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采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0901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深采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设备,尤其是一种适合油田深井作业的深采抽油泵。
背景技术
抽油泵的下泵深度随着油田开采油层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加深,目前国内油田深井开采多使用直径44毫米以下的小泵径普通抽油泵,由于受泵筒内径限制,柱塞与抽油杆相连的上出油阀罩结构单薄,而此处又是抽油泵的最大承载点,因此上出油阀罩成为抽油泵的最薄弱环节,深井开采时常发生断裂事故,使下泵深度受到限制,影响正常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上出油阀强度和下泵深度、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全可靠的适合深井开采的深采抽油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深采抽油泵,包括泵筒1、柱塞2、进油阀3、下出油阀4,和上出油阀8,泵筒1上下端分别安装上接箍5和下接箍6,柱塞2设于泵筒1内,柱塞2下端安装下出油阀4,下接箍6下端安装进油阀3,在柱塞2上端设置延伸至泵筒1外的加长管7,加长管7上端安装上出油阀8,柱塞2与加长管7由加长管接头9连接,加长管7与上出油阀8由上出油阀接头10连接,加长管7采用细长管状结构,两端采用螺纹与加长管接头9和上出油阀接头10连接,上出油阀8的阀罩采用大直径螺纹连接的加强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柱塞上端加设加长管,将上出油阀引至泵筒外,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上出油阀始终不进入泵筒内,上出油阀外径不再受泵径限制,可采用大直径螺纹连接的加强结构,使得上出油阀强度大大提高,克服了普通抽油泵深井开采时随着下泵深度的增加而在上出油阀处易断裂的不足,有效提高了下泵深度,且结构简单、生产作业安全可靠。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筒,2、柱塞,3、进油阀,4、下出油阀,5、上接箍,6、下接箍,7、加长管,8、上出油阀,9、加长管接头,10、上出油阀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深采抽油泵,包括泵筒1、柱塞2、进油阀3、下出油阀4,和上出油阀8,泵筒1上下端分别安装上接箍5和下接箍6,柱塞2设于泵筒1内,柱塞2下端安装下出油阀4,下接箍6下端安装进油阀3,在柱塞2上端设置延伸至泵筒1外的加长管7,加长管7上端安装上出油阀8,柱塞2与加长管7由加长管接头9连接,加长管7与上出油阀8由上出油阀接头10连接,加长管7采用细长管状结构,两端采用螺纹与加长管接头9和上出油阀接头10连接,上出油阀8的阀罩采用大直径螺纹连接的加强结构。
柱塞2上冲程时,抽油杆带动加长管7和柱塞2向上运动,下出油阀4在抽油泵上部液柱载荷作用下关闭;上出油阀8承受油管内液柱载荷,将油管内液柱提升,进油阀3打开,井液进入泵筒1内;下行程时,进油阀3关闭,上出油阀8和下出油阀4打开,泵筒1内井液进入该深采抽油泵上部空间。由于在上、下冲程时上出油阀8始终不进入泵筒1内,其外径不受泵径限制,最大理论外径可由44毫米增加到63.5毫米,连接螺纹可由GYG16增加为GYG25,大大提高了上出油阀8强度,防止了深井作业时断裂事故的发生,有效提高了下泵深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深采抽油泵,包括泵筒(1)、柱塞(2)、进油阀(3)、下出油阀(4),和上出油阀(8),泵筒(1)上下端分别安装上接箍(5)和下接箍(6),柱塞(2)设于泵筒(1)内,柱塞(2)下端安装下出油阀(4),下接箍(6)下端安装进油阀(3),其特征在于在柱塞(2)上端设置延伸至泵筒(1)外的加长管(7),加长管(7)上端安装上出油阀(8),柱塞(2)与加长管(7)由加长管接头(9)连接,加长管(7)与上出油阀(8)由上出油阀接头(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采抽油泵,其特征在于加长管(7)采用细长管状结构,两端采用螺纹与加长管接头(9)和上出油阀接头(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采抽油泵,其特征在于上出油阀(8)的阀罩采用大直径螺纹连接的加强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田深井开采用的深采抽油泵,包括泵筒、柱塞、进油阀、下出油阀和上出油阀,泵筒上下端分别安装上接箍和下接箍,柱塞设于泵筒内,柱塞下端安装下出油阀,下接箍下端安装进油阀,在柱塞上端设置延伸至泵筒外的加长管,加长管上端安装上出油阀,柱塞与加长管由加长管接头连接,加长管与上出油阀由上出油阀接头连接,具有有效提高下泵深度,可防止上出油阀断裂,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文档编号F04B47/02GK2547904SQ02228870
公开日2003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29日
发明者胡桢, 刘建魁, 许家勤, 陈爱华, 尚有才, 高立成, 兰金堂 申请人:国营三八八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