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可溶胶筒封隔器实现水平井分段测试方法

文档序号:8315195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可溶胶筒封隔器实现水平井分段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油田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可溶胶筒封隔器实现水平井分段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油田多段压裂水平井分段找水测试过程中,通常采用自封皮碗封隔器或液压封隔器卡开测试层段逐段生产工艺。然而,水平井井眼轨迹复杂,作业管柱及封隔器与套管内壁间的接触几率增大,该工艺对封隔器的性能要求高,解封时一旦液压封隔器胶筒不能回缩或者自封皮碗封隔器胶筒外翻,将导致井壁和胶筒摩擦力过大,可能导致封隔器不能解封,从而造成封隔器在井下卡死,致使油井大修。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常规封隔器胶筒解封时若无法回缩、胶筒外翻造成井壁和胶筒摩擦力过大,从而导致解封困难的问题。
[0004]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可溶胶筒封隔器实现水平井分段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用通井规通井;通井至作业井的人工井底,确保井筒通畅;
2)在可溶胶筒封隔器的可溶胶筒表面涂一层温度控制膜,将涂有温度控制膜的可溶胶筒封隔器与井下开关器、扶正器、抽油泵用油管配接成管柱工具串,扶正器处于可溶胶筒封隔器的两端;
3)将步骤2)配接成的管柱工具串一趟下入井内至预定位置进行测试,每个测试层段对应一套井下开关器,可溶胶筒封隔器下到需要卡封位置;
4)在测试期间,根据需要测试段数,下入对应数量的可溶胶筒封隔器,将测试层段卡开,油井开抽层段分段测试;
5)测试完成后,随着井内温度升高,在温度达到60°C以上时,可溶胶筒封隔器上的可溶胶筒自行溶解;
6)待可溶胶筒溶解完后,起出测试的管柱工具串。
[0005]上述可溶胶筒封隔器为Z331型自封皮碗封隔器。
[0006]上述可溶胶筒封隔器上的可溶胶筒由丁腈橡胶材料、溶解功能添加剂组成。
[0007]上述溶解功能添加剂为甲苯或苯。
[0008]上述可溶胶筒中溶解功能添加剂的质量百分比为2?10%。
[0009]上述可溶胶筒封隔器的封隔器部分为球墨铸铁材料。
[0010]上述步骤2)中可溶胶筒封隔器上温度控制膜的厚度为0.05mm。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I)本发明提供的这种采用可溶胶筒封隔器实现水平井分段测试方法通过测试期间可溶胶筒封隔器起封隔各测试层段作用,测试完毕后可溶胶筒封隔器的可溶胶筒自行溶解,可实现多段压裂水平井分段找水测试,且封隔器不会卡死在井下。
[0012](2)本发明提供的这种采用可溶胶筒封隔器实现水平井分段测试方法克服了常规封隔器胶筒解封时若无法回缩、胶筒外翻会造成井壁和胶筒摩擦力过大,以致解封困难的缺点。
[0013](3)本发明中可溶胶筒封隔器具有封隔可靠、多级组合使用、成本低的特点。
[0014]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中水平井三段分段测试可溶胶筒封隔器卡封管柱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发明中水平井三段分段测试可溶胶筒封隔器的胶筒溶解后管柱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1、井下开关器;2、可溶胶筒封隔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
为了克服现有常规封隔器胶筒解封时若无法回缩、胶筒外翻造成井壁和胶筒摩擦力过大,从而导致解封困难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可溶胶筒封隔器实现水平井分段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用通井规通井;通井至作业井的人工井底,确保井筒通畅;
2)在可溶胶筒封隔器2的可溶胶筒表面涂一层温度控制膜,将涂有温度控制膜的可溶胶筒封隔器2与井下开关器1、扶正器、抽油泵用油管配接成管柱工具串,扶正器处于可溶胶筒封隔器2的两端;
3)将步骤2)配接成的管柱工具串一趟下入井内至预定位置进行测试,每个测试层段对应一套井下开关器I,可溶胶筒封隔器2下到需要卡封位置;
4)在测试期间,根据需要测试段数,下入对应数量的可溶胶筒封隔器2,将测试层段卡开,油井开抽层段分段测试;
5)测试完成后,随着井内温度升高,在温度达到60°C以上时,可溶胶筒封隔器2上的可溶胶筒自行溶解;
6)待可溶胶筒溶解完后,起出测试的管柱工具串。
[0019]本发明提供的这种采用可溶胶筒封隔器实现水平井分段测试方法解决了封隔器在井下卡死,致使油井大修的问题;可溶胶筒封隔器既克服了常规封隔器胶筒解封时若无法回缩、胶筒外翻会造成井壁和胶筒摩擦力过大,以致解封困难的缺点,又具有封隔可靠、多级组合使用、成本低的特点,通过测试期间可溶胶筒封隔器起封隔各测试层段作用,测试完毕后胶筒自行溶解,可实现多段压裂水平井分段找水测试,且封隔器不会卡死在井下。
[0020]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利用本发明采用可溶胶筒封隔器实现水平井分段测试方法进行水平井三段分段测试的具体实施过程,其中井下开关器为三套,可溶性胶筒封隔器为两个,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I)用通井规通井;通井至作业井的人工井底,若通井中途有阻塞,循环冲洗或证实遇阻原因经修整后再进行通井作业,确保井筒通畅。
[0021]2)在可溶胶筒封隔器2的可溶胶筒表面涂一层温度控制膜(该温度控制膜可于南京首塑特种工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购得),将涂有温度控制膜的可溶胶筒封隔器2与井下开关器1、扶正器、抽油泵用油管配接成管柱工具串,扶正器处于可溶胶筒封隔器2的两端,使可溶胶筒封隔器2始终保证居中。
[0022]3)将步骤2)配接成的管柱工具串一趟下入井内至预定位置进行测试,三个测试层段每个测试层段对应一套井下开关器1,实现油井分段生产,可溶胶筒封隔器2下到需要卡封位置。
[0023]4)下入两套可溶胶筒封隔器2,所述可溶胶筒封隔器2为Z331型自封皮碗封隔器,靠皮碗与套管内壁的过盈和井内压差实现密封,将测试层段卡开,油井开抽层段分段测试。
[0024]5)测试完成后,随着井内温度升高,在温度达到60°C以上时,可溶胶筒封隔器2上的可溶胶筒自行溶解。
[0025]6)待可溶胶筒溶解完后,起出测试的管柱工具串。
[0026]其中,所述可溶胶筒封隔器2上的可溶胶筒由丁腈橡胶材料、溶解功能添加剂组成,所述溶解功能添加剂为甲苯或苯,所述可溶胶筒中溶解功能添加剂的质量百分比为2?10%,根据测试时间选择添加不同百分含量的溶解功能添加剂(甲苯,苯等橡胶溶解剂)胶筒的封隔器,在高于60°C的井液中,可溶胶筒中溶解功能添加剂的质量百分比为2%时,72h溶解2?4mm,可溶胶筒中溶解功能添加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0%时,72h溶解10?20mm,15天完全溶解;该可溶胶筒封隔器2承压30MPa,该材料在60°C以上井液中与油水反应自行溶解,所述可溶胶筒封隔器2的封隔器部分(除可溶胶筒外的部件)为球墨铸铁材料。
[0027]所述步骤2)中可溶胶筒封隔器2上温度控制膜的厚度为0.05mm。
[0028]该发明利用可溶胶筒封隔器具有耐磨、承高压、可溶解等特点,以解决封隔器在井下卡死,致使油井大修的问题。
[0029]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采用可溶胶筒封隔器实现水平井分段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用通井规通井;通井至作业井的人工井底,确保井筒通畅; 2)在可溶胶筒封隔器(2)的可溶胶筒表面涂一层温度控制膜,将涂有温度控制膜的可溶胶筒封隔器(2)与井下开关器(I)、扶正器、抽油泵用油管配接成管柱工具串,扶正器处于可溶胶筒封隔器(2)的两端; 3)将步骤2)配接成的管柱工具串一趟下入井内至预定位置进行测试,每个测试层段对应一套井下开关器(I),可溶胶筒封隔器(2)下到需要卡封位置; 4)在测试期间,根据需要测试段数,下入对应数量的可溶胶筒封隔器(2),将测试层段卡开,油井开抽层段分段测试; 5)测试完成后,随着井内温度升高,在温度达到60°C以上时,可溶胶筒封隔器(2)上的可溶胶筒自行溶解; 6)待可溶胶筒溶解完后,起出测试的管柱工具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可溶胶筒封隔器实现水平井分段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胶筒封隔器(2)为Z331型自封皮碗封隔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可溶胶筒封隔器实现水平井分段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胶筒封隔器(2)上的可溶胶筒由丁腈橡胶材料、溶解功能添加剂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可溶胶筒封隔器实现水平井分段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功能添加剂为甲苯或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可溶胶筒封隔器实现水平井分段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胶筒中溶解功能添加剂的质量百分比为2?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可溶胶筒封隔器实现水平井分段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胶筒封隔器(2)的封隔器部分为球墨铸铁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可溶胶筒封隔器实现水平井分段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可溶胶筒封隔器(2)上温度控制膜的厚度为0.05_。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油田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采用可溶胶筒封隔器实现水平井分段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通井规通井;2)可溶胶筒表面涂一层温度控制膜,将可溶胶筒封隔器与井下开关器、扶正器、抽油泵用油管配接成管柱工具串;3)将步骤2)配接成的管柱工具串一趟下入井内至预定位置进行测试;4)可溶胶筒封隔器,将测试层段卡开,油井开抽层段分段测试;5)测试完成后,可溶胶筒封隔器上的可溶胶筒自行溶解;6)待可溶胶筒溶解完后,起出测试的管柱工具串。该发明在水平井压裂测试完毕后可溶胶筒封隔器的可溶胶筒自行溶解,克服了常规封隔器胶筒解封时若无法回缩、胶筒外翻会造成井壁和胶筒摩擦力过大,以致解封困难的缺点。
【IPC分类】E21B33-12, E21B47-10
【公开号】CN104632196
【申请号】CN201410763839
【发明人】朱洪征, 吕亿明, 黄伟, 王百, 牛彩云, 李亚洲, 李大建, 崔文昊, 常莉静, 罗有刚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