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泄漏手动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5540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泄漏手动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泄漏手动泵是一种用于给小型锅炉或其它装置连续往复供水的新型隔膜结构手动泵。
目前在我国铁路客车的供水、取暖所用的小型燃煤锅炉或燃油锅炉,除机动泵供水外,正常的补水均靠手动供水泵来实现。而现有的手动泵有两种型式一种是杠杆压动式,这种结构多年来一直使用而未改动,具有体积大、结构笨重、压动费力、出水量小等问题,并且经常由于活塞受阻而无法压动供水。另一种是杠杆往复压动式,这种结构靠泵体内转动压板的旋转实现进、排水。虽然此种结构比杠杆压动式结构较先进,但严重的存在着转动压板受卡不能工作、柱销折断无法修复、压水量小、泵体渗漏、维修量大等问题。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的新型无泄漏手动泵,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结构合理、性能先进使用可靠、操作灵活、供水量大、使用寿命长泵体无泄漏的新型手动泵。本实用新型通过隔膜结构和移动机构的巧妙配合,从而创造出一种实用的新型无泄漏手动泵。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泄漏手动泵,其结构由泵体、压动装置、控制阀、移动机构所组成。压动装置由左、右隔膜装置和横向连杆所构成,通过左、右隔膜装置将泵体内部隔分为三个腔,即左储液腔、右储液腔和压动装置工作腔。左输液腔一端同左储液腔相连通,另一端通过控制阀同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通。右输液腔一端同右储液腔相连通,另一端通过控制阀同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通。压动装置同移动机构相连接,通过移动机构的作用实现压动装置的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所述压动装置中的左、右隔膜装置分别安装在横向连杆的左、右两侧。左隔膜装置由左隔膜片、左隔膜压套、左隔膜顶套所组成。左隔膜片夹装在左隔膜压套和左隔膜顶套中间。左隔膜片的周边嵌装在泵体的内壁上。右隔膜装置由右隔膜片、右隔膜压套、右隔膜顶套所组成。右隔膜片夹装在右隔膜压套和右隔膜顶套中间。右隔膜片的周边嵌装在泵体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左、右隔膜装置中的左隔膜片和右隔膜片均由两个隔膜片或多个隔膜片所组成;并采用橡胶或其它弹性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阀由出口双联单向阀和入口双联单向阀所组成。出口双联单向阀的两个进液端(A、B)分别同左输液腔和右输液腔相连通,其出液端(C、D)同出液口相通。入口双联单向阀的两个出液端(E、F)分别同左输液腔和右输液腔相连通,其入液端(H、G)同进液口相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机构由联接柱、齿条、齿轮、手柄所组成。联接柱的上端通过联接销同横向连杆相连接,联接柱下端为丁字形结构通过联接螺栓固装有齿条的上端面内。齿条安装在齿条座内,齿条座的外部装有固定板,齿轮和手柄的前端透孔通过固定销相连接。齿轮同齿条相啮合,通过手柄的转动可带动齿轮转动,实现齿条的往复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新型无泄漏手动泵,主要针对目前铁路客车上的锅炉手动供水泵的换代要求。目前在客车上的燃煤锅炉或者燃油锅炉其供水方式除机动供水泵外,还需配装手动补水泵,而现有的旧式供水泵结构不合理、泄漏严重、供水量小,并且泵体内的部件易损坏、维修量大,从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式的结构,从而克服了原有的缺点和问题,其主要特点是工作时泵体无泄漏、供水量大、操作灵活、使用可靠、省时省力、工作部件不易损坏、维修简单、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并且可以连续供水。本实用新型在我国客车锅炉和其它各类需手动供水的小型锅炉或装置上的广泛使用必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积极的社会效益。
本实用新型共有三张附图,其中附


图1是无泄漏手动泵的结构图。
附图2是附
图1的侧视结构图。
附图3是控制阀的联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液口2、泵体3、右输液腔4、右储液腔5、右隔膜顶套-6、右隔膜片7、齿条座8、右隔膜压套9、滑动槽10、固定板11、齿轮12、固定销13、手柄14、联接螺栓15、联接柱16、齿条17、泵体下座板18、左隔膜片19、左隔膜压套20、左储液腔21、左隔膜顶套22、左输液腔23、横向连杆24、联接销25、进液口26、出口双联单向阀27、入口双联单向阀28、压动装置工作腔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其结构是在泵体(2)内装有压动装置、控制阀和移动机构。压动装置由左、右隔膜装置和横向连杆(23)所构成,通过左、右隔膜装置将泵体(2)内部分隔成三个腔,即左储液腔(20)、右储液腔(4)和压动装置工作腔(28)。左输液腔(22)一端同左储液腔(20)相连通,右输液腔(3)一端同右储液腔(4)相连通。控制阀由出口双联单向阀(26)和入口双联单向阀(27)所组成。出口双联单向阀(26)的两个进液端(A、B)分别同左输液腔(22)和右输液腔(3)相连通。其出液端(C、D)同出液口(1)相通。入口双联单向阀(27)的两个出液端(E、F)分别同左输液腔(22)和右输液腔(3)相连通,其入液端(H、G)同进液口(25)相通。左隔膜片(18)夹装在左隔膜压套(19)和左隔膜顶套(21)中间;左隔膜片(18)的周边嵌装在泵体(2)的内壁上。右隔膜片(6)夹装在右隔膜压套(8)和右隔膜顶套(5)中间;右隔膜片(6)的周边嵌装在泵体(2)的内壁上。左隔膜片(19)和右隔膜片(6)均采用橡胶材料制做。移动机构由联接柱(15)、齿条(16)、齿轮(11)、手柄(13)所组成。联接柱(15)的上端通过联接销(24)同横向连杆(23)相连接。联接柱(15)下端为丁字形结构通过联接螺栓(14)固装在齿条(16)的上端面内。齿条(16)安装在齿条座(7)内,齿条座(7)的外部装有固定板(10)、齿轮(11)和手柄(13)的前端透孔通过固定销(12)相连接,齿轮(11)和齿条(16)相啮合。通过手柄(13)的转动可带动齿轮(11)转动,实现齿条(16)的往复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操作手柄(13)向右转动,则齿轮(11)带动齿条(16)向左移动,则带动联接柱(15)在滑动槽(9)内向左移动,从而带动横向连杆(23)左移进而使左隔膜装置压缩左储液腔(20),使内部液体受压通过左输液腔(22)排出进入出口双向单向阀(26)的A端,推开阀口从出液口(1)排出。此时右储液腔(4)被右隔膜装置拉大而内压减小,则液体通过进液口(25)打开入口双联单向阀的G端,推开阀口,通过右输液腔(3)进入右储液腔(4)内。同理当操作手柄(13)向左转动,则迫使液体从出口双联单向阀(26)的B端推开阀口,从出液口(1)排出,而液体从入口双联单向阀的H端输入。这样通过操作者对手柄(13)的左、右转动,实现液体的连续输入和输出,完成泵的连续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无泄漏手动泵,其特征在于由泵体(2)、压动装置、控制阀、移动机构所组成;压动装置由左、右隔膜装置和横向连杆(23)所构成,通过左、右隔膜装置将泵体(2)内部隔分为三个腔,即左储液腔(20)、右储液腔(4)和压动装置工作腔(28);左输液腔(22)一端同左储液腔(20)相连通,另一端通过控制阀同进液口(25)和出液口(1)相连通;右输液腔(3)一端同右储液腔(4)相连通,另一端通过控制阀同进液口(25)和出液口(1)相连通;压动装置同移动机构相连接,通过移动机构的作用实现压动装置的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泄漏手动泵,其特征在于压动装置中的左、右隔膜装置分别安装在横向连杆(23)的左、右两侧;左隔膜装置由左隔膜片(18)、左隔膜压套(19)、左隔膜顶套(21)所组成;左隔膜片(18)夹装在左隔膜压套(19)和左隔膜顶套(21)中间;左隔膜片(18)的周边嵌装在泵体(2)的内壁上;右隔膜装置由右隔膜片(6)、右隔膜压套(8)、右隔膜顶套(5)所组成;右隔膜片(6)夹装在右隔膜压套(8)和右隔膜顶套(5)中间;右隔膜片(6)的周边嵌装在泵体(2)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泄漏手动泵,其特征在于左、右隔膜装置中的左隔膜片(19)和右隔膜片(6)均由两个隔膜片或多个隔膜片所组成;并采用橡胶或其它弹性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泄漏手动泵,其特征在于控制阀由出口双联单向阀(26)和入口双联单向阀(27)所组成;出口双联单向阀(26)的两个进液端(A、B)分别同左输液腔(22)和右输液腔(3)相连通,其出液端(C、D)同出液口(1)相通;入口双联单向阀(27)的两个出液端(E、F)分别同左输液腔(22)和右输液腔(3)相连通,其入液端(H、G)同进液口(25)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泄漏手动泵,其特征在于移动机构由联接柱(15)、齿条(16)、齿轮(11)、手柄(13)所组成;联接柱(15)的上端通过联接销(24)同横向连杆(23)相连接,联接柱(15)下端为丁字形结构通过联接螺栓(14)固装在齿条(16)的上端面内;齿条(16)安装在齿条座(7)内,齿条座(7)的外部装有固定板(10),齿轮(11)和手柄(13)的前端透孔通过固定销(12)相连接,齿轮(11)和齿条(16)相啮合,通过手柄(13)的转动可带动齿轮(11)转动,实现齿条(16)的往复移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泄漏手动泵是一种可连续供水的小型手动泵。其结构由泵体、压动装置、控制阀、移动机构所组成。装在泵体中间的压动装置,通过其左、右隔膜装置将泵体内部分为三个腔,即左、右储液腔和压动装置工作腔。联接柱上端同压动装置中的横向连杆相连接,下端同齿条相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的齿轮同齿条相啮合,在齿轮上装有可转动的手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灵活、供水量大、维修简便、使用寿命长、泵体无泄漏等特点。可广泛的适用于各类需手动供水的小型锅炉或装置。
文档编号F04B9/14GK2192739SQ94206930
公开日1995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6日
发明者孙淑君, 王国长 申请人:孙淑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