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旋转型气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9837发布日期:2019-06-18 23:56阅读:1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旋转型气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元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旋转型气缸。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气动系统被广泛应用到了多种生产加工系统中,其中,气缸是气动系统中的重要执行元件。

目前,在一些特定工况中需要活塞杆不旋转,活塞杆在运行过程中不能转动。如果将现有的标准气缸应用于需要活塞杆不旋转的工况中,一旦运行过程中有外在作用力,活塞杆就会转动,若不当使用轻者造成自动化设备工作失效、产品报废,重者危及人员安全或损坏整体设备,造成重大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不旋转型气缸,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行稳定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旋转型气缸,包括缸筒和后盖,后盖连接于缸筒的后端,缸筒内设有活塞腔, 缸筒上设有与活塞腔连通的排气口,后盖上设有与活塞腔连通的进气口,活塞腔内活动设有活塞和活塞杆,活塞杆一端连接于活塞,活塞杆另一端穿过缸筒前端伸出于活塞腔外,活塞腔内还轴向设有导杆,导杆一端连接于活塞腔内壁,导杆的另一端穿过活塞与后盖连接。

进一步的,后盖通过螺钉与缸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活塞上临近后盖的一侧嵌设有与导杆配合的第一密封圈和以将第一密封圈固定的第一压盖,活塞上远离后盖的一侧嵌设有与导杆配合的第二密封圈和以将第二密封圈固定的第二压盖。

进一步的,后盖与缸筒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进一步的,活塞腔内壁设有安装孔,导杆一端伸入安装孔内,导杆另一端穿过活塞与后盖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缸筒上嵌设有与活塞杆配合的导向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缸,结构简单,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活塞杆伸出时,进气口进气,气体进入活塞腔的无杆腔内,无杆腔内的气压增大从而推动活塞带动活塞杆向外伸出,活塞移动的过程中,活塞腔中有杆腔的气体从排气口排出,当需要活塞杆缩回时,排气口进气,气体进入活塞腔的有杆腔内,有杆腔内的气压增大从而推动活塞带动活塞杆向内缩回,活塞移动的过程中,活塞腔中无杆腔的气体从进气口排出,通过设置导杆,以对活塞杆的移动进行轴向限位,而且导杆偏心连接于活塞上,导杆和活塞腔配合能够防止活塞在活塞腔内转动,从而避免活塞杆转动,保证了活塞杆在运行的过程中稳定性,使得气缸使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缸筒;2.后盖;3.活塞;4.活塞腔;5.活塞杆;6.导杆;7.螺钉;8.第一密封圈;9.第一压盖;10.第二密封圈;11.第二压盖;12.第三密封圈;13.导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释。

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不旋转型气缸,包括缸筒1和后盖2,后盖2连接于缸筒1的后端,后盖2通过螺钉7与缸筒1固定连接,缸筒1内设有活塞腔4, 后盖2与缸筒1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12,以保证密封性良好,活塞腔4内的气体不会从后盖2与缸筒1之间泄露,缸筒1上设有与活塞腔4连通的排气口,后盖2上设有与活塞腔4连通的进气口,活塞腔4内活动设有活塞3和活塞杆5,活塞杆5一端连接于活塞3,活塞杆5另一端穿过缸筒1前端伸出于活塞腔4外,活塞腔4内还轴向设有导杆6,即导杆6的设置方向与活塞3的运动方向相同,导杆6一端连接于活塞腔4内壁,导杆6的另一端穿过活塞3与后盖2连接,活塞腔4内壁设有安装孔,导杆6一端伸入安装孔内,导杆6另一端穿过活塞3与后盖2通过螺纹连接,活塞3活动与导向连接,且活塞3与导杆6偏心连接,根据活塞腔4内是有含有活塞杆5可将活塞腔4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

本实用新型的气缸,结构简单,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活塞杆5伸出时,进气口进气,气体进入活塞腔4的无杆腔内,无杆腔内的气压增大从而推动活塞3带动活塞杆5向外伸出,活塞3移动的过程中,活塞腔4中有杆腔的气体从排气口排出,当需要活塞杆5缩回时,排气口进气,气体进入活塞腔4的有杆腔内,有杆腔内的气压增大从而推动活塞3带动活塞杆5向内缩回,活塞3移动的过程中,活塞腔4中无杆腔的气体从进气口排出,通过设置导杆6,以对活塞杆5的移动进行轴向限位,而且导杆6偏心连接于活塞3上,导杆6和活塞腔4配合能够防止活塞3在活塞腔4内转动,从而避免活塞杆5转动,保证了活塞杆5在运行的过程中稳定性,使得气缸使用可靠。

进一步的,活塞3上临近后盖2的一侧嵌设有与导杆6配合的第一密封圈8和以将第一密封圈8固定的第一压盖9,活塞3上远离后盖2的一侧嵌设有与导杆6配合的第二密封圈10和以将第二密封圈10固定的第二压盖11。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8和第二密封圈10,使得活塞3在移动的过程中,活塞腔4内的气体不会随导杆6在无杆腔和有杆腔之间串气,从而保证了气缸运行的可靠性,而且双层密封,进一步保证了密封性良好,缸筒1上嵌设有与活塞杆5配合的导向套13,导向套13对活塞杆5的往复运动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保证了活塞杆5运动的同轴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