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油密封型煤气柜螺杆油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0494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稀油密封型煤气柜螺杆油泵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离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螺杆油泵站,特别公开一 种稀油密封型煤气柜螺杆油泵站。 技术背景
由于稀油密封型煤气柜油水分离器是利用密度差来静置分离油和水的, 当煤气柜活塞在某个位置泄漏量大时油位调节器出油增大,可能达不到分离 效果;或油品变质导致油水分离性能下降,含水的油就会进入到油泵站中供 油管路中,在油泵站停止时管路油品中的部份水积存在螺杆油泵内,导致油 泵供油时油水剧烈混合搅拌,长期使用油品质下降。目前在油水分离后循环 利用油品的工程领域,尤其是在稀油密封型煤气柜工程领域,油品常常因品 质下降(如油水分离性能下降、抗乳化性能恶化等)而变质,需要进行油品 改质甚至更换新油。
稀油密封型煤气柜螺杆油泵站的原理见图1和图2:
稀油密封型煤气柜螺杆油泵站是由排水室1、油水流入室2、油位调节器3、 油室4、浮子油室6和泵室7组成的箱体设备。从煤气柜来的油和水进入油水流 入室2静置后,由油水分离器3将水和油分别从出水口8和出油口9排出。在油 室4内油二次静置分离,积存在底部的水通过油室排水管10定期排往油水流入 室2,油则通过溢流孔5进入浮子油室6。浮子油室6内设有二个浮子开关12分 别控制油室7内二台螺杆油泵15的启停,将油输入煤气柜内循环使用。浮子油 室6内的油静置析出的少量水由手摇泵抽水口 1 l抽出。由于稀油密封型煤气柜 油泵站油水分离器的固有特点,油泵站底板一般至少低于地面约300mm才能实 现油水分离,泵室内泵的位置一般在地面之上易于操作处。尽管现有螺杆油 泵站采取了一些预防油水分离性能下降的技术措施,但是螺杆泵吸油管13和 油泵站出油管16均采用向上的布置,油水分离性能不好,水积存在管路低处 的螺杆泵内反复搅拌混合降低油品寿命。
目前国内采用螺杆泵的稀油密封型煤气柜油泵站都采用螺杆油泵处于油管路低位的管路布置,油品寿命一般3~5年, 一座煤气柜的油品价值高达数百
万元,油品改质或换油耗费巨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螺杆油泵站,提供能够延长油品使用寿 命的一种稀油密封型煤气柜螺杆油泵站。螺杆油泵采用水平进出口接管和相 应的输油管路。将螺杆油泵螺杆泵吸油管和油泵站出油管均采用水平布置, 管路中油品静置时析出的水可以通过螺杆泵内缝隙自流入浮子油室内,通过 手摇泵抽水口抽出排走,保证螺杆泵输出较洁净的油,对延长油品使用寿命 和泵体寿命都有好处。

图l为现有螺杆油泵站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现有螺杆油泵站立面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面布置示意图
图中,件l为排水室;件2为油水流入室;件3为油水分离器(或称油位调
节器);件4为油室;件5溢流孔;件6为浮子油室;件7为泵室;件8为出水口; 件9为出油口;件10为油室排水管;件ll为手摇泵抽水口;件12为浮子开关; 件13-l为吸油管;件14为连通管;件15为螺杆油泵;件16为油泵站出油管; 件17为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3和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煤气柜油泵站固有特点的基础上,将螺杆油泵螺杆泵吸油
管13和油泵站出油管16均采用水平布置,相应连通管14和输油管的管路布置,
能够排除积存在螺杆泵处的积水,延长油品和螺杆泵的使用寿命。 螺杆油泵进出口管改为水平,大幅减少了油水分离性能欠佳时油水混合
搅拌的机会,为煤气柜提供了合格的油品;油品和油泵的使用寿命延长。经
估算,以密封油寿命延长一年计算,每年可为用户节约油品费用数十万元。 本实用新型简单可靠,可以广泛应用于螺杆油泵站。
权利要求1、一种稀油密封型煤气柜螺杆油泵站,主要包括排水室、油水流入室、油水分离器、油室、溢流孔、浮子油室、泵室、出水口、出油口、油室排水管、手摇泵抽水口、浮子开关、连通管和螺杆油泵,其特征在于螺杆油泵螺杆泵吸油管和油泵站出油管均采用水平布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分离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螺杆油泵站,特别公开一种稀油密封型煤气柜螺杆油泵站。一种稀油密封型煤气柜螺杆油泵站,主要包括排水室、油水流入室、油水分离器、油室、溢流孔、浮子油室、泵室、出水口、出油口、油室排水管、手摇泵抽水口、浮子开关、吸油管、连通管、螺杆油泵和油泵站出油管,螺杆油泵采用水平进出口接管和相应的输油管路。将螺杆油泵螺杆泵吸油管和油泵站出油管均采用水平布置,管路中油品静置时析出的水可以通过螺杆泵内缝隙自流入浮子油室内,通过手摇泵抽水口抽出排走,保证螺杆泵输出较洁净的油,对延长油品使用寿命和泵体寿命都有好处。本实用新型简单可靠,可以广泛应用于螺杆油泵站。
文档编号F04C29/12GK201351611SQ20092012633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3日
发明者高海平 申请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