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80637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井下落物打捞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各种井类在使用过程当中经常会有管状物(如铁管、塑料管、胶皮管等)不慎落入井内,而井下管状落物打捞一直是专业打捞人士包括打捞专家一直头痛的问题,以至于每年都有一大批井类因为管状落物无法捞出而彻底报废,尤其是水井报废率较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农业、工业的生产,给人民及国家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力、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井下管状落物打捞困难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发明提供的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包括:吊钩,吊环和具有空腔的壳体,所述吊钩与绳索相连,所述吊环的一端与所述吊钩钩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吊环上设置有管状物限位轴,所述壳体的底端与导向头相连,所述空腔内设置有锥形卡合件,所述锥形卡合件与所述绳索相连,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卡口,所述空腔内安装有至少两个卡齿,各所述卡齿首尾依次相连,各所述卡齿之间分别通过连接件相连,所述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复位弹性件,所述锥形卡合件的尖端伸出各所述卡齿围成的区域,通过绳索拉动所述锥形卡合件沿所述空腔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卡齿伸出对应的所述卡口。
[0006]优选地,所述锥形卡合件通过提拉件与所述绳索相连,所述提拉件包括拉杆和拉环,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锥形卡合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拉环相连,所述绳索穿过所述拉环且与所述拉环相连。
[0007]优选地,还包括连接板,所述吊钩与所述连接板铰接,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绳索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弹簧。
[0009]优选地,所述卡齿为弧形,多个所述卡齿围成圆环形。
[0010]优选地,所述卡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卡齿的两端均通过所述连接件相连。[0011 ]优选地,两个所述连接件为一个复位弹性件和一个销轴。
[0012]优选地,两个所述连接件均为复位弹性件。
[0013]优选地,所述导向头为圆锥形,所述导向头的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
[0014]优选地,所述导向头包括多个连接轴,各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底端相连,各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于一点。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16]当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时,使用绳索将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放到井下,使得导向头进入待打捞的管状物的空腔中,继而带动壳体和吊环进入管状物的空腔中,当管状物的一端与吊环上的管状物限位轴接触后,导向头和吊环停止向管状物的空腔中移动,而此时吊钩依旧向下移动,因而吊钩与吊环分离;向上拉动绳索,由于吊钩已经与吊环分离,且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已经停止向下移动,因此绳索向上拉动锥形卡合件,锥形卡合件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带动卡齿伸出对应的卡口,当卡齿伸出卡口后会与待打捞的管状物的内壁接触,甚至卡齿的齿部会扎入管状物的内壁中;当卡齿卡入管状物的内壁后,锥形卡合件与卡齿卡合;继续向上拉绳索,锥形卡合件带动卡齿,卡齿带动壳体、导向头、吊环和待打捞管状物向上运动,从而将待打捞管状物从井下打捞上来。
[0017]综上所述,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成功解决了井下的管状物打捞困难的问题,且本发明提供的井下管状物的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打捞效率高,携带运输方便。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中卡齿与连接件的连接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吊钩;2-吊环;
[0024]3-壳体;4-管状物限位轴;
[0025]5-连接轴;6-锥形卡合件;
[0026]7-绳索;8-卡口;
[0027]9-卡齿;10-弹簧;
[0028]11-拉杆;12-拉环;
[0029]1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中卡齿与连接件的连接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包括:吊钩I,吊环2和具有空腔的壳体3,吊钩I与绳索7相连,吊环2的一端与吊钩I钩接、另一端与壳体3相连,吊环2上设置有管状物限位轴4,壳体3的底端与导向头相连,空腔内设置有锥形卡合件6,锥形卡合件6与绳索7相连,壳体3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卡口 8,空腔内安装有至少两个卡齿9,各卡齿9首尾依次相连,各卡齿9之间分别通过连接件相连,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复位弹性件,锥形卡合件6的尖端伸出各卡齿9围成的区域,通过绳索7拉动锥形卡合件6沿空腔移动,从而带动卡齿9伸出对应的卡口 8。
[0034]当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时,使用绳索7将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放到井下,使得导向头进入待打捞的管状物的空腔中,继而带动壳体3和吊环2进入管状物的空腔中,当管状物的一端与吊环2上的管状物限位轴4接触后,导向头和吊环2停止向管状物的空腔中移动,而此时吊钩I依旧向下移动,因而吊钩I与吊环2分离,由于吊钩I与绳索7相连,因此吊钩I不会掉到井下;向上拉动绳索7,由于吊钩I已经与吊环2分离,且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已经停止向下移动,因此绳索7向上拉动锥形卡合件6,锥形卡合件6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带动卡齿9伸出对应的卡口 8,当卡齿9伸出卡口 8后会与待打捞的管状物的内壁接触,甚至卡齿9的齿部会扎入管状物的内壁中;当卡齿9卡入管状物的内壁后,锥形卡合件6与卡齿9卡合;继续向上拉绳索7,锥形卡合件6带动卡齿9,卡齿9带动壳体3、导向头、吊环2和待打捞管状物向上运动,从而将待打捞管状物从井下打捞上来。在将管状物打捞上来并将管状物与管状物打捞装置分离后,锥形卡合件6回到壳体底部,复位弹性件恢复初始位置,从而带动卡齿9恢复到初始位置,以便于下次使用。
[0035]综上所述,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成功解决了井下的管状物打捞困难的问题,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井下管状物的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打捞效率高,携带运输方便。
[0036]需要说明的是,井下管状物打捞装置中,吊钩I的钩状端的重量小于另一端的重量,且绳索7与吊钩I的中部区域相连,在下降的过程中,由于吊钩I的钩状端与吊环2钩接,因此,吊钩I的钩状端位于另一端的下方。
[0037]本实施例中,锥形卡合件6可以由圆柱形的铁柱打磨而成,由于锥形卡合件6重量较大,且在下降到井下的过程中受重力,因此锥形卡合件6在下降到井中的过程中,始终位于壳体3的底部,锥形卡合件6的直径较小的区域位于卡齿9围成的区域内,此时,锥形卡合件6未与卡齿9接触,卡齿9位于壳体3内。当导向头及壳体3进入待打捞的管状物的空腔内,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