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压缩机以及增压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20510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离心压缩机以及增压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形成用于使压缩后的空气的一部分向上游侧环流的返回流路的离心压缩机以及增压器。
【背景技术】
[0002]以往的增压器具备:轴承壳体;旋转自如地保持于轴承壳体的轴;设于轴的一端的涡轮叶轮;以及设于轴的另一端的压缩机叶轮。将增压器连接于发动机。从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使涡轮叶轮旋转。通过该涡轮叶轮的旋转,压缩机叶轮经由轴而旋转。
[0003]在上述的增压器中,伴随压缩机叶轮的旋转,空气被压缩而被送向发动机。另一方面,在搭载有增压器的车等中,若因加速器的断开等,而发动机的节流阀关闭,则增压压力上升,并且空气流量减少。其结果,流体的压力、流量较大地变动,而有产生伴随该变动的声音的情况(所谓喘振)。因此,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普及了如下结构:在容纳有压缩机叶轮的压缩机壳体中,另外设置连通压缩机叶轮的上游和下游的返回流路,利用空气旁通阀开闭该返回流路。若采用该结构,则当增压压力上升时,打开空气旁通阀而使压缩后的空气的一部分向压缩机叶轮的上游侧环流,从而能够抑制喘振。这样的返回流路不限定于增压器,也能够用于全部离心压缩机。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2796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在设有上述的返回流路的离心压缩机中,通过返回流路而从压缩机叶轮的下游向上游环流了的空气与压缩机叶轮的上游的空气的主流合流。因此,环流了的空气与主流干涉,而有使主流紊乱的情况。若主流紊乱,则根据运转条件而随空气的流动产生的声音变大,而有静音性降低的可能性。
[000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设置返回流路而抑制喘振、同时能够提高静音性的离心压缩机以及增压器。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1]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是一种离心压缩机,其主旨在于,具备:压缩机叶轮,其固定于旋转轴的端部;压缩机壳体,其容纳压缩机叶轮;吸气空间,其设于压缩机壳体,在旋转轴的延长线上延伸,并且位于压缩机叶轮的正面侧;下游侧流路,其相对于压缩机叶轮设于旋转轴的径向外侧,将从吸气空间抽吸且由压缩机叶轮压缩了的流体引导至压缩机壳体外;返回流路,其一端在形成下游侧流路的压缩机壳体的壁面开口,另一端在形成吸气空间的压缩机壳体的壁面开口,使被引导至下游侧流路的流体从下游侧流路向吸气空间环流;以及导入部,其是设于吸气空间的导入部,具有内周面,该内周面形成从压缩机壳体外朝上述吸气空间引导流体的流路,上述内周面中的该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下游端位于比返回流路的另一端所开口的压缩机壳体的壁面靠近旋转轴的径向内侧。
[0012]优选导入部由缩径部构成,该缩径部的内径从流体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缩小。
[0013]优选在比导入部靠近旋转轴的径向外侧,而且在比返回流路中的吸气空间侧的开口靠近旋转轴的径向内侧,设有沿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环状地延伸的环状路。
[0014]优选环状路比返回流路中的吸气空间侧的开口更向导入部的上游端侧延伸,而且在旋转轴的径向上的截面积从导入部的上游端侧朝向下游端侧扩大。
[0015]优选返回流路中的吸气空间侧的开口与导入部在旋转轴的径向上至少一部分重置。
[0016]优选导入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于压缩机壳体。
[0017]优选在吸气空间内,而且在比导入部的下游端靠近压缩机叶轮侧,设有沿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环状地延伸的间隔壁,在间隔壁的外周面与形成吸气空间的压缩机壳体的壁面之间,形成有从压缩机叶轮侧朝向导入部侧引导流体的环流路。
[0018]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是一种增压器,其主旨在于,具备第一方案的离心压缩机。
[0019]发明的效果如下。
[0020]根据本发明,能够设置返回流路而抑制喘振,同时能够提高静音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增压器的简要剖视图。
[0022]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壳体以及缩径部的分解立体图。
[0023]图3是图1的点划线部分的抽出图。
[0024]图4(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贯通路的图,图4(b)是用于说明贯通路的第一变形例的图。
[0025]图5是用于说明贯通路的第二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这样的实施方式所示的尺寸、材料、其它具体的数值等只不过是为了使发明的理解容易而举出的例子,因此在除对它们进行特别规定的情况之外,不限定本发明。此外,在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对于实际上具有相同的功能、结构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而省略重复说明,并且省略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的要素的图示。
[0027]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以具备离心压缩机的增压器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对增压器的简要的结构进行说明,之后详述增压器的离心压缩机的结构。
[0028]图1是增压器C的简要剖视图。以下,图1所示的箭头L表示增压器C的左方,箭头R表示增压器C的右方。如图1所示,增压器C具备增压器主体1。增压器主体1具有轴承壳体2、通过紧固机构3连结于轴承壳体2的左侧的涡轮壳体4、以及通过紧固螺栓5连结于轴承壳体2的右侧的压缩机壳体6。并且它们一体化。
[0029]在轴承壳体2的涡轮壳体4附近的外周面设有突起2a。突起2a向轴承壳体2的径向外侧突出。并且,在涡轮壳体4的轴承壳体2附近的外周面设有突起4a。突起4a向涡轮壳体4的径向外侧突出。轴承壳体2和涡轮壳体4通过紧固机构3紧固突起2a、4a而相互固定。紧固机构3由夹持突起2a、4a的紧固带(G联接器)构成。
[0030]在轴承壳体2形成有沿增压器C的左右方向贯通的轴承孔2b。在轴承孔2b容纳轴承7。轴承7旋转自如地支承轴8 (旋转轴)。在轴8的一端一体地固定有涡轮叶轮9。涡轮叶轮9旋转自如地容纳在涡轮壳体4内。在轴8的另一端(端部8a) —体地固定有压缩机叶轮10。压缩机叶轮10旋转自如地容纳在压缩机壳体6内。
[0031]在压缩机壳体6形成有吸气空间11。吸气空间11在增压器C的右侧开口,并且与未图示的空气净化器连接。吸气空间11在轴8的轴向的延长线上延伸。并且,吸气空间11位于压缩机叶轮10的正面侧。在吸气空间11形成有吸气流路11a。若压缩机叶轮10旋转,则从压缩机壳体6外朝向压缩机叶轮10的正面抽吸流体(例如空气)。被抽吸后的流体在吸气流路11a内流通。并且,在吸气空间11形成有锥形部lib。锥形部lib的内径朝向压缩机叶轮10而渐减。此处,在压缩机叶轮10中,轴8的轴向上的涡轮叶轮9侧是背面,其相反侧是正面。
[0032]在通过紧固螺栓5连结有轴承壳体2和压缩机壳体6的状态下,这两个壳体2、6的彼此的对置面形成使流体升压的扩散流路12。扩散流路12形成为环状,从轴8的径向内侧朝向外侧延伸。并且,扩散流路12在上述的径向内侧经由压缩机叶轮10而与吸气空间11连通。
[0033]在压缩机壳体6设有压缩机涡旋流路(下游侧流路)13。压缩机涡旋流路13形成为环状,位于比扩散流路12靠近轴8的径向外侧。压缩机涡旋流路13与未图示的发动机的吸气口连通,并且也与扩散流路12连通。因此,若压缩机叶轮10旋转,则从压缩机壳体6外朝吸气空间11抽吸流体。而且,该被抽吸后的流体在压缩机叶轮10的叶片间流通的过程中,例如因离心力的作用等而增压增速,并在扩散流路12以及压缩机涡旋流路13中升压。
[0034]这样,被从吸气空间11抽吸后的流体利用压缩机叶轮10的旋转而被压缩。在压缩机叶轮通过后的流体经由扩散流路12而在压缩机涡旋流路13以及排气流路14 (下游侧流路)流通,通过排气口 15而被引导至压缩机壳体6外,并向与排气口 15连接设置的发动机的吸气口排出。
[0035]在涡轮壳体4形成有排出口 16。排出口 16在增压器C的左侧开口。排出口 16与未图示的废气净化装置连接。并且,在涡轮壳体4设有流路17和涡轮涡旋流路18。涡轮涡旋流路18形成为环状,位于比流路17靠近轴8的径向外侧。涡轮涡旋流路18与对从未图示的发动机的排气歧管排出的废气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