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小井眼大位移钻井的钻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0065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小井眼大位移钻井的钻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小井眼大位移钻井的钻杆,属于石油钻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水源和矿藏的钻探过程中,都需要用到钻杆,钻杆通过钻杆接头连接起来。

近年来油田为延长老井寿命开发了种新的工艺,就是在原井的中下段对套管开窗侧面钻井,使其井位在油层中水平移位几百米,并在水平油层中置放,使老井新生,并获高产,同时大大节约重新钻井的成本。

然而常规的钻杆并不太适用于这种小井眼大位移的钻井:一是常规的钻杆强度不高,不能用于这种钻井;二是通过钻杆打洞后再将油管插入的过程繁琐,在这更为复杂的钻井中操作难度较高,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强度高,操作简化,成本较低的适用于小井眼大位移钻井的钻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小井眼大位移钻井的钻杆,它包括钻杆和油管,所述钻杆由中间的主杆和两端的公接头、母接头组成,其中油管放置在钻杆的内部,其中油管中间段的外部套有多个弹簧扶正器,所述弹簧扶正器卡住主杆的内壁,所述油管在靠近两端处分别设置有块状扶正器,所述块状扶正器卡住公接头、母接头的内壁,两根石油钻杆相接时,钻杆通过公接头和母接头螺纹连接配合,油管通过卡簧卡扣配合,所述钻杆的公接头的外围设置有外螺纹,钻杆的母接头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相邻两根钻杆的外螺纹与内螺纹啮合,使得两根钻杆连接起来,并且钻杆本体在外螺纹的上下两端以及内螺纹的上下两端开设台阶面,其中外螺纹下端和内螺纹下端的台阶为主台肩,外螺纹上端和内螺纹上端的台阶为副台肩。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小井眼大位移钻井的钻杆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小井眼大位移钻井的钻杆无需再进行拔出钻杆、打支撑、插入油管的工序,简化了石油钻取工艺,提高钻油效率,节约了成本;同时通过在公扣小端和母扣大端的啮合处增加了一个副台肩,副台肩与主台肩即形成双台肩结构,主台肩面和螺纹段产生一定的过盈配合,而副台肩则正好具有一定的辅助上扣定位功能,从而保证主台肩面和螺纹段过盈配合的准确实现,此外,副台肩在工作状态中也会承受部分载荷,起一定的过载保护作用,并且还能提高钻杆的抗扭强度,保证了钻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小井眼大位移钻井的钻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钻杆的外螺纹、内螺纹处的放大图。

图中:钻杆1、主杆1.1、公接头1.2、母接头1.3、油管2、弹簧扶正器卡簧3、块状扶正器4、卡簧5、外螺纹6、内螺纹7、主台肩8、副台肩9。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小井眼大位移钻井的钻杆,包括钻杆1和油管2,所述钻杆1由中间的主杆1.1和两端的公接头1.2、母接头1.3组成,其中油管2放置在钻杆1的内部,其中油管2中间段的外部套有多个弹簧扶正器3,所述弹簧扶正器3用于将油管2定位,并且卡住主杆1.1的内壁,防止油管2晃动,所述油管2在靠近两端处分别设置有块状扶正器4,所述块状扶正器4同样用于将油管2定位,并且卡住公接头1.2、母接头1.3的内壁,防止油管2晃动,两根石油钻杆相接时,钻杆1通过公接头1.2和母接头1.3螺纹连接配合,油管2通过卡簧5卡扣配合。

所述钻杆1的公接头1.2的外围设置有外螺纹6,钻杆1的母接头1.3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7,相邻两根钻杆的外螺纹6与内螺纹7啮合,使得两根钻杆连接起来,并且钻杆1在外螺纹6的上下两端以及内螺纹7的上下两端开设台阶面,其中外螺纹6下端和内螺纹7下端的台阶为主台肩8,外螺纹6上端和内螺纹7上端的台阶为副台肩9。

所述主台肩8与副台肩9即形成双台肩结构,主台肩8和螺纹段产生一定的过盈配合,而副台肩9则正好具有一定的辅助上扣定位功能,从而保证主台肩8和螺纹段的过盈配合的准确实现,此外,副台肩9在工作状态中也会承受部分载荷,起一定的过载保护作用,并且还能提高钻杆的抗扭强度,保证了钻杆的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