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电机带动两台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0271阅读:1226来源:国知局
一台电机带动两台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杆泵领域,具体涉及一台电机带动两台泵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稀油润滑系统采用螺杆泵供油,依靠由螺杆和衬套形成的密封腔的容积变化来吸入和排出油液。传统的螺杆泵是由一台电机驱动由单个或多个螺杆组成的一台螺杆泵,泵吸入流量较大,同时具有汽蚀现象,进而产生噪声甚至影响泵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采用双吸入口对吸入口流量分流,降低入口流速以减小汽蚀,但其排出口只有一个,使总体流量小,因此,需要一种既能防止汽蚀,同时流量充足的泵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小汽蚀同时流量充足的泵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台电机带动两台泵装置,包括泵组和电机,所述泵组包括第一螺杆泵、第二螺杆泵,所述第一螺杆泵和第二螺杆泵通过连接机构连接。

所述第一螺杆泵和第二螺杆泵包括泵体,泵体上设有吸入口和排出口,泵体内设有主动螺杆、两根从动螺杆和衬套,所述主动螺杆、从动螺杆相互啮合并设于衬套内。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支架和设置在连接支架内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将第一螺杆泵的主动螺杆前端和第二螺杆泵的主动螺杆后端相互连接。

所述第二螺杆泵的主动螺杆前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泵体的后端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通过轴套与主动螺杆、从动螺杆连接,所述泵体的前端设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通过轴承与主动螺杆连接,所述主动螺杆上设有与锁紧螺母相配合的螺纹,锁紧螺母通过螺纹将轴承压紧。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泵的后端设有后盖,所述第一螺杆泵的主动螺杆前端伸出泵体外;所述第二螺杆泵的主动螺杆的前后两端均伸出泵体外且主动螺杆的前端通过机械密封与密封座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座与第二轴承座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泵的第二轴承座和第二螺杆泵的第一轴承座端面外通过螺栓分别连接一个骨架密封盖,所述骨架密封盖通过骨架密封分别与第一螺杆泵和第二螺杆泵的主动螺杆密封连接,所述骨架密封盖之间设置连接机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为联轴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泵和第二螺杆泵的吸入口通过管道与进液管连接,排出口通过管道与出液管连接。

所述泵体上设有安全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与泵体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一台电机驱动两台泵的结构形式,将传统的一台大泵分成两台小泵,达到了分流减小流速以降低汽蚀的作用,同时,双吸入口双排出口的做法使泵的总体流量依然较大,利于油液等液体的输送,输送量大,效果较好。此外,采用连接套将两台泵的主动螺杆套接,使其变为“一根螺杆”并能传递扭矩同时带动两台泵中的从动螺杆转动,实现“一机两泵”,减少电机使用数量,降低能耗,最后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多种密封方式,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泵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轮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台电机带动两台泵装置,包括泵组和电机22,所述泵组包括第一螺杆泵1和第二螺杆泵2,第一螺杆泵1和第二螺杆泵2通过连接机构3连接,从而将第一螺杆泵1和第二螺杆泵2连接为一体。

所述第一杆泵1和第二螺杆泵2包括泵体4,泵体4上设有吸入口5和排出口6,泵体4内设有主动螺杆7、两根从动螺杆8和衬套9,主动螺杆7、从动螺杆8相互啮合并设于衬套9内。

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连接支架20和设置在连接支架20内的连接套21,连接套21将第一螺杆泵1的主动螺杆7前端和第二螺杆泵2的主动螺杆7后端相互连接。

所述第二螺杆泵2的主动螺杆7前端通过联轴器25与电机22连接。

进一步地,泵体4的后端设有第一轴承座10,第一轴承座10通过轴套11与主动螺杆7、从动螺杆8连接,泵体4的前端设有第二轴承座12,第二轴承座12通过轴承13与主动螺杆7连接,主动螺杆上设有与锁紧螺母相配合的螺纹,锁紧螺母通过螺纹将轴承压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杆泵1的后端设有后盖17,第一螺杆泵1的主动螺杆7前端伸出泵体4外;第二螺杆泵2的主动螺杆7的前后两端均伸出泵体4外且主动螺杆7的前端通过机械密封18与密封座19密封连接,密封座19与第二轴承座12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杆泵1的第二轴承座12和第二螺杆泵2的第一轴承座10端面外通过螺栓分别连接一个骨架密封盖15,骨架密封盖15通过骨架密封16分别与第一螺杆泵1和第二螺杆泵2的主动螺杆7密封连接,骨架密封盖15之间设置连接机构3。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21为联轴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杆泵1和第二螺杆泵2的吸入口5通过管道与进液管23连接,排出口6通过管道与出液管24连接。

为了防止泵体内压力过高,造成安全隐患,更好的做法是,在所述泵体4上设有安全阀26,当泵体内压力过高,安全阀26起到安全泄压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座10和第二轴承座12与泵体4螺栓连接。

工作时,电机22启动,驱动主动螺杆7转动,在啮合状态下,主动螺杆7带动与之啮合的从动螺杆8一起转动,油液等液体从吸入口5进入泵体4内,由于各螺杆的相互啮合以及螺杆与衬套9内壁的紧密配合,在泵的吸入口5和排出口6之间,就会被分隔成一个或多个密封空间。随着螺杆的转动和啮合,这些密封空间在泵的吸入端不断形成,将吸入的液体封入其中,并自吸入端沿螺杆轴向连续地推移至排出端,将封闭在各空间中的液体不断排出,犹如一螺母在螺纹回转时被不断向前推进的情形那样,其中螺纹圈数看作液体,螺纹在转动时就相当于液体在螺杆泵里面的情形,由于采用两台泵连接的形式,第一螺杆泵1和第二螺杆泵2吸入的液体自进液管23分别从各自的吸入口5进入泵内,通过螺杆运转输送到各自的排出口6并汇合至出液管24后排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台电机驱动两台泵的结构形式,将传统的一台大泵分成两台小泵,既达到了分流减小流速以降低汽蚀的作用,同时,双吸入口双排出口使泵的总体流量依然较大,利于油液等液体的输送,效果更好。此外,采用连接套将两台泵的主动螺杆套接,使其变为“一根螺杆”并能传递扭矩同时带动两台泵中的从动螺杆转动,实现“一机两泵”,减少电机使用数量,降低能耗,最后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多种密封方式,密封效果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