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段驱动辊液压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8381阅读:8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铸机扇形段液压控制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扇形段驱动辊液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连铸机扇形段在板坯生产中至关重要,板坯连铸铸坯坯在扇形段里面温度800℃以上,液压管道周围温度高而且有大量水雾,普通板坯扇形段驱动辊压下管道没有预警防爆装置,点检危险性大,而且不易看到。生产使用过程中就存在以下的问题:一、管道一旦爆管漏油,压下管道失压,对铸坯质量造成影响。二、管道爆管漏油不易发现,一旦漏油,液压系统油箱油位下降,直到液压站停机,从而导致连铸生产中断,造成生产事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寻求一种可以实现漏油预警的扇形段驱动辊液压控制装置,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漏油预警的扇形段驱动辊液压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扇形段驱动辊液压控制装置,它包括两套并联的驱动辊油缸机构、远程控制器和构成高低压回路的冷压油路和热压油路。

所述驱动辊油缸机构由通过串联的驱动辊油缸和调速阀组成;

所述高低压回路油路上安装有切换所述冷压油路与所述热压油路的电磁切换控制阀,还安装有驱动所述驱动辊油缸的抬起、压下的电磁驱动阀;

连接所述驱动辊油缸的有杆腔管道和无杆腔管道分别安装有快速接头,两个所述快速接头和所述电磁驱动阀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连接有一个高压软管;

所述电磁切换控制阀和所述电磁驱动阀之间的油路上安装有压差发讯器,所述压差发讯器与远程控制器连接以便将压差信息反馈给所述远程控制器。

基于上述,所述电磁切换控制阀和所述电磁驱动阀之间的回油油路上安装有电磁切断阀;所述电磁切断阀为两位三通的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切断阀的工作常位连接有回油管道,所述电磁切断阀另一通口连接所述高低压回路的冷压油路或热压油路,所述电磁换向阀与所述远程控制器连接以便所述远程控制器控制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动作。

基于上述,所述压差发讯器还连接有蜂鸣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与远程控制器连接压差发讯器,报警讯号会在远程主控电脑上显示,通知操作人员漏油情况。进一步说,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供压管道的电磁切断阀,当压差超过一定限度会自动切断,并且报警讯号会在连铸主控电脑画面显示,通知维修人员快速处理。再一步说,本实用新型对应两套所述驱动辊油缸管道机构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快速接头,便于更换扇形段高压软管。其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压油路,2.热压油路,3.驱动辊油缸,4.调速阀,5.电磁切换控制阀,6.电磁驱动阀,7.压差发讯器,8.电磁切断阀,81.回油管道,91.快速接头,92.高压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扇形段驱动辊液压控制装置,它包括两套并联的驱动辊油缸机构、远程控制器和构成高低压回路的冷压油路1和热压油路2,所述驱动辊油缸机构由通过管道串联的驱动辊油缸3和调速阀4组成。

连接所述驱动辊油缸机构的有杆腔管道和无杆腔管道分别安装有快速接头91,以便更扇形段。

所述高低压回路上安装有切换所述冷压油路1与所述热压油路2的电磁切换控制阀5,还安装有驱动所述驱动辊油缸3的抬起压下的电磁驱动阀6。

从所述驱动辊油缸管道机构到所述高压软管92之间的管道由于工况需要接头多,容易发生漏油、爆管事故,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电磁切换控制阀5和所述电磁驱动阀6之间的冷压管道上安装有压差发讯器7,所述压差发讯器7与远程控制器连接以便将压差信息反馈给所述远程控制器,实现预警功能。

所述电磁切换控制阀5和所述电磁驱动阀6之间的回油油路上安装有电磁切断阀8,所述电磁切断阀为两位三通的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切断阀8的工作常位连接有回油管道81,所述电磁切断阀另一通口连接所述高低压回路的冷压油路或热压油路,所述电磁切断阀8与所述远程控制器连接以便所述远程控制器控制所述电磁切断阀8的动作。

所述压差发讯器7还连接有蜂鸣报警器,当压差超过一定限度现场报警,防止所述远程控制器出现故障,无法预警,增强整个装置的可靠性。

正常状态下,所述电磁切断阀8不得电,阀芯不移动,常位工作。当上述易漏易爆管路一旦爆管或漏油,所述压差发讯器7两端产生大于0.5Mpa的压差,所述压差发讯器7会发讯号给远程控制器,所述远程控制器控制所述电磁切断阀8得电,切断回路管道供油,并且报警讯号会在主控电脑画面显示,通知维修人员快速处理。

本实用新型漏油有效预警95%以上(少量漏油产生不了大于0.5Mpa的压差,同时这种程度漏油对设备和生产没有影响。)防止液压管道突然爆裂,有效预警防爆达到100%。使用本实用新型既能保障设备、生产及人员安全,又能有效减少漏油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