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制冷压缩机用滚动活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520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制冷压缩机用滚动活塞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机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制冷压缩机用的滚动活塞。



背景技术:

旋转式制冷压缩机,又称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其利用活塞旋转对冷媒进行压缩,投放市场已经很多年了,它是目前最常用的压缩机之一。

滚动活塞是旋转式制冷压缩机的重要零件,在压缩机的气缸内,滚动活塞设置在压缩机偏心轴的偏心拐上,滚动活塞的外圆面与弹簧力作用下的滑片紧密接触,滚动活塞的二平行端面与上轴承和下轴承面通过压缩机油形成动态密封,并由此将气缸分成二个密封室,并随着滚动活塞的旋转而其容积和压力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这二个密封室之间必须完全隔离和密封,否则,会影响压缩室的压缩效果,从而影响制冷压缩机的制冷效率,甚至使制冷压缩机无法制冷。由于近来旋转式压缩机采用新型环保冷媒以及对旋转式压缩机节能、高效提出的更高要求,滚动活塞的使用环境更加严苛,为此,滚动活塞需满足更好的耐磨、承压、密封等要求。

长期以来,滚动活塞均为实心,重量大,需要花费较多的能量,因此许多厂家从减少滚动活塞的重量着手进行了空心活塞的大量研发。

由于空心活塞涉及材料、结构、制造、密封、磨损等许多方面的问题,看似简单,但要完全符合严苛环境下的使用要求,则十分困难。本申请人经过大量研究,研制出了诸如采用内外圈通过支撑环或树脂连接和/或支撑、空心体对接等等包含空心柱体的滚动活塞,其虽能减轻重量,降低能耗,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这些结构均存在不同的问题而不能符合使用要求,而滚动活塞是制冷压缩机的核心部件,必须保证其能长期使用合格,因此需要寻找更好结构的空心活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压缩机用滚动活塞,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要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旋转式制冷压缩机用滚动活塞,包括外圈、内圈,所述的外圈为圆柱体,其截面呈E型,侧面为圆柱面,上、下两平面为平行端面,中间部分为支撑部,所述的内圈为圆柱形管,所述的外圈通过E型的三边连接在内圈的外圆柱面上,内圈的平行端面与外圈的平行端面处于同一平面。

更好地,上述外圈通过E型的平行端面与加强筋以过盈热压形式与内圈连接。

更好地,上述外圈通过E型的平行端面焊接在内圈的外圆柱面上,通过焊接,连接更牢固和密封。

更好的,上述加强筋与内圈紧密连接,为外圈提供足够的支撑。

更好地,上述内圈的平行端面低于外圈的平行端面。其能够使内圈不与上轴承和下轴承产生摩擦。同时,活塞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外圈与内圈之间可能会发生相对移动而使内圈紧压上轴承或下轴承,增加摩擦力,通过这样的结构就能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外圈的横截面为E型,外圈平行端面与上、下轴承之间密封面积大,因此,即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内圈与外圈之间有一定的移动,外圈与上轴承和下轴承仍能够很好密封;同时由于外圈中间的加强筋能够由内圈支撑,因此外圈的外圆柱面与滑片的接触处不会受空心影响而产生形变,滑片与外圈的接触面始终保持良好密封,确保整个滚动活塞能够长时间地符合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滚动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滚动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旋转式制冷压缩机用滚动活塞,包括外圈1、内圈2。

上述外圈1为圆柱体,其截面呈E型,E型的三边11、12、13长度相等。14、15为平行端面,12为支撑部。

上述内圈2为圆柱形管,其有外圆柱面21。

上述外圈1通过E型的三边11、12、13固定在内圈的外圆柱面21上。

上述最外二边11、13所在的侧面与内圈2的外圆柱面21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由于外圈1的平行端面14、15与上、下轴承(图中未画出)相互密封,,因此活塞的外圈的密封面积很大,可以很好地密封制冷压缩机的压缩室。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旋转式制冷压缩机用滚动活塞,包括外圈1、内圈2。

上述外圈1为圆柱体,其截面呈E型,E型的三边11、12、13长度相等。14、15为平行端面,12为加强筋。

上述内圈2为圆柱形管,其有外圆柱面21。

上述外圈1通过E型的三边11、12、13固定在内圈的外圆柱面21上。

上述最外二边11、13所在的侧面与内圈2的外圆柱面21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由于外圈1的平行端面14、15与上、下轴承(图中未画出)相互密封,因此活塞的外圈的密封面积很大,可以很好地密封制冷压缩机的压缩室。

上述内圈2的二侧面22、23均比外圈1的最外二侧面15、14缩进。这样,内圈2的二侧面22、23与上轴承和下轴承之间不会产生摩擦,因此能够减小摩擦力。

尽管外圈1与内圈2由于长期使用等因素而发生少量相对移动,但由于内圈2的二侧面22、23相对于外圈平行端面15、14缩进,因此,内圈2的二侧面22、23仍不会紧压上轴承或下轴承,因此也不会增加内圈2与上轴承或下轴承之间的摩擦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