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泵构造

文档序号:9704838阅读:1337来源:国知局
油泵构造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在用于车辆用发动机等中的可变容量型的油栗中,用于使排油压力稳定的油栗构造。
【背景技术】
[0002]作为汽车发动机的油栗存在能够使排油量增减的可变容量油栗。其中,具备由油压机构进行排油量的可变操作的油栗。这种栗的具体的结构公开在专利文献1中。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排油量的可变机构,使调整环(14)移动,以增减栗容量的方式变化。作为前述调整环(14)的移动机构使用了油压阀。
[0003]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2 - 145095号公报。
[0004]在专利文献1中,形成有从排油端口(3)向发动机(E)供给油的供给油路(31),在来自该供给油路(31)的油压所作用的位置具备控制阀(V)。在控制阀(V)与受压部(21)之间配置有用于进行向受压部(21)赋予控制压力或者去掉控制压力的操作的第1控制油路
(Cl)o
[0005]形成有使油压从供给油路(31)向阀体(35)的中间部分作用的第2控制油路(C2)。形成有将从控制阀(V)排出的油向低压空间(LP)输送的排出油路(33)。在上述结构中,如段落
[0066]所记载的那样,在发动机转速为N3?不足N4的情况下,发动机转速超过了 N3(油压超过了第3控制值)的时刻,如图4所示,第2控制油路(C2)被控制阀(V)隔断。
[0006]与此同时,第1控制油路(C1)通过控制阀(V)与排出油路(33)连接,对受压部(21)作用的控制压力大幅度降低。这样,在段落
[0066]中记载了对受压部(21)作用的控制压力被隔断的时刻,和作用到受压部(21)的控制压力从排出油路(33)泄放的时刻是相同时刻。
[0007]如将专利文献1的图3和图4进行对比,则担心产生以下的现象。若向受压部(21)外加控制压力,则栗容量减少,油压也减小。此外,若不向受压部(21)外加控制压力,则栗容量增大,油压也增大。此外,油压不是一定的,而是通过脉动而重复增减。
[0008]在油压成为了第3控制值附近的情况下,由于油压以短的周期重复增减,所以以短的周期重复向受压部(21)外加或不外加控制压力的动作。若以短的周期重复向受压部
(21)外加或不外加控制压力的动作,则也以短的周期重复栗容量增大或减小的状态。因此,油压以短的周期重复增减。这意味着油压的脉动增大,若油压的脉动增大,则发生噪音及振动,驾驶员不舒服,同时装置的耐久性也降低。
[0009]此外,虽未特别举例,但上述现象在“叶片”型的可变容量油栗中也同样有可能发生。为此,本发明的目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通过油压控制对排油量进行可变操作型的油栗中,抑制可变操作时油压的急剧变化,防止排油量可变时的振动,脉动,冲击音,噪音等。

【发明内容】

[0010]为此,发明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锐意的研究,其结果,通过使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为如下的油栗构造而解决了上述问题,即、具备:油栗,其具有用于进行排油量的可变操作的第1油压控制室和第2油压控制室,通过向前述第1油压控制室和第2油压控制室外加控制油压而进行容量可变操作;油压控制阀,其具有来自该油栗的排出油流入的阀操作油路、第1流入路、和第2流入路,向前述第1油压控制室输送油的第1流出路,向前述第2油压控制室输送油的第2流出路,能够将油向外部排出的排放流路;以及油回路,油通过前述油栗在其中循环;前述油压控制阀与前述油回路的分歧流路连接,在前述油压控制阀内滑动的滑阀阀体由连结轴,与该连结轴的轴向正交地形成的前方阀部和后方阀部,位于前述前方阀部与前述后方阀部之间的中间阀部构成,该中间阀部的轴向尺寸比前述第2流出路的轴向尺寸大,前述第2流出路和前述排放流路均通过前述滑阀阀体的移动而暂时收存在前述中间阀部与前述前方阀部之间,通过前述油压控制阀,平时向前述第1油压控制室外加控制油压,并且在前述第2油压控制室中使控制油压增减。
[0011]通过使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为如下的油栗构造而解决了上述问题,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前述油压控制阀中设有平时与前述第2油压控制室连通的节流孔。通过使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为如下的油栗构造而解决了上述问题,在第1或第2实施方式中,具备向与前述阀操作油路连通或者隔断的某一方切换的操作阀。通过使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为如下的油栗构造而解决了上述问题,在第3实施方式中,前述操作阀为电磁阀。
[0012]在本发明中,具备:油栗,通过向第1油压控制室和第2油压控制室外加控制油压而进行容量可变操作;油压控制阀,其具有来自该油栗的排出油流入的阀操作油路、第1流入路、和第2流入路,向前述第1油压控制室输送油的第1流出路,向前述第2油压控制室输送油的第2流出路;电磁阀,向连通或者隔断前述阀操作油路和滑阀阀体通路内的某一方切换。而且,通过该油压控制阀,平时向前述第1油压控制室外加控制油压,并且在前述第2油压控制室中使控制油压增减,从而能够减小油栗的容量为可变的情况下的噪音及振动。
[0013]此外,油压控制阀内的滑阀阀体中的中间阀部的轴向尺寸比第2流出路的轴向尺寸大。这样一来,前述中间阀部能够完全封住第2流出路,即使在滑阀阀体向后方侧移动时,也能够存在将油密闭在第2油压控制室内的状态的时间帯(期间)。在该状态下,由于油是非压缩性流体,所以第2油压控制室内的油起到了作为阻尼的作用,能够抑制油栗工作中的微振动,降低振动及噪音。而且,即使中间阀部多少有些移动,第2流出路也能够维持关闭状态,能够通过油的阻尼效果抑制涌动。
[0014]进而,在油压控制阀中设有排放流路,前述第2流出路和前述排放流路通过前述滑阀阀体的移动而暂时收存在前述中间阀部与前述前方阀部之间。也就是说,第2流出路与排放流路连通,并且第2流出路与第2流入路被隔断。这样一来,能够容易地将第2油压控制室内的油排出,顺畅地进行油栗的排油量的变化。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表示本发明中的油栗,油压控制阀,电磁阀以及油回路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A是表示油压控制阀和电磁阀的动作的剖视图,图2B是图2A的(α )部放大图,图
2C是表示油压控制阀和电磁阀的动作的剖视图,图2D是图2C的(β )部放大图; 图3A是表示油压控制阀的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的要部放大图,图3B至图3D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的动作的要部放大图;
图4A是表示发动机的低转速区域中的本发明的动作的要部示意图,图4B是表示发动机的中转速区域中的本发明的动作的要部示意图,图4C是操作室被操作突出部一分为二的状态的要部不意图;
图5A是表示从发动机的中转速区域开始转速增加而要向高转速区域转移的变化区域中的本发明的动作的要部示意图,图5B是表示发动机的高转速区域中的本发明的动作的要部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中未设置节流孔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特性的曲线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A:油栗,17a:第1油压控制室,17b:第2油压控制室,42:阀操作油路,43:第1流入路,44:第1流出路,45:第2流入路,46:第2流出路,47:排放流路,48:节流孔,B:油压控制阀,5:滑阀阀体,51:前方阀部,52:后方阀部,53:中间阀部,54:连结轴;59:油回路,C:操作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如图1所示,主要由油栗A,油压控制阀B,以及操作阀C构成。油栗A主要是使油向汽车的发动机循环,能够不与发动机的转速成比例地使排油量可变的可变容量型。油栗A的排油量的可变操作由设在将油从该油栗A向发动机循环的油回路9中的油压控制阀B和操作阀C进行。
[0018]虽然油栗A存在各种各样的构造,但在本发明中对内切齿轮型的油栗进行说明(参照图1)。油栗A由栗壳1,内转子21,外转子22,和外环3构成。栗壳1中形成有转子室11。在该转子室11的底面部形成有装设栗驱动用的驱动轴23的轴孔12,在该轴孔12的周围形成有吸油端口 13和排油端口 14。
[0019]从前述吸油端口 13的终端部到排油端口 14的始端部之间存在第1密封部16a,从排油端口 14的终端部到吸油端口 13的始端部之间存在第2密封部16b。在前述栗壳1中形成有与转子室11连续的操作室17,配置后述的外环3的操作突出部31。内转子21,外转子22,以及外环3内装在转子室11中。
[0020]内转子21是余摆线形状或者大致余摆线形状的齿轮,形成有多个外齿。此外,在直径方向中心位置形成有驱动轴用的轴毂孔,驱动轴23贯通该轴毂孔中固定。外转子22形成为环状,在内周侧形成有多个内齿。
[0021]而且,内转子21的外齿的数量比外转子22的内齿的数量少一个。通过内转子21的外齿和外转子22的内齿构成多个小室(齿间空间)So
[0022]将内转子21的旋转中心Pa与外转子22的旋转中心Pb的距离作为偏心量,形成以内转子21的旋转中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