈7,活塞6上设有密封圈一 10与密封圈二 11,弹簧座圈7上设有复位弹簧9,由螺钉8固定。
[0011]在实际使用时,在中心通道5圆周上纵向间隔布置有多个孔4,在每一个孔4之内设置有活塞6和弹簧座圈7,弹簧座圈7上设有复位弹簧9,孔4与井眼向上方向成一定角度,当对工具施加一向上的力的时候,可以提供活塞面和井筒或套管之间更强的耦合,上接头I和下接头2的螺纹为短梯形螺纹,也可为其他类似的螺纹,可与作业管柱或其他工具连接,复位弹簧9可确保活塞6的活动范围始终处于中心通道5上的孔4中,复位弹簧9通过一对螺钉8固定在弹簧座圈7上,活塞6与中心通道5中孔4的密封通过密封圈一 10与密封圈二 11实现,活塞6向外与井壁或套管壁的接触面成锯齿状,可使活塞6与井壁或套管壁咬合更坚固,从而防止工具上下移动,确保作业管柱没有过多的负载,当将作业管柱下至井眼中预定方向的时候,施加压力于中心通道5,活塞6因此径向向外移动,锯齿状接触面与井壁或套管壁咬合,当需要起出作业管柱的时候,释放中心通道5内的压力,在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活塞6回到平衡位置,从而可将工具起至地面,必要时也可上下活动作业管柱消除活塞6与井壁或套管壁之间的咬合力,使活塞6回到平衡位置。
[0012]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进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连续管压裂管柱锚定器,它是由上接头(I)、下接头(2)、锚定器主体(3)、孔(4)、中心通道(5)、活塞(6)和弹簧座圈(7)组成,其特征在于:锚定器主体(3)两端设有上接头(I)与下接头(2),锚定器主体(3)上设有中心通道(5),中心通道(5)圆周上纵向间隔设有多个孔(4),孔(4)内设置有活塞(6)和弹簧座圈(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续管压裂管柱锚定器,其特征在于:活塞(6)上设有密封圈一 (10)与密封圈二(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续管压裂管柱锚定器,其特征在于:弹簧座圈(7)上设有复位弹簧(9),由螺钉⑶固定。
【文档编号】E21B23/01GK203835314SQ201420149250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1日
【发明者】蒋卫东, 梁冲, 孙杰文, 晏军, 吴志均 申请人:蒋卫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