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行走泥浆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8086发布日期:2018-11-20 19:05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泥浆泵,尤其涉及一种水下行走泥浆泵。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泥浆泵使用越来越广,如泥浆泵用于对土方、淤泥进行抽排,如果污泥出现积块时,固体全部堆积在水泵吸水口,会导致泥浆泵吸水口堵塞,水泵叶轮不能旋转,最终损坏,增加维修成本;目前,在湖或鱼塘里,由于地底淤泥较多,需进行清理,当下采用较多的是简易吸泥船或清淤设备,这其中有很多在水面上工作,无法深入到水下,这给清淤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另外有些潜水式清淤设备,它们对于一些已经板结的胶泥无可奈何,这就造成了清淤效果差,而采用搅拌式泥浆泵,其又不方便移动,因此,申请人设计了一种能自动在水里行走的泥浆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下行走泥浆泵,可在吸泥浆的时候,对周边的泥块进行搅拌将板结的胶泥搅碎,又能在水里平稳行走,使清淤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水下行走泥浆泵,包括密封箱、推进器和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箱内设有调速电机、第一泥浆泵本体和第二泥浆泵本体,该调速电机与带主动伞轮的主轴相连,该主轴伸出密封箱与行走装置相连,该主轴的中部还设有叶轮;所述第一泥浆泵本体底部通过第一吸入口与第一过滤罩连通,顶部与排出管连通;所述第二泥浆泵本体底部通过第二吸入口与第二过滤罩连通,顶部与排出管连通;所述密封箱一侧设有推进器,该推进器与带从动伞轮的从动轴相连,该从动伞轮与主动伞轮相互啮合。

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套环、支架和万向轮,该套环与主轴紧配合连接,该套环外侧均匀焊接5个支架,该支架的另一端与万向轮相连。

所述从动轴一端与从动伞轮连接,并与主动伞轮啮合,另一端伸出密封箱与推进器连接。

所述第一过滤罩和第二过滤罩是侧面开有腰槽的不锈钢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密封箱的底部安装了行走装置,使密封箱平稳、移动省力,而在密封箱的一侧设置了推进器,使密封箱能匀速移动,而主轴上的旋转叶片和支架可以使板结的胶泥搅碎,便于泥浆泵本体吸入,使清淤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行走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封箱,2—第一泥浆泵本体,3—第一吸入口,4—第一过滤罩,5—调速电机,6—主动伞轮,7—从动伞轮,8—主轴,9—叶轮,10—支架,11—套环,12—万向轮,13—第二过滤罩,14—从动轴,15—推进器,16—第二吸入口,17—第二泥浆泵本体,18—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密封箱1、推进器15和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箱1内设有调速电机5、第一泥浆泵本体2和第二泥浆泵本体17,该调速电机与带主动伞轮6的主轴8相连,该主轴伸出密封箱与行走装置相连,该主轴的中部还设有叶轮9;所述第一泥浆泵本体2底部通过第一吸入口3与第一过滤罩4连通,顶部与排出管18连通;所述第二泥浆泵本体17底部通过第二吸入口16与第二过滤罩13连通,顶部与排出管18连通;所述密封箱1一侧设有推进器15,该推进器15与带从动伞轮7的从动轴14相连,该从动伞轮与主动伞轮6相互啮合。

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套环11、支架10和万向轮12,该套环与主轴8紧配合连接,该套环外侧均匀焊接5个支架10,该支架的另一端与万向轮12相连。

所述从动轴14一端与从动伞轮7连接,并与主动伞轮6啮合,另一端伸出密封箱1与推进器15连接。

所述第一过滤罩4和第二过滤罩13是侧面开有腰槽的不锈钢罩。

所述密封箱1与第一过滤罩4、第二过滤罩13、主轴8、从动轴14和排出管18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机械密封装置。

将本实用新型的调速电机5、第一泥浆泵本体2和第二泥浆泵本体17并联成一个电源主线,将泥浆泵放入水中,开启电源,调速电机5转动使主轴8上的主动伞轮6、叶轮9和支架10旋转,主动伞轮6带到从动伞轮7使推进器转动,给密封箱1一个推力,从而使得带万向轮12的支架10向一个方向移动,而叶轮9和支架10即具有搅拌板结泥块的作用,又具有稳定密封箱,促进推进的作用,而在主轴两侧设置的第一泥浆泵本体2和第二泥浆泵本体17对泥浆进行吸入、排出,叶轮9对泥块进行搅碎,使得板结的水底淤泥也可以被泥浆泵吸走,清淤效果好,水下作业效率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