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电机输出轴扶正装置的无游梁抽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1555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电机输出轴扶正装置的无游梁抽油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游梁抽油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电机输出轴扶正装置的无游梁抽油机。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抽油机是一种最常用的采油设备,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抽油机大多为游梁式抽油机,由于自身物理结构所限,这种抽油机的存在机械传动效率低、耗电量大、机械维护困难、机械故障率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研人员设计出了一类无游梁抽油机。

现有的无游梁抽油机通常包括基座、塔身和驱动机构,塔身安装在基座上,驱动机构安装在塔身顶部的平台上,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滚筒、皮带和配重装置,皮带的两端分别与抽油机的悬绳器和配重装置连接,皮带从滚筒的上侧环绕在滚筒上,电机通过链条驱动滚筒旋转,滚筒的旋转运动使皮带两端的悬绳器和配重装置在皮带的带动下上下平移,从而实现抽油机的抽油动作。在无游梁抽油机运转过程中,电机的输出轴需要承受较大弯折力矩,这不但会对电机运转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而且长时间运转后容易造成电机输出轴和轴承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电机输出轴扶正装置的无游梁抽油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电机输出轴扶正装置的无游梁抽油机,包括基座、塔身和驱动机构,所述的基座固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的塔身的下端铰接在基座上,塔身和基座之间连接有拉杆,拉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塔身和基座上,塔身与基座之间的铰接点与拉杆的两个端点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塔身的上端设置有平台,所述的驱动机构安装在平台上,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大滚筒、小滚筒、皮带和配重装置,电机通过链条和链轮与大滚筒连接,皮带的一端与悬绳器连接,另一端从上侧绕过大滚筒和小滚筒后垂下并与配重装置连接,所述的电机输出轴的端部设置有轴端扶正机构,轴端扶正机构包括扶正支座A、调整支座和调整螺杆A,所述的扶正支座A和调整支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平台上,调整支座位于扶正支座A与大滚筒之间,电机输出轴的轴端插在扶正支座A上的轴孔内,用于固定扶正支座A的安装孔为长条孔,所述的调整螺杆A为一个长螺栓,调整螺杆A通过螺纹连接在调整支座上,调整螺杆A的末端抵在扶正支座A上。

所述的轴端扶正机构可替换成另一种结构,包括扶正支座B、调整螺杆B和滑动轴承座,扶正支座B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平台上,扶正支座B的顶端设置有沿水平方向的导向孔,所述的滑动轴承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导向孔匹配的导向柱,所述的调整螺杆B通过螺纹连接在扶正支座B上并抵在导向柱的端部,从而实现对滑动轴承座的轴向限位,所述的导向柱的侧面设置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通过螺纹连接在扶正支座B上并抵在导向柱的侧面,所述的导向孔为方孔,所述的滑动轴承座上固定有轴瓦,轴瓦内侧设置有与电机的输出轴匹配的弧度小于180°的圆弧面,所述的轴瓦位于两个链轮的连线上,所述的轴瓦由铜锡合金制成,所述的滑动轴承座上朝向电机输出轴的一端的上下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导向斜面。

所述的拉杆上设置有长度调整螺杆。所述的电机输出轴的轴端与扶正支座A上的轴孔内壁之间设置有球铰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电机输出轴的轴端设置了扶正机构,有效消除了电机输出轴的弯折趋势,提高了电机运转的稳定性,也延长了电机输出轴和轴承的寿命。本发明提供了两种轴端扶正机构,一种采用通用的轴承部件,轴承环绕在电机输出轴的周围,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支撑稳定,使用寿命长;另一种扶正机构采用半包围结构,轴承仅支撑在电机输出轴的弯曲方向,与上一种结构相比,这种结构虽然支撑稳定性略有下降,但安装和维修方便,有助于提高维修效率和降低维修成本,从而减小因设备维修对生产的影响。

2、调整螺杆A的设置,可对扶正支座A进行稳固支撑,保证了扶正支座A位置的稳定性,通过改变调整螺杆A的旋入长度,可使调整螺杆A的支撑位置与扶正支座A的实际位置相适应。

3、所述的塔身铰接在基座上,修井时可将拉杆的支撑去除,并将塔身翻转至水平位置,以便为修井操作让出空间;拉杆的中部设置了活动接头,在活动接头处,两段拉杆的下侧通过插销连接,两端拉杆的上侧通过销轴铰接,修井时,将插销拔下,拉杆便会随着塔身的翻转而对折,因此活动接头的设置有助于更方便、更快速地去除和恢复拉杆的支撑作用。

4、所述的拉杆上设置有长度调整螺杆,通过长度调整螺杆可对塔身的倾角进行微调。

5、电机输出轴的轴端与扶正支座A上的轴孔内壁之间设置有球铰轴承,球铰轴承使得电机输出轴与扶正支座A之间的夹角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从而降低了对扶正支座A的安装精度的要求,也避免了因电机输出轴与轴孔轴线的平行度误差而导致的轴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驱动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驱动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塔身,2-悬绳器,3-皮带,4-平台,5-拉杆,6-基座,7-小滚筒,8-大滚筒,9-链条,10-电机,11-扶正支座A,12-调整支座,13-调整螺杆A,14-长条孔,15-扶正支座B,16-调整螺杆B,17-导向孔,18-锁紧螺栓,19-滑动轴承座,20-轴瓦,21-导向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包括基座6、塔身1和驱动机构,所述的基座6固定安装在地面上。

所述的塔身1的下端铰接在基座6上,修井时可将拉杆5的支撑去除,并将塔身1翻转至水平位置,以便为修井操作让出空间。

塔身1和基座6之间连接有拉杆5,拉杆5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塔身1和基座6上,塔身1与基座6之间的铰接点与拉杆5的两个端点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形成了对塔身1的三角形稳定支撑。

塔身1的上端设置有平台4,所述的驱动机构安装在平台4上,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0、大滚筒8、小滚筒7、皮带3和配重装置,电机10通过链条9和链轮与大滚筒8连接,皮带3的一端与悬绳器2连接,另一端从上侧绕过大滚筒8和小滚筒7后垂下并与配重装置连接。

所述的电机10输出轴的端部设置有轴端扶正机构,轴端扶正机构包括扶正支座A11、调整支座12和调整螺杆A13,所述的扶正支座A11和调整支座12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平台4上,调整支座12位于扶正支座A11与大滚筒8之间,电机10的输出轴的轴端插在扶正支座A11上的轴孔内,用于固定扶正支座A11的安装孔为长条孔14,所述的调整螺杆A13为一个长螺栓,调整螺杆A13通过螺纹连接在调整支座12上,调整螺杆A13的末端抵在扶正支座A11上。在电机10的输出轴的轴端设置了扶正机构,有效消除了电机10输出轴的弯折趋势,提高了电机10运转的稳定性,也延长了电机10输出轴和轴承的寿命。扶正支座A11在电机10的输出轴的作用下可能发生串动,调整螺杆A13的设置,可对扶正支座A11进行稳固支撑,保证了扶正支座A11位置的稳定性,通过改变调整螺杆A13的旋入长度,可使调整螺杆A13的支撑位置与扶正支座A11的实际位置相适应。

所述的拉杆5上串联有长度调整螺杆(长度调整螺杆为常见结构,此处不再赘述),通过长度调整螺杆可对塔身1的倾角进行微调。

所述的电机10的输出轴的轴端与扶正支座A11上的轴孔内壁之间设置有球铰轴承,球铰轴承使得电机10输出轴与扶正支座A11之间的夹角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从而降低了对扶正支座A11的安装精度的要求,也避免了因电机10的输出轴与轴孔轴线的平行度误差而导致的轴的磨损。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的轴端扶正机构替换成另一种结构,包括扶正支座B15、调整螺杆B16和滑动轴承座19,扶正支座B15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平台4上,扶正支座B15的顶端设置有沿水平方向的导向孔17,所述的滑动轴承座19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导向孔17匹配的导向柱,所述的调整螺杆B16通过螺纹连接在扶正支座B15上并抵在导向柱的端部,从而实现对滑动轴承座19的轴向限位。

所述的导向柱的侧面设置有锁紧螺栓18,锁紧螺栓18通过螺纹连接在扶正支座B15上并抵在导向柱的侧面,所述的滑动轴承座19上固定有轴瓦20。通过锁紧螺栓18将导向柱锁紧,可减小滑动轴承座19在工作时振动,从而达到改善支撑稳定性和延缓轴瓦20磨损的目的。

所述的导向孔17为方孔,方孔使得导向柱在导向孔17内不会发生转动,保证了轴瓦20的轴线与电机10的输出轴的轴线的方向一致,有利于轴瓦20与电机10的输出轴更好地匹配,避免轴瓦20异常磨损。

轴瓦20内侧设置有与电机10的输出轴匹配的弧度小于180°的圆弧面,使得轴瓦20可从电机10的输出轴的侧面安装,而不是从轴端套装,从而提高了轴瓦与轴的可装配性,达到提高维修效率和降低维修成本的目的。

所述的轴瓦20位于两个链轮的连线上,从而保证轴瓦20对电机10的输出轴的弯曲趋势进行有效的支撑和阻止。

所述的轴瓦20由铜锡合金制成,铜锡合金是一种自润滑材料,采用这种材料制成的轴瓦20在使用时无需使用润滑剂,维护更方便。

所述的滑动轴承座19上朝向电机10的输出轴的一端的上下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导向斜面21,导向斜面21与轴瓦20内侧的斜面相交产生的尖劈可有效去除电机10的输出轴上吸附的灰尘等颗粒(但不能完全去除),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灰尘进入轴瓦20与轴之间,从而延缓了轴瓦20和轴的磨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