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877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扇。
电脑、微处理器等设备,在工作时易产生高热,因而设有轴流式散热扇,该种现有散热扇的驱风量小,因此,散热效果不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扇,其可以产生较大的驱风量,以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散热扇,它包括本体、定子座、扇轮及壳座;所述本体与所述壳座结合形成所述散热扇的外框,所述本体设有供所述定子座结合及所述扇轮一端结合成定位旋转的中心柱,所述本体设有入风口及出风口,且入风口大于出风口;所述定子座包括有电路板及线圈;所述扇轮由二圆盘之间设数个叶片,所述叶片成定角等间距排设,二圆盘各由中心位置设一供轴承结合的中心毂,所述轴承分别枢接在所述本体及壳座的中心柱,临近所述本体的圆盘由沉孔式设计而使扇轮形成沉孔座,所述沉孔座的壁设一磁铁环,所述磁铁环位于所述定子座的线圈外侧,并感应线圈的磁场;所述扇轮的叶片与所述本体及壳座之间具有不碰接的较小间隙,且与所述入风口的初接近间隙大于与所述出风口的初接近间隙,所述入风口的间隙由小渐大,所述出风口的间隙则成等距;所述壳座以一中心柱支持扇轮一端定位旋转,所述壳座设有入风口及出风口,并与所述本体的入风口及出风口相对应,且入风口大于出风口,所述叶片与所述入风口的初接近端大于与所述出风口的初接近端。
本实用新型也提供一种散热扇,它包括本体、定子座、扇轮及壳座;所述本体与所述壳座结合形成所述散热扇的外框,所述本体设有供所述定子座结合及所述扇轮一端结合成定位旋转的轴管,所述本体设有入风口及出风口,且入风口大于出风口;所述定子座包括有电路板及线圈;所述扇轮由二圆盘之间及外侧设数个叶片,所述叶片成定角等间距排设,二圆盘各由中心位置设一枢接在轴承内的轴,所述轴承分别结合在所述本体及壳座的轴管内,临近所述本体的圆盘由沉孔式设计而使扇轮形成沉孔座,所述沉孔座的壁设一磁铁环,所述磁铁环位于所述定子座的线圈外侧,并感应线圈的磁场;所述扇轮的叶片与所述本体及壳座之间为不碰接的较小间隙,且与所述入风口的初接近间隙大于与所述出风口的初接近间隙,所述壳座以一轴管支持所述扇轮一端定位旋转,所述壳座设有入风口及出风口,并与所述本体的入风口及出风口相对应,且入风口大于出风口,所述叶片与所述入风口的初接近端大于与所述出风口的初接近端。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优点在于,可产生较大的风量及风压,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正视图;图3为图2中3-3线剖面图;图4为图2中4-4线剖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请参阅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本体1、定子座2、扇轮3、壳座4等构件构成。
该本体1可以与壳座4结合,以形成一散热扇的外框,其内可容入定子座2及扇轮3,该本体1设一中心柱11,其可以供定子座2及轴承34套置,用以支持扇轮3旋转,为有较佳的驱送效果,该本体1设有入风口12及出风口13,入风口12大于出风口13,且扇轮3的叶片32与入风口12的初接近壁有较大间隙,并大于叶片32与出风口13的初接近壁间隙。
该定子座2包括有电路板21及线圈22,且可由外接电源使线圈座产生磁场,该定子座2可以被固定在本体1的中心柱11,用以对扇轮3感应。
该扇轮3呈长辊轮形状,由二端设支持圆盘31,于二圆盘31之间设有数个叶片32,叶片32可以成等间距、等角度环设,二圆盘31上各有一中心毂33,由二中心毂33可以供轴承34套置,用以支持扇轮3定位旋转,扇轮3一端的圆盘31形成沉孔设计,使该扇轮3形成有一沉孔座35,沉孔座35的壁固定有一磁铁环36,其可以为橡胶磁铁、永久磁铁等,由磁铁环36可以与定子座2的线圈22所产生的磁场感应,用以驱动扇轮3旋转;扇轮3的叶片与本体1之间为不碰接的接近设计。
该壳座4可以与本体1结合,且以一中心轴41供一轴承34套置,用以支持扇轮3定位旋转,该壳座4设有与本体1相对应的入风口42及出风口43,且入风口42大于出风口43,扇轮3的叶片32与入风口42的初接近壁有由小而大的间隙,叶片32与出风口43的壁间隙成等距。
请参阅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情形,利用壳座4与本体1共同支持扇轮3旋转,该扇轮3结合后,可以由扇轮3的磁铁环36对应定子座2的线圈22(如图4所示),因此,来自定子座2的磁场可驱动扇轮3旋转,且扇轮3转动时,由于叶片32与入风口12、42的初接近端的间隙a大于叶片32与出风口13、43的间隙b,且间隙a由小而大,间隙b成等距不变,因此,空气可以产生既定方向的吸入与排出,且由于入风口12、42大于出风口13、43,因此,可以达到增大风室及增压的效果。
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由本体1设中空的轴管14,轴管14外径可供定子座2结合,轴管14内径可结合轴承34,由壳座4设轴管44,二支持圆盘31设枢接轴37,由本体1、壳座4的轴管14、44内设轴承34,使扇轮3定位旋转,且由二圆盘31之间及外侧可设叶片32,如此,叶片32可驱动空气流动,形成散热作用。
本实用新型结合现有离心扇的离心力以及横流扇的多层扇叶,且以入风口大于出风口的设计,使扇轮可产生较大的风量及风压。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本体、定子座、扇轮及壳座;所述本体与所述壳座结合形成所述散热扇的外框,所述本体设有供所述定子座结合及所述扇轮一端结合成定位旋转的中心柱,所述本体设有入风口及出风口,且入风口大于出风口;所述定子座包括有电路板及线圈;所述扇轮由二圆盘之间设数个叶片,所述叶片成定角等间距排设,二圆盘各由中心位置设一供轴承结合的中心毂,所述轴承分别枢接在所述本体及壳座的中心柱,临近所述本体的圆盘由沉孔式设计而使扇轮形成沉孔座,所述沉孔座的壁设一磁铁环,所述磁铁环位于所述定子座的线圈外侧,并感应线圈的磁场;所述扇轮的叶片与所述本体及壳座之间具有不碰接的较小间隙,且与所述入风口的初接近间隙大于与所述出风口的初接近间隙,所述入风口的间隙由小渐大,所述出风口的间隙则成等距;所述壳座以一中心柱支持扇轮一端定位旋转,所述壳座设有入风口及出风口,并与所述本体的入风口及出风口相对应,且入风口大于出风口,所述叶片与所述入风口的初接近端大于与所述出风口的初接近端。
2.一种散热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本体、定子座、扇轮及壳座;所述本体与所述壳座结合形成所述散热扇的外框,所述本体设有供所述定子座结合及所述扇轮一端结合成定位旋转的轴管,所述本体设有入风口及出风口,且入风口大于出风口;所述定子座包括有电路板及线圈;所述扇轮由二圆盘之间及外侧设数个叶片,所述叶片成定角等间距排设,二圆盘各由中心位置设一枢接在轴承内的轴,所述轴承分别结合在所述本体及壳座的轴管内,临近所述本体的圆盘由沉孔式设计而使扇轮形成沉孔座,所述沉孔座的壁设一磁铁环,所述磁铁环位于所述定子座的线圈外侧,并感应线圈的磁场;所述扇轮的叶片与所述本体及壳座之间为不碰接的较小间隙,且与所述入风口的初接近间隙大于与所述出风口的初接近间隙,所述壳座以一轴管支持所述扇轮一端定位旋转,所述壳座设有入风口及出风口,并与所述本体的入风口及出风口相对应,且入风口大于出风口,所述叶片与所述入风口的初接近端大于与所述出风口的初接近端。
专利摘要一种散热扇,由本体与壳座结合,并各以中心柱支持扇轮定位旋转,本体的中心柱可结合定子座,以线圈产生磁场,供扇轮一端的磁铁环感应,本体与壳座设有入风口及出风口,入风口大于出风口,且叶片与入风口的初间隙大于叶片与出风口的初间隙,入风口的间隙由小渐大,出风口的间隙成等距。
文档编号F04D17/04GK2311639SQ9722231
公开日1999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21日
发明者陈建荣 申请人:元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