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巷道支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0226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巷道支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煤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巷道支护设备。



背景技术:

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由于受采空区煤柱压力的影响,巷道及煤柱都处于高应力区,造成煤柱裂隙较发育,完整性差,自承载能力较弱。松动圈理论认为:在不稳定围岩掘进巷道时,围岩破碎时的碎胀力大大超过破碎岩体的自重,巷道支护对象是碎胀力。对于复杂困难巷道,采用缩小金属支架棚距,增加液压单体支护密度来提高整体支护刚度难以有效控制围岩变形,造成巷道断面收缩明显,出现底鼓、片帮、顶板下沉等现象,严重威胁了人员出入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影响正常劳动组织及安全生产。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支护效果好的巷道支护设备成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柔性让压,支护效果好的巷道支护设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巷道支护设备,包括顶部支护支架、工作面侧支护支架和煤柱侧支护支架;

所述工作面侧支护支架和所述煤柱侧支护支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顶部支护支架的下方;

在从上往下的方向上,所述工作面侧支护支架和所述煤柱侧支护支架分别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延伸;

在所述工作面侧支护支架和所述煤柱侧支护支架的外表面上分别可拆卸地设置有多个能够在挤压时变形的让压垫块。

进一步地,所述让压垫块为木垛。

进一步地,在所述顶部支护支架的下方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单体液压支柱;

所述单体液压支柱位于所述工作面侧支护支架和所述煤柱侧支护支架之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煤柱侧支护支架的外表面和所述顶部支护支架的上表面上包覆有至少一层金属网。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支护支架包括多条平行布置的钢梁,所述钢梁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相邻的任意两条所述钢梁通过连接件紧固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煤柱侧支护支架包括多条平行布置的第一支撑钢柱,每条所述第一支撑钢柱的顶端分别与其中一条所述钢梁的一端紧固连接;

相邻的任意两条所述第一支撑钢柱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多条所述第一支撑钢柱依次划分形成有多对第一支撑钢柱,在每对所述第一支撑钢柱中的两条所述第一支撑钢柱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横向托盘,在所述横向托盘上设置有锚杆;

在相邻的两对所述第一支撑钢柱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纵向托盘,在所述纵向托盘上设置有锚索。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面侧支护支架包括多条平行布置的第二支撑钢柱,每条所述第二支撑钢柱的顶端分别与其中一条所述钢梁的一端紧固连接;

相邻的任意两条所述第二支撑钢柱通过连接横梁连接在一起;

在至少两条所述第二支撑钢柱之间设置有所述横向托盘,在所述横向托盘上设置有锚杆。

进一步地,在至少两条所述第二支撑钢柱之间形成有泄压孔。

进一步地,所述钢梁、所述第一支撑钢柱、所述第二支撑钢柱和所述连接横梁都为工字型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柔性的让压垫块,在煤柱压力集中时,让压垫块可以发生变形,给煤柱应力一个施放空间和缓冲地带,微弱化煤柱的应力。根据需要,还可以将让压垫块取下,增大缓冲空间,进一步弱化煤柱应力,降低支护设备所承受的集中应力,提高了支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巷道支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在煤柱侧支护支架的外表面和顶部支护支架的上表面上包覆有金属网的示意图;

图3为煤柱侧支护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工作面侧支护支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巷道支护设备,包括顶部支护支架1、工作面侧支护支架2和煤柱侧支护支架3。

工作面侧支护支架2和煤柱侧支护支架3分别固定连接在顶部支护支架1的下方。

在从上往下的方向上,工作面侧支护支架2和煤柱侧支护支架3分别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延伸。

在工作面侧支护支架2和煤柱侧支护支架3的外表面上分别可拆卸地设置有多个能够在挤压时变形的让压垫块4。

工作面侧支护支架2为使用时靠近采煤工作面侧的支护支架,煤柱侧支护支架3为使用时靠近煤柱侧的支护支架。

工作面侧支护支架2和煤柱侧支护支架3分别位于顶部支护支架1的下方,并且倾斜向下向外延伸,从而使得下宽上窄,利于提高对顶板支护的稳定性。

在工作面侧支护支架2和煤柱侧支护支架3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让压垫块4,让压垫块4可拆卸地安装在工作面侧支护支架2和煤柱侧支护支架3的外表面上,让压垫块4受到煤柱或外部压力挤压时会发生变形,从而提供了应力缓冲空间,缓解了工作面侧支护支架2和煤柱侧支护支架3的受力压力,提高了支护效果。

让压垫块4能起到水平方向的“让压”的柔性支护,工作面侧支护支架2和煤柱侧支护支架3又能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刚性支护,这种先柔性后刚性的支护,提高了支护的能力。

根据需要,还可以将让压垫块4预先取下,增大缓冲空间,进一步弱化煤柱应力,降低支护设备所承受的集中应力,提高了支护效果。

较佳地,让压垫块4为木垛。

较佳地,如图1所示,在顶部支护支架1的下方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单体液压支柱5,单体液压支柱5位于工作面侧支护支架2和煤柱侧支护支架3之间,提高对顶板的支护能力。

较佳地,如图2所示,在煤柱侧支护支架3的外表面和顶部支护支架1的上表面上包覆有至少一层金属网6,进一步提高支护能力。

较佳地,顶部支护支架1包括多条平行布置的钢梁11,钢梁11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相邻的任意两条钢梁11通过连接件紧固在一起,提高对顶板的刚性支护能力。

每条钢梁11的两端都设置有一个单体液压支柱5。

每条钢梁11的两端分别与工作面侧支护支架2和煤柱侧支护支架3固定连接。

较佳地,如图3所示,煤柱侧支护支架3包括多条平行布置的第一支撑钢柱31,每条第一支撑钢柱31的顶端分别与其中一条钢梁11的一端紧固连接。

相邻的任意两条第一支撑钢柱31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提高在水平方向上的刚性支护能力。

较佳地,如图2-3所示,多条第一支撑钢柱31依次划分形成有多对第一支撑钢柱,在每对第一支撑钢柱中的两条第一支撑钢柱31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横向托盘71,在横向托盘71上设置有锚杆7。

在相邻的两对第一支撑钢柱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纵向托盘81,在纵向托盘81上设置有锚索8。

采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的方式,提高在水平方向上的刚性支护能力。

较佳地,如图2和图4所示,工作面侧支护支架2包括多条平行布置的第二支撑钢柱21,每条第二支撑钢柱21的顶端分别与其中一条钢梁11的一端紧固连接。

相邻的任意两条第二支撑钢柱21通过连接横梁22连接在一起。

在至少两条第二支撑钢柱22之间设置有横向托盘71,在横向托盘71上设置有锚杆7,提高在水平方向上的刚性支护能力。

较佳地,如图4所示,在至少两条第二支撑钢柱21之间形成有泄压孔23,起到采煤时泄压作用,减缓所受压力。

较佳地,钢梁11、第一支撑钢柱31、第二支撑钢柱21和连接横梁11都为工字型钢,结构强度高,支护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巷道支护设备为提高矿区资源回收率,实现安全、高产、高效开采提供可靠的保证,对于安全生产实践而言,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