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反复操作的井下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5381发布日期:2019-06-19 02: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反复操作的井下打捞装置,包括外壳体、导向接头(1)、上接头(2)、球篮(3)和活塞缸(4),外壳体的一端螺纹安装有上接头(2),外壳体的另一端螺纹安装有导向接头(1),其特征在于:上接头(2)下方的外壳体内通过内凸台和轴向固定套筒(8)装有活塞缸(4),活塞缸(4)上方的外壳体内通过复位弹簧(9)装有球篮(3),活塞缸(4)下方的外壳体内通过压紧螺母(13)和角接触轴承(14)装有旋转夹紧转盘(15),导向接头(1)上活动安装有抓手(26),旋转夹紧转盘(15)与抓手(26)连接,所述的旋转夹紧转盘(15)一侧的外壳体上设置有正向冲击流道(27),正向冲击流道(27)与活塞缸(4)连通,球篮(3)上端一侧的外壳体上设置反向冲击流道口(28),旋转夹紧转盘(15)另一侧的外壳体上设置有反向冲击流道(29),反向冲击流道(29)与反向冲击流道口(2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反复操作的井下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向冲击流道(27)和反向冲击流道(29)内分别设置有溢流阀(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反复操作的井下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阀(30)由阀座(31)、阀盖(32)、滑动阀芯(33)和压缩弹簧(34)构成,阀座(31)上通过紧固螺钉(35)安装有阀盖(32),阀座(31)内通过压缩弹簧(34)装有滑动阀芯(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反复操作的井下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座(31)上设置有溢流通孔(36),滑动阀芯(33)上设置有连通孔(37),连通孔(37)与溢流通孔(36)间歇连通,所述的阀盖(32)上设置有进液孔(3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反复操作的井下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体由上壳体(5)和下壳体(6)构成,上壳体(5)和下壳体(6)相互螺纹连接,上壳体(5)和下壳体(6)之间通过定位销(7)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反复操作的井下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篮(3)为锥形管状体,球篮(3)内设置有格栅状的隔板(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反复操作的井下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10)上方的球篮(3)上径向滑动安装有封堵球支撑座(11),封堵球支撑座(11)由三个扇形板围合构成,各扇形板上分别设置有坡面凸台,封堵球支撑座(11)下方的外壳体上设置有支撑座凹(12),球篮(3)下端端头与活塞缸(4)插入滑动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反复操作的井下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夹紧转盘(15)为T型体,由旋转柱(16)和底盘(17)构成,旋转柱(16)和底盘上分别设置有相互连通的中心孔,底盘(17)顶部固装有旋转柱(16),旋转柱(16)的圆周上均布有冲击凹口(18),冲击凹口(18)与中心孔连通,冲击凹口(18)的一侧设置有正向冲击叶片(19),正向冲击叶片(19)下方的旋转柱(16)的圆周上均布有反向冲击叶片(20),底盘(17)的底部设置有连续螺旋槽(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反复操作的井下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接头(1)为筒状体,导向接头(1)的一端设置有锥形的导向口(22),导向口(22)上方的导向接头(1)上设置有堵板(23),堵板(23)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液流孔(24),液流孔(24)外围的堵板(23)上均布有滑孔(25),滑孔(25)内滑动安装有抓手(2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反复操作的井下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抓手(26)呈L型,抓手(26)的底部设置有钩爪,抓手(26)的顶部设置有抓手齿,抓手(26)通过抓手齿与连续螺旋槽(21)的配合与旋转夹紧转盘(15)滑动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