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翼单元以及送风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48833阅读:来源:国知局
前方辐条6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固定于静翼单元50的切换机构52。多个后方辐条63在叶轮40的轴向后方呈放射状扩展。各后方辐条63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固定于外周环61。并且,各后方辐条63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固定于马达罩20。
[0038]接着对静翼单元50的更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
[0039]图2以及图5是静翼单元50的立体图。图3以及图6是静翼单元50的侧视图。图4以及图7是静翼单元50的主视图。从叶轮40产生的气流如图2以及图5中的虚线箭头Fl那样作为整体朝向轴向前方。但是,该气流具有如图2以及图5中虚线箭头F2那样向与叶轮40的旋转方向RO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旋转分量。
[0040]如上所述,静翼单元50具有:多个整流叶片51;以及切换整流叶片51的位置的切换机构52。
[0041]多个整流叶片51在切换机构52的周围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配置。各整流叶片51从旋转轴线9的附近向径向外侧延伸而形成。各整流叶片51的形状既可以呈直线状也可以呈圆弧状。在图2、图3、图4、图5、图6以及图7的例子中,各整流叶片51向径向外侧呈直线状延伸。
[0042]另外,在罩60的前方辐条62倾斜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各整流叶片51的前方辐条62侧的端缘沿前方辐条62的倾斜而倾斜。例如,在前方辐条62以随着向径向外侧而向轴向后方侧移位的方式倾斜的情况下,各整流叶片51的前方辐条62侧的端缘也可以以随着向径向外侧而向轴向后方侧移位的方式倾斜。如此一来,能够有效地利用罩60的内部的空间来配置静翼单元50。因此,风扇I能够在轴向实现省空间化。
[0043]切换机构52同时切换整流叶片51的外端部相对于内端部的周向的相对位置(以下称作相位角)和整流叶片51的相对于与旋转轴线9正交的平面的倾斜(以下称作仰俯角)。由此,在点模式与广域模式之间多级地切换整流叶片51的位置。
[0044]图2、图3以及图4示出点模式下的静翼单元50。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在点模式中,多个整流叶片51的角度呈接近与轴向平行的状态。因此,在点模式中,从叶轮40产生的气流的直进分量不被整流叶片51扩散,而如图2中虚线箭头F3那样送向轴向前方。并且,如图4所示,整流叶片51的外端部相对于内端部的周向的相对位置位于与叶轮40的旋转方向RO相反的方向。因此,若从叶轮40产生的气流的旋转分量与整流叶片51相撞,则如图4中虚线箭头F4那样向径向内侧改变该流动的方向,并聚集于旋转轴线9附近。
[0045]因此,在点模式中,直进分量与聚集于旋转轴线9附近的气流的旋转分量叠加,能够对位于风扇I的轴向前方的使用者集中地送较强的风。并且,能够将从叶轮40产生的气流送至轴向前方的更远处。
[0046]图5、图6以及图7示出广域模式下的静翼单元50。如图5、图6以及图7所示,在广域模式中,多个整流叶片51的角度呈接近于与轴向垂直的状态。因此,在广域模式中,从叶轮40产生的气流的直进分量被整流叶片51扩散,如图5中虚线箭头F5那样被送向径向外侧。并且,如图7所示,整流叶片51的外端部相对于内端部的周向的相对位置位于与叶轮40的旋转方向RO相同的方向。因此,从叶轮40产生的气流的旋转分量若与整流叶片51相撞,则如图7中的虚线箭头F6那样向径向外侧改变流动方向,并扩散。
[0047]因此,在广域模式中,从叶轮40产生的气流的直进分量以及旋转分量均被扩散,能够对位于风扇I的轴向前方的较大范围内的多个使用者送较缓的风。
[0048]如此,在该风扇I中,从轴流风扇70产生的气流的直进分量以及旋转分量通过与静翼单元50的各整流叶片51相撞,来改变方向。因此,通过切换该整流叶片51的相位角和仰俯角,能够变更气流的扩散或者聚集的程度。
[0049]多个整流叶片51分别在径向内端部具有缺口51B。更详细地说,多个整流叶片51在径向内端部具有弯曲状的缺口 51B。由此,多个整流叶片51的内端部附近的气流容易通向轴向前方。因此,能够使旋转轴线9附近的风量增加。如图2所示,优选缺口 51B在整流叶片51的径向的内端部且在点模式中位于整流叶片51的轴向前方侧。由此,即使在点模式中,也能够使整流叶片51与叶轮40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使从叶轮40产生的气流均匀地与整流叶片51相撞。
[0050]并且,多个整流叶片51分别在轴流风扇70侧的面具有多个突起51A。具体地说,如图2、图3、图5以及图6所示,多个整流叶片51分别在叶轮40侧的面具有多个突起51A。多个突起51A能够在从叶轮40产生的气流的一部分中形成细微的湍流,抑制由于气流偏离整流叶片51而产生的大量的气流的剥离。由此,能够抑制由于气流的剥离而产生的风噪声,降低送风时的噪声。在图2、图3、图5以及图6的例子中,在外端部附近和内端部附近沿各整流叶片51的轴向前方侧的端缘设置突起51A。但是,也可以在整流叶片51的其他位置设置相同的突起 51A0
[0051 ]接着对切换机构52的更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
[0052]切换机构52切换多个整流叶片51的位置。切换机构52具有连接多个整流叶片51的单个的操作部件。通过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整流叶片51的外端部相对于内端部的周向的相对位置和整流叶片51的相对于与旋转轴线9正交的平面的仰俯角被同时切换。切换机构52是支承多个整流叶片51,且多级地切换各整流叶片51的相位角和仰俯角的机构。换言之,切换机构52是两级以上地切换整流叶片51的外端部相对于内端部的周向的相对位置和整流叶片51的相对于与旋转轴线9正交的平面的仰俯角的机构。图8以及图9是示意地示出切换机构52的结构的图。另外,在图8之后的各图中,为了明示切换机构52,只表示有一个整流叶片51,但实际上在单个切换机构52连接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整流叶片51。
[0053]如图8以及图9所示,切换机构52具有固定基部521和可动环522。更详细地说,切换机构52具有固定基部521、可动环522以及连接于整流叶片51的连接部540。可动环522能够以旋转轴线9为中心旋转地连接于固定基部521。并且,固定基部521以及连接部540中的任一方具有第一防脱部531。固定基部521以及连接部540中的另一方具有将第一防脱部保持为能够旋转的第一止挡部541。可动环522以及连接部540中的任一方具有配置在第一防脱部531的轴向前方或轴向后方的第二防脱部532。可动环522以及连接部540中的另一方具有将第二防脱部532保持为能够旋转的第二止挡部542。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基部521和可动环522分别具有防脱部。以下将固定基部521具有的防脱部称为第一防脱部531,将可动环522具有的防脱部称为第二防脱部532。
[0054]在整流叶片51具有连接部540。连接部540具有分别与第一防脱部531和第二防脱部532对应的止挡部。在图8以及图9的例子中,连接部540的一对止挡部排列在与整流叶片51的内端部延伸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连接部540既可以是与整流叶片51—体树脂成型的部件,并且也可以是作为分体部件安装于整流叶片51的部件。以下,将与第一防脱部531对应的止挡部称作第一止挡部541,将与第二防脱部532对应的止挡部称作第二止挡部542。
[0055]第二止挡部542以第二防脱部532能够在轴向滑动的方式形成为沿轴向延伸的筒状空间。而在第一止挡部541中,第一防脱部531的沿轴向的滑动被限制。如此,在该例子中,第一止挡部541的形状与第二止挡部542的形状互不相同。
[0056]图10是在止挡部插入有防脱部的状态下的连接部540的剖视图。如图10所示,防脱部具有:球状的防脱顶端部53A;以及从防脱顶端部53A向旋转轴线9侧延伸的防脱轴部53B。换言之,第一防脱部531的外表面或所述第一止挡部541的内表面呈球状,第二防脱部532的外表面或第二止挡部542的内表面呈球状。防脱顶端部53A以能够在止挡部内旋转的状态被保持。并且,在第一止挡部541以及第二止挡部542的径向内侧均设置有开口 543。防脱轴部53B在开口 543的范围内能够与防脱顶端部53A—同旋转。
[0057]另外,在图10的例子中,防脱顶端部53A的形状呈球状,但只要防脱顶端部53A在止挡部内呈能够旋转的状态,也可以呈其他形状。例如,防脱顶端部53A也可以呈半球状或多面体形状。但是,优选防脱顶端部53A的外表面或止挡部的内表面中的任一方呈球面状。
[0058]通过可动环522旋转,整流叶片51的外端部相对于内端部的周向的相对位置和整流叶片51的相对于与旋转轴线9正交的平面的仰俯角被同时切换。更具体地说,使用者若抓住作为操作部件的可动环522并使可动环522在周向旋转,则在第一止挡部541的内部,第一防脱部531旋转,整流叶片51的内端部以第一防脱部531与第一止挡部541的连接点为支点在周向移位。并且,同时在第二止挡部542的内部,第二防脱部532—边旋转第二防脱部532一边沿第二止挡部542的筒状的空间滑动。由此,整流叶片51与连接部540保持相对角度地倾斜。如此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