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降噪的增压泵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981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降噪的增压泵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净水器增压泵减震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降噪的增压泵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用在净水器上的增压泵通常采用硬度为50-70度的橡胶垫进行减震降噪,再使用螺栓进行固定。但往往由于采用螺栓进行固定的锁紧力过大,造成橡胶垫被过度压缩,此时,增压泵和固定支架形成了硬接触,从而使得橡胶垫无法起到减震降噪的作用。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增压泵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增压泵120’可以包括第一盖体121’和第二盖体122,并且该第一盖体121’和该第二盖体122分别设置在该增压泵120’两个相反方向的端部。该第二盖体122具有储水腔、进水端126和出水端127,该进水端126和出水端127分别与该储水腔相连通。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示意性内部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储水腔可以包括三个腔体125,该三个腔体125可以围绕第二盖体122的底部的空间均匀分布。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增压泵通常都是按照水平方向放置的,由此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增压泵的储水腔内的水不会一直处于充满储水腔的状态,所以储水腔内通常是同时存在水和空气的,由此导致增压泵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噪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减震降噪的增压泵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增压泵组件的减震降噪效果不明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减震降噪的增压泵组件,包括:固定架,其具有上壁以及从所述上壁周缘向下延伸的侧壁,所述上壁和所述侧壁共同限定一容置空间;增压泵,其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增压泵的两个相反方向的端部,所述第二盖体具有储水腔和出水端,所述出水端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其中,所述增压泵按照所述第二盖体朝下的竖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以使得水始终充满所述储水腔,以实现所述增压泵的减震降噪;所述第一盖体处具有至少一个固定位,所述上壁处具有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位对应的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增压泵组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孔对应的至少一个紧固件,每个紧固件贯穿对应的安装孔并紧固在对应的固定位处,以将所述增压泵固定在所述上壁处。可选地,所述增压泵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减震垫,每一减震垫设置成接触或靠近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上壁,以吸收由所述增压泵产生的震动力。可选地,所述减震垫包括:中空内腔,用于供所述紧固件穿过其中,以将所述减震垫固定在所述固定位处;所述中空内腔的最小直径大于所述紧固件的直径,以吸收所述增压泵产生的沿着所述减震垫的径向方向的震动力。可选地,所述减震垫还包括:多个减震槽,其设置在所述减震垫的外表面和/或内表面处,以吸收所述增压泵产生的沿着所述减震垫的轴向方向的震动力;其中,每一减震槽沿所述减震垫的周向围绕所述减震垫的外表面或内表面设置。可选地,所述减震垫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设置有减震槽;其中,设置在所述减震垫的外表面的任一减震槽和设置在所述减震垫的内表面的任一减震槽之间在沿着所述减震垫的轴向方向上错位分布。可选地,每个所述减震垫包括:第一端部,其构造成能够穿过所述安装孔以接触或靠近所述固定位;第二端部,其沿着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方向延伸;限位槽,其沿所述减震垫的周向围绕所述减震垫的外表面设置,用于将所述减震垫卡设在所述上壁处,以使得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别位于所述上壁的两侧。可选地,所述增压泵组件还包括:限位组件,其用于将所述第一盖体限位在所述固定架的所述上壁,并将所述增压泵的第二盖体限位在所述侧壁的底部,以将所述增压泵限位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可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下限位元件,其设置成至少部分地包裹所述第二盖体,并将所述第二盖体限位在所述侧壁的底部;上限位元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上壁之间,以将所述第一盖体限位在所述固定架的所述上壁;其中,所述下限位元件的材料选择成能够吸收所述增压泵产生的震动力的软质材料。可选地,所述上壁具有一定位槽,所述第一盖体具有一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定位槽相对应;所述上限位元件一端套设在所述凸起部处,另一端嵌入所述定位槽内。可选地,所述上限位元件的材料选择成能够吸收所述增压泵产生的震动力的软质材料;或者所述上限位元件和所述定位槽之间设置有减震片,以吸收所述增压泵产生的震动力。与现有技术中普遍认为的需要将增压泵按照水平方向设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减震降噪的方案相比,本申请的发明人克服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技术偏见,开创性地提出将增压泵按照与水平方向垂直的竖向方向设置在固定架的容置空间内可以实现对增压泵进行减震降噪的构思。将增压泵按照竖向方向设置能够减震降噪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增压泵按照竖向方向设置时,由于出水端与水充满储水腔时的水平面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使得水始终是充满储水腔的。由此使得储水腔内不可能存在空气,即储水腔内只存在水,因此与现有技术中储水腔内不仅存在水,还存在空气的技术方案相比,增压泵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会极大减小。根据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对增压泵外部结构、固定架的结构以及增压泵与固定架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改进,使得增压泵可以悬浮地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由此极大降低增压泵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以及噪音。又由于使用限位组件将增压泵设置在固定架处,并且该限位组件与固定架相接触的部分为软质材料,或者与固定架之间设置有减震片,进一步减小了增压泵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根据本发明的方案,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减震垫进一步减小增压泵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又通过巧妙并合理地设计减震垫的结构、减震垫与固定架以及与增压泵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了对增压泵各个方向的减震降噪。具体地,减震垫的内外圆周面均具有减震槽,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增压泵产生的沿着减震垫轴向方向的震动力,或者增压泵产生的具有沿着减震垫轴向方向的分力的震动力。并且,减震垫的中空内腔的最小直径大于紧固件的直径,换句话说,中空内腔并没有被紧固件填满,仍然具有一定的空间,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增压泵产生的沿着减震垫的径向方向的震动力,或者增压泵产生的具有沿着减震垫的径向方向的分力的震动力。上述结构以及设计是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验证所获得,并且经过实验验证,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发明中的增压泵组件可以使得增压泵的噪音值降低至少10%。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增压泵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图1中a处的示意性内部结构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增压泵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增压泵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减震垫的示意性立体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减震垫的示意性剖视图;附图标记:110-固定架,111-上壁,112-侧壁,113-容置空间,114-固定架的底部,115-定位槽,116-安装孔,120/120’-增压泵,121/121’-第一盖体,122-第二盖体,123-固定位,124-凸起部,125-腔体,126-进水端,127-出水端,131-上限位元件,132-下限位元件,140-减震垫,141-中空内腔,142-减震槽,143-第一端部,144-第二端部,145-限位槽,1451-上裙边,1452-下裙边,150-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增压泵120’是按照水平方向放置的方式设置在固定架(图1中未示出)上,在此基础上再设计增压泵组件。然而,如图2所示,当增压泵120’按照水平方向放置时,在重力作用下,该三个腔体125中下面的腔体125一般是充满水的,然而最上面的腔体125一般无法充满水的,即既有水,又有空气,由此会极大地增大增压泵120’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了上述技术问题,并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改进方案。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增压泵增压泵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增压泵增压泵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发明人对固定架110和增压泵120的放置方式均进行了改进。该增压泵组件包括固定架110和增压泵120。该固定架110具有上壁111以及从上壁111周缘向下延伸的侧壁112,上壁111和侧壁112共同限定出一容置空间113。该增压泵120的内部结构可以与现有技术中保持一致。该增压泵120包括第一盖体121和第二盖体122,并且该第一盖体121和该第二盖体122分别设置在该增压泵120两个相反方向的端部。该第二盖体122的结构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保持一致。该增压泵120按照第二盖体122朝下的竖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113内,此时,由于出水端127位于所述储水腔的最高水位处,即只有在水充满储水腔时才能从该出水端127出水。如此,可以保证储水腔,即例如上述三个腔体125中的水始终充满该储水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该竖向方向是指与水平方向垂直的方向。由此,与现有技术中将增压泵120按照水平方向放置的方式相比,本发明极大减小了增压泵120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进而实现增压泵120的减震降噪。将增压泵120按照竖向方向设置能够减震降噪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增压泵120按照竖向方向设置时,由于出水端127与水充满储水腔时的水平面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使得水始终是充满储水腔的。由此使得储水腔内不可能存在空气,即储水腔内只存在水,因此与现有技术中储水腔内不仅存在水,还存在空气的技术方案相比,增压泵120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会极大减小。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对该增压泵120的外部结构进行了改进。该第一盖体121处具有至少一个固定位123,并且上壁111处具有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位123对应的至少一个安装孔116。紧固件150穿过安装孔116并紧固在对应的固定位123处,以将增压泵120收容于容置空间113,并固定在上壁111处。所述容置空间113向下贯穿所述固定架110,此时,可以理解的是,这相当于是将增压泵120悬浮地设置在容置空间113内。此处“悬浮”是指,该增压泵120仅通过将其第一盖体121固定在上壁,而第二盖体122是没有固定的,也就是说,第二盖体122是悬空在容置空间113内的,由此极大降低增压泵120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以及噪音。所述第一盖体121上设置若干固定位123可以是以圆形或矩形阵列排布的方式排布在该第一盖体121上。每一固定位123可以是从该第一盖体121的上表面向靠近固定架110的上壁111的方向延伸的凸起。并且该凸起的内部可以有螺纹,以配合紧固件150。该紧固件150可以穿过固定架110的安装孔116,并旋拧在该凸起处,以将增压泵120固定在固定架110上。然而,通过紧固件150将第一盖体121固定在固定架110上时,增压泵120产生的震动传递到第一盖体121时,会由于第一盖体121、紧固件150和固定架110的直接接触,使得第一盖体121的震动最终传递至固定架110。因此,在反复实验中,发明人又寻求了能够进一步减小增压泵120的震动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增压泵组件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减震垫140。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减震垫的示意性立体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减震垫的示意性剖视图。如图5和图6所示,每一减震垫140设置成吸收由增压泵120产生的震动力。该减震垫140材料选择成能够吸收增压泵120产生的震动力的软质材料。该减震垫140可以包括多个减震槽142。该多个减震槽142开设在该减震垫140的外表面和/或内表面,以更多地吸收增压泵120产生的沿着减震垫140的轴向方向的震动力。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多个减震槽142开设在该减震垫140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并且开设在减震垫140外表面的任一减震槽142和开设在减震垫140内表面的任一减震槽142之间在沿着减震垫140的轴向方向上错位分布。该减震垫140还可以包括中空内腔141。该中空内腔141一方面可以使得该紧固件150穿过其中。另一方面,该中空内腔141的最小直径大于该紧固件150的直径,以给减震垫径向位移让位。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减震垫140具有两个端部,分别为第一端部143和与该第一端部143沿着相反方向延伸的第二端部144。该中空内腔141从该第一端部143延伸至该第二端部144,以使得紧固件150穿过中空内腔141以固定该减震垫140。该第一端部143可以穿过该固定架110上的安装孔116从而接触或靠近该固定位123。该第一端部143的外径尺寸小于第二端部144的外径尺寸,并且该第一端部143的外径尺寸小于等于该安装孔116的尺寸,以使得该第一端部143可以穿过该安装孔116。该减震垫140还可以包括一限位槽145。该限位槽145可以沿着减震垫140的周向围绕该减震垫140的外表面进行设置。如图6所示,该由减震垫140的上裙边1451和下裙边1452共同限定形成该限位槽145。其中,该上裙边1451的外径大于该下裙边1452的外径,并且该下裙边1452的外径略大于该固定架110的安装孔116的直径。该限位槽145卡设在上壁111处。在安装该减震垫140时,将第一端部143从该安装孔116穿过,并向该固定位123处移动,下裙边1452通过变形穿过该安装孔116,直至接触到该上裙边1451,停止移动,以使得该限位槽145卡在该固定架110上。该下裙边1452可以在发生变形后再恢复原状,以将减震垫140卡设在固定架110处。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巧妙并合理地设计减震垫140的结构、减震垫140与固定架110以及与增压泵120之间的位置关系,进一步地实现了对增压泵120各个方向的减震降噪。具体地,减震垫140的内外圆周面均具有减震槽142,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增压泵120产生的沿着减震垫140的轴向方向的震动力。并且,减震垫140的中空内腔141的最小直径大于紧固件150的直径,换句话说,中空内腔141并没有被紧固件150填满,仍然具有一定的空间,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增压泵120产生的沿着减震垫140的径向方向的震动力。如图3和图4所示,该增压泵组件还可以包括限位组件,其用于将该增压泵120限位在容置空间113内。该限位组件包括下限位元件131和上限位元件132。该下限位元件131设置成至少部分地包裹该第二盖体122,并将该第二盖体122限位在该固定架的底部114。该固定架的底部114可以为敞开的。该下限位元件131的边缘可以设置成与该固定架的底部114的边缘相配合,即该固定架的底部114的边缘是从侧壁112的一端弯曲所形成,以使得下限位元件131的边缘固定在该固定架的底部114。该下限位元件131具有与该增压泵120的第二端部相配合的包裹空间,该包裹空间用于包裹该增压泵120的第二端部。可以理解的是,该下限位元件131可以部分地包裹该第二端部,包裹的程度为只需要将增压泵120在工作时传递至该第二端部的震动吸收即可。该下限位元件131的材料选择成能够吸收增压泵120产生的震动力的软质材料,该软质材料例如可以是橡胶材料。该上限位元件132设置在该第一盖体121和该上壁111之间,以将该第一盖体121限位在固定架110的上壁111处。该增压泵120的第一盖体121具有一凸起部124,该凸起部124可以设置在该增压泵120的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该固定架110的上壁111具有一定位槽115,该定位槽115与该凸起部124相对应,并且该定位槽115和该凸起部124之间具有一定空间,以使得该上限位元件132可以设置在该凸起部124和该定位槽115之间。该上限位元件132一边套设在该凸起部124处,另一边嵌入该定位槽115内,以将增压泵120的第一盖体121通过上限位元件132固定在上壁111处。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上限位元件132的材料选择成能够吸收增压泵120产生的震动力的软质材料。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上限位元件132嵌入该定位槽115内的部分与该定位槽115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并且在该间隙内设置有减震片,以吸收增压泵120产生的震动力。本申请实施例中增压泵120与固定架直接无直接接触,增压泵120悬浮设置在容置空间113内,达到减震降噪的作用。经过实验验证,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发明中的增压泵组件可以使得增压泵120的噪音值降低至少10%。为了验证该增压泵组件的减震降噪的效果,实验中随机选取了十台净水器样品,该十台净水器样品中均安装有该增压泵组件,并进行噪音测试,测试的参考标准为gb/t22090-2008。在测试时,开启净水器,并进行全功能运行,在运行10min后进行测试,测试数据如下表1所示:表1样品编号噪音值db(a)有无其它异声1#44.4无2#43.1无3#44.2无4#42.9无5#44.5无6#43.2无7#44无8#43.5无9#43.2无10#44.6无为了与现有技术中未使用本发明的增压泵组件进行对比,实验中随机选取了十台现有技术的净水器样品,并进行噪音测试。测试标准与上述表1中的测试标准相同,测试数据如表2所示:表2由上表1和表2可知,使用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增压泵组件的净水器的噪音平均值小于45db(a),并且并没有其它异响。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净水器的噪音平均值大于50db(a),并且会伴有异响。因此,经过对比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增压泵组件的净水器的噪音值降低了至少10%,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