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80682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解决压缩机过压缩的问题一般是在定涡旋背面开设卸荷阀。由于压缩机的由于的内部空间有限,在定涡旋背面开设卸荷阀后没有足够空间再设置流体喷射通道,使得在设置有卸荷阀的压缩机上再设置流体喷射通道增加了困难。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压缩机定涡旋空间不够用的问题,在压缩机内部单独的设置流体喷射通道装置,造成整个压缩机的结构更加复杂,导致整个压缩机的可靠性下降。
[0003]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有的只设置了流体喷射通道,由于没有设置卸荷阀,经常会造成压缩机发生过压缩的问题,从而增加了压缩机的功耗。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发生过压缩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动涡旋部;定涡旋部,与动涡旋部相配合形成压缩空间;泄压部,设置于定涡旋部上以使压缩空间内发生过压时将压缩空间内部的高压气体排出;盖板部,设置于定涡旋部上,盖板部上开设有补气通道,泄压部位于盖板部与定涡旋部之间。
[0006]进一步地,补气通道贯通地设置于盖板部上并与压缩空间相连通。
[0007]进一步地,补气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一通道沿盖板部的轴线方向设置于盖板部上,第一通道的进气口用于接入中压气体,第一通道的出气口与压缩空间相连通。
[0008]进一步地,补气通道还包括:补气凹槽,补气凹槽开设于靠近定涡旋部的盖板部的表面上,第一通道的出气口开设于补气凹槽的底壁上。
[0009]进一步地,定涡旋部上设置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的进气口与补气通道的出气口相连通,第二通道的出气口与压缩空间相连通。
[0010]进一步地,盖板部上还设置有与压缩空间相连通的背压通孔,定涡旋部上还设置有中压通道,中压通道的一端与背压通孔相连通,中压通道的另一端与压缩空间相连通。
[0011]进一步地,远离定涡旋部的盖板部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沿定涡旋部的轴线方向延伸。
[0012]进一步地,第一凸台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同轴设置。
[0013]进一步地,定涡旋部具有凹部,凹部的底面上设置有与压缩空间相连通的泄压孔,泄压部设置于凹部内用于密封泄压孔。
[0014]进一步地,泄压部包括:泄压阀片,泄压阀片的一端设置于凹部的底面上,泄压阀片的另一端位于泄压孔的上方并将泄压孔密封。
[0015]进一步地,泄压部还包括:阀片挡板,阀片挡板的一端与泄压阀片相接触,阀片挡板的另一端与靠近泄压孔的泄压阀片的一端具有距离。
[0016]进一步地,凹部的底面上设置有与压缩空间相连通的第二排气孔,泄压孔为多个,多个泄压孔沿第二排气孔的周向设置。
[0017]进一步地,压缩机还包括:密封盖,密封盖设置于盖板部上;支撑架,动涡旋部可旋转地设置于支撑架上,定涡旋部设置于动涡旋部的上方;防自转机构,设置于支撑架与动涡旋部之间。
[0018]进一步地,压缩机还包括补气管,补气管包括:第一直段,第一直段的一端与盖板部连接并与补气通道相连通;弯折段,弯折段的一端与第一直段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二直段,第二直段的一端与弯折段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二直段的另一端用于接入中压气体。
[0019]进一步地,第一直段和/或第二直段上设置有密封凹槽。
[0020]进一步地,第一直段、弯折段和第二直段一体设置。
[0021]进一步地,定涡旋部上还设置有浮动导向柱,浮动导向柱为多个,盖板部通过多个浮动导向柱设置于定涡旋部上。
[002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压缩机为上述的压缩机。
[0023]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包括动涡旋部、定涡旋部、泄压部和盖板部。其中,定涡旋部与动涡旋部相配合形成压缩空间。泄压部设置于定涡旋部上以使压缩空间内发生过压时将其内部多余的高压气体排出。盖板部设置于定涡旋部上,盖板部上开设有补气通道,泄压部位于盖板部与定涡旋部之间。由于在定涡旋部的增设了盖板部,使得压缩机内部具有足够的空间用来同时设置泄压部和补气通道。采用泄压部与补气通道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了压缩机在作业的过程中发生过压缩,有效的提高了该压缩机在极限工况下的能效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的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0026]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的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的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补气管的另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定涡旋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盖板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盖板部的另一视角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补气管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33]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补气管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35]10、动涡旋部;20、定涡旋部;21、凹部;211、泄压孔;212、第二排气孔;22、浮动导向柱;30、泄压部;31、泄压阀片;32、阀片挡板;40、盖板部;40a、密封垫片;41、排气孔;42、背压通孔;50、补气通道;51、第一通道;52、补气凹槽;53、第二通道;54、中压通道;60、密封盖;61、浮动密封圈;70、密封圈;80、支撑架;90、防自转机构;100、补气管;101、第一直段;102、弯折段;103、第二直段;104、密封凹槽;104a、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37]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包括动涡旋部10、定涡旋部20、泄压部30和盖板部40。其中,定涡旋部20与动涡旋部10相配合形成压缩空间。泄压部30设置于定涡旋部20上以使压缩空间内发生过压时将其内部多余的高压气体排出。盖板部40设置于定涡旋部20上,盖板部40上开设有补气通道50,泄压部30位于盖板部40与定涡旋部20之间。
[0038]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定涡旋部20的增设了盖板部40,使得压缩机内部具有足够的空间用来同时设置泄压部30和补气通道50。采用泄压部30与补气通道50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了压缩机在作业的过程中发生过压缩,有效的提高了该压缩机在极限工况下的能效和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置在定涡旋部20上的盖板部40结构的压缩机,使得具有该结构的压缩机结构可靠、加工简单、容易装配。
[0039]其中,补气通道50贯通地设置于盖板部40上并与压缩空间相连通。这样设置能够方便的将外界的中压气体引入压缩空间内部,继而增加压缩机的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