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4683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机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装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压缩机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压缩机被看成是制冷系统的心脏,最能表现压缩机特征的专用名词称为“蒸气泵”。压缩机实际所承担的职责是提升压力,将吸气压力状态提高到排气压力状态。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

压缩机的使用愈发的普及,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其装配的简单化需求。而在现如今的压缩机装配结构中,对于压缩机的腿架安置经常无法做到对应收纳,导致压缩机腿架无法收缩,进而延误整体装配工程。另外在压缩机装配过程中,由于需要将压缩机整体放入装配壳体中,会出现突然的整体冲击力带来的震动导致压缩机损害的情况,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且装配装置的腿架及腿脚会出现无法匹配压缩机以及安装环境的情况,无法调节,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缩机装配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缩机装配结构,包括带有弧度的壳体,所述壳体为空腔结构,且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腔活动连接腿架的一端,所述腿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侧并连接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还连接腿脚,所述腿脚的内腔设有锁紧装置,所述壳体的内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腔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延伸至所述支撑杆的内部,所述伸缩杆与支撑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安装有压板。

所述压板的外表面连接橡胶垫。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槽及与转动槽相对应的固定螺丝

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锁紧槽及与锁紧槽相对应的锁紧螺丝。

所述腿架与滑动槽连接的一端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宽度大于滑动槽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装配壳体的两侧设置了滑动槽,且腿架活动于滑动槽内腔之中,在压缩机的机腿较宽或者较窄时可通过装配壳体中腿架的进行滑动调节,满足了装配需求。

2、本实用新型在腿架的一端设有转动装置,且转动装置的另一端设有腿脚,通过转动装置,可调节腿架及腿脚的转动倾斜程度,满足不同的装配环境,在调节完毕后,通过转动装置中的固定螺丝可固定住腿架及腿脚,简单方便。

3、本实用新型在壳体的内侧安装有压板,压板的一侧设有弹簧减震,能避免压缩机在装配过程中因震动导致损坏,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压缩机装配结构的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压缩机装配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压缩机装配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壳体、2滑动槽、3腿架、4压板、5安装板、6转动装置、7腿脚、8锁紧装置、9安装槽、10伸缩杆、11支撑杆、1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图1-3所示,一种压缩机装配结构,包括带有弧度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为空腔结构,且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滑动槽2,所述滑动槽2的内腔活动连接腿架3的一端,所述腿架3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外侧并连接转动装置6,所述转动装置6包括转动槽及与转动槽相对应的固定螺丝。通过转动槽可转动调节腿架3及腿脚7的位置,适应装配环境,调节完毕后,通过固定螺丝可将其固定住。所述转动装置6还连接腿脚7,所述腿脚7的内腔设有锁紧装置8,锁紧装置8包括锁紧槽及与锁紧槽相对应的锁紧螺丝。所述壳体1的内侧设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的一侧设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内腔设有安装槽9,所述安装槽9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12,所述支撑杆11的另一端连接有伸缩杆10,所述伸缩杆10延伸至所述支撑杆11的内部,所述伸缩杆10与支撑杆1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10的另一端安装有压板4,压板4的外表面连接橡胶垫。通过压板4及其一侧的弹簧12,可避免压缩机在装配过程中因震动导致损坏的情况发生。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壳体1的滑动槽2,可对腿架3位置进行调节,使其能对应压缩机的机腿,另外腿架3的一端连接有转动装置6,可调节腿架3及腿脚7的转动倾斜程度,满足不同的装配环境,在调节完毕后,通过转动装置6中的固定螺丝可固定住腿架3及腿脚7,完成装配作业,在壳体1的内侧设有压板4及弹簧12,通过压板4及弹簧12的配合,能有效的降低压缩机在放置入壳体1中时因震动力而导致的损坏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