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阀、变量轴向柱塞泵和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437945阅读:来源:国知局
装置16连接,反馈装置17的第二端172与变量油缸的变量杆(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
[0051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阀I设置在任一包括变量油缸、变量栗本体的双向变量轴向柱塞栗上,例如:A4VSG系列的双向变量轴向柱塞栗等,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流量信号,控制变量栗本体的出油量,以使双向变量轴向柱塞栗所输出的液压油量为流量信号所对应的流量。
[0052]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控制阀I包括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流量信号的第一比例电磁铁13和第二比例电磁铁14。当用户向第一比例电磁铁13输入流量信号时,第一比例电磁铁13可以将该流量信号转换成向右的推力,推动阀芯12在阀壳11中向右移动,以控制变量栗本体的出油口向外供油;当用户向第二比例电磁铁14输入流量信号时,第二比例电磁铁14可以将该流量信号转换成向左的推力,推动阀芯12在阀壳11中向左移动,以控制变量栗本体的吸油口向外供油。
[0053]上述在第一比例电磁铁13或第二比例电磁铁14推动下,在阀壳11中可以移动的阀芯12上依次穿设有弹性装置16和固定装置15,其中,阀芯12的第一凸台121和固定装置15形成弹性装置16的限位件,用于限制弹性装置16在阀芯12上的滑动范围,也就是说,弹性装置16仅能在第一凸台121和固定装置15之间的阀芯12上滑动。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弹性装置16可以为任一具有弹性的结构件,例如:包括弹性体的结构件、包括弹簧的结构件等。上述固定装置15可以为任一能够对弹性装置16起到限位作用的结构件,例如:限位块、卡簧等。
[0054]上述弹性装置16与反馈装置17的第一端171连接,反馈装置17的第二端172可以延伸至阀壳11的外部,与变量油缸的变量杆固定连接,这样,当变量杆在变量油缸中水平向左或向右移动时,可以带动反馈装置17随变量杆一起向左或向右移动,进而使得反馈装置17可以将因移动所产生的向左或向右的推力施加给弹性装置16,然而,由于在第一凸台121或固定装置15的限位下,弹性装置16并不能向左或向右移动,因此,当反馈装置17向弹性装置16施加向左或向右的推力时,弹性装置16就会被反馈装置17向左或向右压缩,进而使得弹性装置16可以将其因被压缩而产生的弹力通过第一凸台121或固定装置15作用在阀芯12上。其中,上述反馈装置17可以为任一可以向弹性装置16施加推力的结构件。
[0055]下面对上述控制阀I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可以分为如下两种情况:
[0056]第一种情况:变量栗本体的出油口向外供油,具体地:
[0057]用户向第一比例电磁铁13输入流量信号,第一比例电磁铁13在接收到该流量信号后,将该流量信号转换成与该流量信号对应的推力,推动阀芯12向右移动,使得设置在阀芯12上的出油口 3逐渐移动至位于阀壳11上的第二通油孔5和第三通油孔6处,当出油口 3与第二通油孔5和第三通油孔6产生接触面时,出油口 3就可以通过该第二通油孔5和第三通油孔6,将变量油缸的左侧容腔的液压油输送至变量油缸的右侧容腔,使得变量油缸的变量杆会因右侧容腔中的液压油量增加而向左移动,从而使得与变量杆固定连接的反馈装置17也向左移动,进而使得反馈装置17会向左压缩弹性装置16,以使弹性装置16可以将其因被压缩而产生的弹力作用到第一凸台121上,即向与第一凸台121所在的阀芯12施加向左的推力,此时,由于该向左的推力小于第一比例电磁铁13向阀芯12施加的向右的推力,因此,阀芯12在该向右的推力下会继续向右移动。
[0058]随着阀芯12的向右移动,阀芯12上的出油口 3与阀壳11上的第二通油孔5和第三通油孔6的接触面会逐渐增大,使得出油口 3向变量油缸的右侧容腔输入的液压油量也会增加,从而使得变量杆会继续向左移动,进而使得随变量杆一起移动的反馈装置17会继续向左压缩弹性装置16,以使得弹性装置16因其被继续压缩而产生的弹力增大,即向阀芯12施加的向左的推力增大,直至该向左的推力与第一比例电磁铁13向阀芯12施加的向右的推力相等,此时,阀芯12就会在阀壳11中保持不动,8卩,出油口 3向变量油缸的右侧容腔输入的液压油量也会保持不变,这时,在变量油缸的控制下,与变量油缸连接的变量栗本体输出的液压油量,即变量轴向柱塞栗的出油量即为用户输入的流量信号所对应的流量。
[0059]第二种情况:变量栗本体的吸油口向外供油,具体地:
[0060]用户向第二比例电磁铁14输入流量信号,第二比例电磁铁14在接收到该流量信号后,将该流量信号转换成与该流量信号对应的推力,推动阀芯12向左移动,使得设置在阀芯12上的出油口 3逐渐移动至位于阀壳11上的第一通油孔4和第二通油孔5处,当出油口 3与第一通油孔4和第二通油孔5产生接触面时,出油口 3就可以通过该第一通油孔4和第二通油孔5,将变量油缸的右侧容腔的液压油输送至变量油缸的左侧容腔,使得变量油缸的变量杆会因左侧容腔中的液压油量增加而向右移动,从而使得与变量杆固定连接的反馈装置17也向右移动,进而使得反馈装置17会向右压缩弹性装置16,以使弹性装置16可以将其因被压缩而产生的弹力作用到固定装置15上,即向与固定装置15连接的阀芯12施加向右的推力,此时,由于该向右的推力小于第二比例电磁铁14向阀芯12施加的向左的推力,因此,阀芯12在该向左的推力下会继续向左移动。
[0061 ] 随着阀芯12的向左移动,阀芯12上的出油口 3与阀壳11上的第一通油孔4和第二通油孔5的接触面会逐渐增大,使得出油口 3向变量油缸的左侧容腔输入的液压油量也会增加,从而使得变量杆会继续向右移动,进而使得随变量杆一起移动的反馈装置17会继续向右压缩弹性装置16,以使得弹性装置16因其被继续压缩而产生的弹力增大,即向阀芯12施加的向右的推力增大,直至该向右的推力与第二比例电磁铁14向阀芯12施加的向左的推力相等,此时,阀芯12就会在阀壳11中保持不动,8卩,出油口 3向变量油缸的左侧容腔输入的液压油量也会保持不变,这时,在变量油缸的控制下,与变量油缸连接的变量栗本体输出的液压油量,即变量轴向柱塞栗的出油量即为用户输入的流量信号所对应的流量。
[0062 ] 因此,上述控制阀I通过在阀芯12上设置能够向阀芯12施加作用力的弹性装置16,以及设置能够根据变量油缸的变量杆的位移量压缩弹性装置16的反馈装置17,构成了控制阀I的机械比例控制,使得控制阀I可以根据第一比例电磁铁13或第二比例电磁铁14向阀芯12施加的机械能,以及反馈装置17通过弹性装置16反馈给阀芯12的机械能,将变量轴向柱塞栗的出油量调整为用户所需的流量,实现变量轴向柱塞栗的变量供油,与现有技术中的变量轴向柱塞栗因采用电比例控制来实现变量供油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阀I上所设置的机械比例控制,即弹性装置16和反馈装置17的成本较低,使得变量轴向柱塞栗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阀I来实现变量供油时,可以降低变量轴向柱塞栗的成本。
[0063]进一步地,由于现有技术的变量轴向柱塞栗中设置有电比例控制,因此,在对现有的变量轴向柱塞栗初次调试时,需要对阀芯、电比例控制中的位移传感器和控制器分别进行调试,使得现有的变量轴向柱塞栗的调试效率较低,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阀I上所设置的机械比例控制,即弹性装置16和反馈装置17均与阀芯12连接,因此,当变量轴向柱塞栗上设置有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阀I时,在对该变量轴向柱塞栗初次调试时,仅需要对阀芯12进行调试即可,提高了变量轴向柱塞栗的调试效率。
[006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阀,通过在控制阀上设置成本较低的机械比例控制,即弹性装置和反馈装置,使得控制阀的成本较低,进而当变量轴向柱塞栗在使用该控制阀来实现变量供油时,可以降低变量轴向柱塞栗的成本。
[006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阀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上述实施例所说,上述固定装置15可以为任一能够对弹性装置16起到限位作用的结构件,则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