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箱组件组合设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0521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箱组件组合设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应用于直升机主液压系统当中,是主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背景技术:

在国产直升机当中,目前液压系统设计中,液压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均独立设计安装使用,存在空间占用大、管路及线缆布置复杂和超重等问题,因此,本课题大胆将液压元件集成化,设计一种组合式油箱组件,统一布置,既节省空间重量,又便于拆装维护,减少系统管路连接,有效简化系统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技术。液压油箱组件设计是一个较新的课题,暂无类似应用。它的难点在于液压元件集成技术,主液压系统的管路比较复杂,成固件较多,需要综合考虑各液压元件功能、连接形式、安装位置,统一布局,以方便观测、安装、维护,并减少系统管路连接,有效降低系统重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油箱组件组合设计,该油箱组件不仅满足贮存油液要求,而且可实现油路控制及压力、油面和油温监控告警等功能。

如附图1所示。一种油箱组件组合设计,该油箱组件包括取样开关1、加油回油滤2、油箱3、油面信号器4、快卸自封阀5、放油阀6、供压自封阀7、舵机切断电磁阀9、减压阀10、第一压力油滤11、舵机压力传感器12、第一单向阀13、安全阀14、第二单向阀15、压力信号器16、第二压力油滤17、第三单向阀18、温度继电器19以及通气滤20。其中,加油回油滤2、油面信号器4、快卸自封阀5、放油阀6及通气滤20与油箱3直接连接,同时,油箱3上连接有刹车回油接口32、辅助泵吸油接口23、手摇泵吸油接口22、左液压泵吸油接口21,油箱3与左液压泵吸油接口21之间装有温度继电器19。

压力油路中,第三单向阀18一端与左液压泵供压接口24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压力油滤17连接,供压自封阀7连接于第三单向阀18和第二压力油滤17之间,第二压力油滤17另一端依次连接压力信号器16和第二单向阀15,第二单向阀15另一端依次连接左系统备用接口8、安全阀14、主助上作动筒供压接口26、尾助左作动筒供压接口27及舵机切断电磁阀9,舵机切断电磁阀9的另一端依次连接减压阀10、第一压力油滤11、舵机压力传感器12和舵机供压接口25。

回油油路中,减压阀10的回油出口与舵机回油接口33、左系统备用接口8、辅助组合阀回油接口29和第一单向阀13连接,舵机切断电磁阀9的回油口与辅助组合阀回油接口29和第一单向阀13连接,安全阀14的回油口与辅助组合阀回油接口29、主助作动筒回油接口30、第一单向阀13和加油回油滤2连接,其中第一单向阀13位于安全阀14和舵机切断电磁阀9之间,左系统回油接口31和加油回油滤2连接。

技术效果:

综合考虑各液压元件的功能和连接方式,将液压元件集成化,统一布置,既节省空间重量,又便于拆装维护,减少系统管路连接,有效简化系统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产品功能框图;

图2产品结构布局图一;

图3产品结构布局图二。

其中,1取样开关、2加油回油滤、3油箱、4油面信号器、5快卸自封阀、6放油阀、7供压自封阀、8、左系统备用接口、9舵机切断电磁阀、10减压阀、11第一压力油滤、12舵机压力传感器、13第一单向阀、14安全阀、15第二单向阀、16压力信号器、17第二压力油滤、18第三单向阀、19温度继电器、20通气滤;21左液压泵吸油接口、22手摇泵吸油接口、23辅助泵吸油接口、24左液压泵供压接口、25舵机供压接口、26主助上作动筒供压接口、27舵机左作动筒供压接口、28辅左供压接口、29、辅助组合阀回油接口、30主助作动筒回油接口、31左系统回油接口、32刹车回油接口、33舵机回油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2所示,油箱3的上端安装通气滤20、油面信号器4及加油口盖,加油回油滤2与加油口盖相连接,位于油箱3壳体内,油箱3的壳体一测装有观察窗。舵机压力传感器12和压力信号器16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于油箱3的下侧方,温度继电器19、舵机切断电磁阀9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固定于油箱3的下侧方,取样开关以接头方式固定于油箱3的下侧方。

快卸自封阀5、供压自封阀7和放油阀6以螺纹连接方式固定于油箱3的下侧方,第一单向阀13、安全阀14和减压阀10以螺纹连接方式固定于油箱3的下侧方。

左液压泵吸油接口21、手摇泵吸油接口22、辅助泵吸油接口23、左液压泵供压接口24、舵机供压接口25、主助上作动筒供压接口26、尾助左作动筒供压接口27、辅左供压接口28、主助作动筒回油接口30、左系统回油接口31、刹车回油接口32、舵机回油接口33、辅助组合阀回油接口29以接头方式固定于油箱3的下侧方。左系统备用接口8接头形式固定于油箱3的下侧方,接头处用螺帽堵上。

该油箱组件不仅满足贮存油液要求,而且可实现油路控制及压力、油面和油温监控告警等功能,产品结构原理如附图3所示。

系统供压时,压力油从液压泵供压接口23进入,并推开管嘴内部单向阀17的阀芯,通过压力油滤16,通过油滤滤网去除杂质进入压力污染指示器36的下游感压口及压力信号器15后顶开单向阀14,进入进油主通道,分为六路:一路在系统超压时经安全阀13流回油箱3,一路通过主助作动筒供压接口25向主助作动筒供压;一路通过尾助作动筒供压接口26向尾助供压;一路通过辅左系统供压接口27向辅助系统 供压;一路通过切断电磁阀8进入减压阀9经减压后输出通过舵机压力油滤10过滤、流经舵机压力传感器11、由舵机供压接口24向舵机供压;最后一路到达系统备用接口34;同时主助作动筒回油、左系统回油、舵机系统回油、辅助系统回油分别经回油接口28、29、31、32至回油滤2,通过油滤过滤后,回到油箱3;刹车回油经回油接口30直接回到油箱3。

当需对系统油液进行检测时,通过取样开关1对回油油液进行取样并检测油液污染度;

当输入主系统输入压力降至警告压力以下时,压力信号器15发出告警信号;

当舵机系统输入压力降至警告压力以下时,舵机压力传感器11发出告警信号;

当主系统超压时,安全阀13打开并泄压,直至压力恢复正常;

当舵机系统超压时,减压阀9内的安全活门打开并泄压,直至压力恢复正常;

当油箱3内的油面低于告警油面时,油面信号器4发出告警信号;

当油箱3内油液温度高于正常要求时通过温度继电器18输出告警信号;

当油箱3内油面低于告警油面时,切断电磁阀8切断对舵机的供压;

手摇泵通过手摇泵吸油口21从油箱3吸油;

辅助泵通过辅助泵吸油口22从油箱3吸油;

液压泵通过液压泵吸油口20从油箱吸油;

当油箱3内的油液需要向外排放时,通过放油阀6将油箱内油液排出;

当需要地面维护时,通过快卸自封阀5、供压自封阀7将系统与地面设备进行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