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空压机管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4967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空压机管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管路系统,特别是涉及空压机的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空压机管路系统一般包括循环冷却水管路系统和曝气管路系统,以前的空压机循环冷却水管路及曝气管路通常采用地埋式,即将部分管路埋在地底下。运行中的空压机通过循环冷却水不断进出空压机来降低油温,从而保证设备高效运转,由于循环冷却水管路常年使用,导致管内结有水垢,埋于地下不易清理,进出水不通畅,如果循环冷却水管路系统出现问题,从而导致供水量不足,通常会出现空压机运转时油温偏高的现象,设备不能达到最理想的工作状态,不利于机组的安全高效运行。
[0003]空压机曝气管路系统为曝气池中的污泥提供生长繁殖所必须的氧气,由于长期使用,通常曝气管路会出现腐蚀现象,管路多处漏气,曝气量达不到处理要求,不能保证污水达标处理。某些省份或地区地下水位偏高,当使用空压机时,地下水不断渗入管路周围的地层中,曝气管经长期水下浸泡,腐蚀后出现大量漏洞,空压机曝气管路系统的气体一部分经漏洞排出,无法达到处理所需要的曝气量,从而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空压机管路系统为改善上述具有的问题点或缺点,发明一种新型空压机管路系统,目的是使管路暴露在空气中,从而避免了压埋在潮湿的环境,管路系统表面设置的防腐层能增强管路的耐腐蚀性,从而延长了管路的使用寿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空压机管路系统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该新型空压机管路系统,包括循环冷却水管路系统和曝气管路系统,其中循环冷却水管路系统包括总送水管和总回水管,曝气管路系统包括进气管路和送气管路,所述总送水管分支成两支送水干管一、送水干管二,两支送水干管一、送水干管二分布在空压机两侦牝其中一侧的一支送水干管一又分支成两支送水支管一、送水支管二,这两支送水支管一、送水支管二分布在空压机上部,空压机一侧的上部上下设有两个进水口一、进水口二,这两个进水口一、进水口二分别与两支送水支管一、送水干管二连接,空压机另一侧的上部设有一个进水口三,该进水口三与另一只没分支的送水干管二连接;
[0007]总回水管分支成两支回水干管一、回水干管二,其中一支回水干管一又分支成两支回水支管一、回水支管二,所述这两支回水支管一、回水支管二分布在空压机下部,这两支回水支管一、回水支管二分别与空压机下部的上下两个出水口一、出水口二连接,另一支没被分支的回水干管二与空压机头部的出水口三连接;
[0008]进气管路与空压机的进气口连接,送气管路一端与空压机的出气口连接,另一端与储气罐的进气口连接;
[0009]总送水管、总回水管、两支送水干管、两支回水干管、两支送水支管、两支回水支管、进气管路、送气管路均设置在地面以上,以上提到的所有管路表面均设置防腐层。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下对管路系统的腐蚀,定期对空压机、储气罐维护时,拆除方便易于保养,当出现泄漏和堵塞的情况时能及时的发现问题,保证设备高效安全的运行。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新型空压机管路系统示意图;
[0013]图2是空压机原有循环冷却水管路系统示意图;
[0014]图3是空压机原有曝气管路系统示意图。
[0015]其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总送水管,2-总回水管,3-送水干管一,4-送水干管二,5-回水干管一,6-回水干管二,7-送水支管一,8-送水支管二,9-回水支管一,10-回水支管二,11-进气管路,12-送气管路,A-空压机,B-储气罐,a-进水口一,b_进水口二,c_进水口三,d-出水口三,e-出水口一,f-出水口二,g-进气口一,h-出气口,1-进气口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2所示的空压机原有循环冷却水管路系统,使用旧的管路系统时,送水干管一3的下端是埋在地下的,相应的,送水干管一 3下端分支成的两支送水支管一 7、送水支管二8也被埋在地下;
[0017]回水干管一 5下端的一部分是埋在地下的,相应的,回水干管一 5下端分支成的两支回水支管一 9、回水支管二 10也被埋在地下,只有总送水管1、总回水管2、送水干管二 4、回水干管二 6这四根管路完全分布在地面上,除了与送水干管二 4连接的进水口和与回水干管二 6连接的出水口外,其余两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均分布在空压机A的底部。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出水和进水通过埋在地底下的管路进行。
[0018]如图3所示的空压机原有曝气管路系统,气体经进气管路11和空压机A的进气口g进入空压机A内,空压机A曝出的气体经出气口 h、送气管路12、进气口 i进入储气罐B内,空压机A往储气罐B送气的送气管路12的一部分也埋在地底下。
[0019]现将两组管路均从地下挖出,重新在地上按照图1进行布置新的管路,并对所有管路表面设置防腐层,对部分循环冷却水管路中堵塞的水垢进行清理,保障管路通畅。
[0020]对运行中的空压机A通过循环冷却水来降低油温时,冷却水先从总送水管I经过,总送水管I下端分支成两支送水干管一 3、送水干管二 4,送水干管一 3、送水干管二 4分布在空压机A两侧,水流从送水干管一 3经过时,送水干管一 3下端分支成两支送水支管一 7、送水支管二 8,两支送水支管一 7、送水支管二 8分布在空压机A上部,水流经过两支送水支管一 7、送水支管二 8,通过在空压机A —侧的上部上下的两个进水口一 a、进水口二 b使冷却水流入空压机A,水流从送水干管4经过后,经连接在空压机A另一侧的上部的进水口三c流入空压机A ;
[0021]冷却水进入空压机A对油温降温后,经与空压机A头部的出水口 d、空压机A下部的上下两个出水口一 e、出水口二 f分别连接的回水干管二 6、回水支管一 9、回水二 10流出空压机A,回水支管一 9、回水支管二 10上端汇总成一支回水干管一 5,回水干管一 5、回水干管二 6汇总成总回水管2,经总回水管2流出。
[0022]气体经进气管路11进入空压机A内,空压机A曝出的气体经送气管路12进入储气罐B内。
[0023]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的等同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空压机管路系统,包括循环冷却水管路系统和曝气管路系统,其中循环冷却水管路系统包括总送水管(I)和总回水管(2),曝气管路系统包括进气管路(11)和送气管路(12),其特征在于:所述总送水管(I)分支成送水干管一(3)、送水干管二(4),所述送水干管一(3)、送水干管一(4)分布在空压机(A)两侧,所述送水干管一(3)分支成送水支管一(7)、送水支管二(8),所述送水支管一(7)、送水支管二(8)分布在空压机(A)上部,空压机㈧一侧的上部上下设有进水口一(a)、进水口二(b),所述进水口一(a)、进水口二(b)分别与所述送水支管一(7)、送水支管二(8)连接,所述空压机(A)另一侧的上部设有一个进水口三(C),所述进水口三(c)与送水干管二(4)连接; 所述总回水管(2)分支成回水干管一(5)、回水干管二(6),所述回水干管一(5)分支成回水支管一(9)、回水支管二(10),所述回水支管一(9)、回水支管二(10)分布在空压机(A)下部,所述回水支管一(9)、回水支管二(10)分别与空压机㈧下部的上下出水口一(e)、出水口二(f)连接,所述回水干管二(6)与空压机㈧头部的出水口三⑷连接;所述进气管路(11)与空压机(A)的进气口(g)连接,所述送气管路(12) —端与空压机㈧的出气口一(h)连接,另一端与储气罐⑶的进气口二⑴连接; 所述总送水管(I)、总回水管(2)、送水干管一(3)、送水干管二(4)、回水干管一(5)、回水干管二(6)、送水支管一(7)、送水支管二(8)、回水支管一(9)、回水支管二(10)、进气管路(11)、送气管路(12)均设置在地面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空压机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送水管(1)、总回水管(2)、送水干管一(3)、送水干管二(4)、回水干管一(5)、回水干管二(6)、送水支管一(7)、送水支管二(8)、回水支管一(9)、回水支管二(10)、进气管路(11)、送气管路(12)表面均设置防腐层。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空压机管路系统,包括循环冷却水管路系统和曝气管路系统,其中循环冷却水管路系统包括总送水管和总回水管,曝气管路系统包括进气管路和送气管路,总送水管分支成两支送水干管一、送水干管二,送水干管一分支成两支送水支管一、送水支管二,送水支管一、送水干管二分别与空压机的三个进水口连接;总回水管分支成两支回水干管一、回水干管二,回水干管一分支成两支回水支管一、回水支管二,进气管路与空压机连接,送气管路两端分别与空压机、储气罐连接;以上提到的所有管路表面均设置防腐层,该管路系统能避免在潮湿环境下的腐蚀,拆除方便并易于保养,当出现泄漏时能及时发现问题,保证设备高效安全运行。
【IPC分类】F04B39-06, F16L58-02, F04B41-02
【公开号】CN204357673
【申请号】CN201420594014
【发明人】李龙, 李永盛, 武楷, 周薇
【申请人】天津医药集团津康制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