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旋片式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5770发布日期:2018-12-05 18:5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真空泵,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旋片式真空泵。



背景技术:

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通俗来讲,真空泵是用各种方法在某一封闭空间中改善、产生和维持真空的装置,旋片真空泵主要由泵体和转子组成,在转子槽中装有两块以上的旋片,转子偏心地装在泵腔内,其结构是利用偏心地装在定子腔内的转子和转子槽内滑动的借助弹簧张力和离心力紧贴在定子内壁的两块旋片,当转子旋转时,始终沿定子的内壁滑动。目前常规的真空泵其排气箱与泵头之间通常为轴向设置,造成真空泵整体结构过长,在有些空间有限的场所不易安装,并且其泵头容易发热,影响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更加合理并且使用寿命更长的新型旋片式真空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旋片式真空泵,包括电机、泵头和排气箱,所述的电机与泵头相连进行传动并且电机的上方设置有接线盒,所述泵头的顶部设置有进气阀并且进气阀与泵头之间安装有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箱与泵头相连并设置于泵头侧方且排气箱上设置有排气接头,所述的排气箱与泵头之间连接有回油管,且回油管与泵头的接口处位于泵头下方,所述泵头的外圈均匀排列设置有若干一体式结构的散热齿,所述泵头的端盖上横向设置有若干条加强筋。

本新型旋片式真空泵的技术效果为:为了使真空泵整体的布局更加合理,可以方便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排气箱与泵头相连并设置于泵头侧方,该结构可以有效缩短真空泵整体的长度,进一步的,传统真空泵的回油接口都在转子的中间,运行时,润滑油从中间进入泵体,保证系统的润滑,但是当油位过低时,真空泵就会因缺油而抱死,从而导致机器损坏,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真空泵在缺油时和少油时的润滑问题,我们将回油接口改到转子下方,从而能保证泵在缺油和少油时长期稳定运行,增加了真空泵的使用寿命,由于泵头在运行时将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能够使热量有效的散发出去,泵头的外圈排列设置有散热齿;并且泵头的端盖上设置有加强筋,可以增加泵头端盖的强度防止变形,也相当于增加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其散热效果。

在上述的新型旋片式真空泵中,所述排气箱的侧面板上设置有调节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可以控制电机转速从而控制真空泵抽气的速度。

在上述的新型旋片式真空泵中,所述的回油管上安装有分离器。通过分离器可以过滤油液中的水汽等其他杂质,使进入泵头内油液的纯度更高,增加润滑效果。

在上述的新型旋片式真空泵中,所述电机的下方固连有底座,且底座的一端延伸至泵头下方。底座的设置可以方便真空泵的安装。

在上述的新型旋片式真空泵中,所述底座的底面四个边角上安装有减震垫。通过减震垫可以减小真空泵运行时的震动幅度,使其静音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旋片式真空泵具有结构合理、使用寿命更长且静音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旋片式真空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旋片式真空泵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泵头;3、排气箱;4、接线盒;5、进气阀;6、过滤器;7、排气接头;8、回油管;9、散热齿;10、加强筋;11、调节控制器;12、分离器;13、底座;14、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新型旋片式真空泵,包括电机1、泵头2和排气箱3,电机1与泵头2相连进行传动并且电机1的上方设置有接线盒4,泵头2的顶部设置有进气阀5并且进气阀5与泵头2之间安装有过滤器6,排气箱3与泵头2相连并设置于泵头2侧方且排气箱3上设置有排气接头7,排气箱3与泵头2之间连接有回油管8,且回油管8与泵头2的接口处位于泵头2下方,泵头2的外圈均匀排列设置有若干一体式结构的散热齿9,泵头2的端盖上横向设置有若干条加强筋10。

进一步细说,为了可以控制电机1转速从而控制真空泵抽气的速度,排气箱3的侧面板上设置有调节控制器11;为了可以过滤油液中的水汽等其他杂质,使进入泵头2内油液的纯度更高,增加润滑效果,回油管8上安装有分离器12。

为了方便真空泵的安装,电机1的下方固连有底座13,且底座13的一端延伸至泵头2下方,增加其重心的稳定,且底座13的底面四个边角上安装有减震垫14减小真空泵运行时的震动幅度,使其静音效果更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电机1、泵头2、排气箱3、接线盒4、进气阀5、过滤器6、排气接头7、回油管8、散热齿9、加强筋10、调节控制器11、分离器12、底座13、减震垫1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