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4880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变速器的制作方法自动变速器才支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特別涉及自动变速器的小型化的技术。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已知有以下的自动变速器,即包括联接在变速器的输入轴上的转筒部、联接在输出部的盘毂部以及使这些转筒部和盘毂部接合、脱离的多片式离合器。例如在特开2003—106342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自动变速器中,包括设置在多片式离合器的内周一侧的盘毂部、设置在多片式离合器的外周一侧的转筒部、推压多片式离合器的活塞以及控制该活塞的油压伺服机构。油压伺服机构通常设置在转筒一侧。在特开2003—106450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自动变速器中,包括多片式离合器、靠外周面支承多片式离合器的盘毂部、靠内周面支承多片式离合器的转筒部、推压多片式离合器的活塞、控制活塞的油压伺服机构、检测盘毂部的旋转的旋转传感器。油压伺服机构设置在转筒部一侧。检测输入旋转要素(输入轴)的旋转速度的输入旋转速度传感器检测转筒部外周的旋转次数。
发明内容近年来,所要求的发动机马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车辆的尺寸方面又有限制,因此就要求自动变速器小型化。然而,在现有的自动变速器的多片式离合器的周围,在联接在输出部的盘毂部与设置在联接在变速器的输入轴的转筒一侧的活塞之间,由于多片式离合器的接合、脱离,有时侯旋转次数会不同。因此,需要在盘毂部和活塞之间形成某一程度的间隙。这样的话,便不能在轴向上以嵌合的方式布置盘毂部和活塞,也就不能使自动变速器的尺寸充分小。这就是问题。另一方面,若将油压伺服机构设置在联接在输入轴上的盘毂一侧,而不是设置在联接在输出部的转筒部一侧,让盘毂部和活塞在轴向上相互嵌合,则会因为盘毂部设置在转筒部的内周一侧,所以在所述专利文献l那样的形式下,不能检测被转筒部覆盖的盘毂部的旋转次数。因此也想到了直接测量输入轴的旋转次数这一做法,但因为在该情况下被测量部的外直径很小,所以检测精度恶化,而且也难以确^隊另外设置输入旋转速度传感器的空间。这也是问题。本发明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究开发出来的,第一个目的在于以相互嵌合的方式将活塞和盘毂部布置在轴向上,以谋求自动变速器的小型化。第二个目的在于能够在谋求自动变速器的小型化的同时,利用设置在转筒部外周的旋转传感器测量盘毂部的旋转次数。为了达成上述第一个目的,在该发明中,将油压伺服机构设置在联接在输入轴上的盘毂部一侧,而不是设置在联接在输出部的转筒部一侧。具体而言,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以包括联接在变速器的输入轴的第一旋转部件、联接在输出部的第二旋转部件以及使该第一旋转部件和第二旋转部件接合、脱离的多片式离合器的自动变速器为对象。该自动变速器包括盘毂部,设置在所述多片式离合器的内周一侧;转筒部,设置在所述多片式离合器的外周一侧;活塞,推压所述多片式离合器;以及油压伺服机构,控制所述活塞。所述油压伺服机构设置在所述盘毂部上或者与盘毂部联接的部件上。所述活塞和盘毂部,在沿着圓周方向相互错开的多个位置上分別具有切口部,所述活塞和盘毂部布置成在一方的切口部插入另一方未形成有切口部的部分而在轴向上嵌合。根据所述结构,因为将油压伺服机构设置在连接在输入轴上的盘毂上或者与盘毂连接的部件上,所以活塞和盘毂一体旋转。于是,无需在二者间设置用于防止接触的间隙。在此,若在所述活塞和盘毂部上在沿着圓周方向相互错开的多个位置上分别设置切口部,并将盘毂部的没有切口部的部分插入活塞的切口部,活塞和盘毂部便会在设置有切口部的部分在轴向上相互嵌合。结果是,能够使轴向的长度缩短,从而能够实现自动变速器的小型化。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该自动变速器包括包围所述变速器且具有变速器壳体侧壁的变速器壳体、和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侧壁的轴心部沿轴向延伸且所述输入轴插入的轮毂部。所述第一旋转部件包括所述盘毂部、设置在所述轮毂部上自由旋转的套筒以及将所述盘毂部和所述套筒联接起来的第一环状部。根据所述结构,因为经由第一环状部分将盘毂部连接在套筒上,该套筒设置在从变速器壳体延伸的轮毂部上且能够自由旋转,所以能够从轮毂部将被加压的工作油供給油压伺服机构。于是,因为无需另外设置高压油的供给路,所以能够使轴向的长度缩短,从而能够实现自动变速器的小型化。第三方面的发明中,所述活塞包括内周部与所述套筒外周滑接且从该内周部开始在径向上延伸的第二环状部、与所述第二环状部的外周部联接且朝着变速器壳体侧壁一侧延伸的圓筒部、以及与所述圓筒部的变速器壳体侧壁一侧的端部联接且朝着径向延伸的第三环状部。根据上述结构,因为活塞形成得很小,所以容易将活塞布置在盘毂部或者与盘毂部连接的部件上。于是,能够使轴向的长度缩短,从而能够实现自动变速器的小型化。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包括密封板,该密封板的内周部扣合在所述套筒外周而不能朝着所述变速器壳体侧壁一侧移动,在径向上从内周部开始延伸且与所述圓筒部的内周滑接。所述活塞的受压室,由以所述套筒、所述第二环状部、所述圓筒部以及所述密封板围成的区域形成。根据所述结构,因为在盘毂部的内周一侧形成有受压室,所以油压伺服机构成为小型化。于是,能够使轴向的长度缩短,从而能够实现自动变速器的小型化。在第五方面的发明中,所述盘毂部包括朝着变速器壳体侧壁一侧圓筒状地延伸的第四环状部;所述第二环状部的外周部与所述笫四环状部的内周面滑接;所述活塞的平衡室,由以所述套筒、所述第一环状部、所述第四环状部以及所述第二环状部围起的区域形成。根据所述结构,因为盘毂和套筒的连接部件能够兼作平衡室的密封板用,所以油压伺服机构更加小型化。于是,能够使轴向的长度缩短,从而能够实现自动变速器的小型化。在第六方面的发明中,在所述第一环状部形成有从所述第一环状部的与活塞相反的一侧将工作油供给所述盘毂部的工作油供给导板。根据所述结构,因为活塞布置在盘毂的内周一侧,所以需要从与活塞相反的一侧将工作油供给盘毂部,但因为在第一环状部分形成有工作油供给导板,所以工作油沿着该工作油供给导板供给。于是,无需另外设置工作油的供给路。结果是,能够使轴向的长度缩短,从而能够实现自动变速器的小型化。为达成所述第二个目的,在第七方面的发明中,将旋转传感器设置在转筒部的外周一侧,将旋转传感器的被检测部设置在活塞上。具体而言,该自动变速器包括检测所述盘毂部的旋转次数的旋转传感器。所述油压伺服机构设置在所述盘毂部或者与盘毂部联接的部件上。所述旋转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转筒部的外周一侧,所述旋转传感器的被检测部设置在所述活塞上。根据所述结构,因为盘毂布置在转筒部的内周一侧,所以不能检测被转筒部覆盖的盘毂部的旋转次数。另一方面,因为将活塞和油压伺服机构设置在与输入轴连接的盘毂部或者与盘毂连接的部件上,所以活塞和盘毂部一体旋转。于是,通过在活塞上设置旋转传感器的被检测部,便能够利用经由活塞设置在转筒部外周的旋转传感器来检测盘毂部的旋转次数,同时能够有效地利用设置在盘毂或者与盘毂连接的部件上的活塞。结果是,能够达到省空间化。在第八方面的发明中,所述旋转传感器的被检测部,从所述转筒部开口一侧的所述活塞的外周端部开始在径向上延伸,进一步在轴向上在所述旋转传感器和所述转筒部之间延伸而成。根据所述结构,因为使旋转传感器的被检测部延伸,从活塞的外周端部延伸而覆盖转筒部外周,且形成在旋转传感器的内周一侧,所以即使按照现有的做法来布置旋转传感器,也能够检测出盘毂部的旋转次数。而且,因为有效地利用活塞,所以被检测部被小型化。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将油压伺服机构设置在连接在输入轴上的盘毂或者与盘毂部连接的部件上,并让活塞和盘毂部在轴向上嵌合,便能够使轴向的长度缩短,从而能够实现自动变速器的小型化。将旋转传感器设置在转筒部的外周一侧,将旋转传感器的被检测部设置在活塞上。这样一来,便能够边谋求自动变速器的小型化,边利用设置在转筒部外周的旋转传感器来检测盘毂部的旋转次数。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自动变速器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将前进离合器及其周围放大后示出的剖枧图。图3是显示前进离合器及其周围的立体图。图4是显示将盘毂部嵌合到盘毂侧离合器盘后所得到的立体图。图5是显示将转筒部嵌合到转筒侧离合器盘后所得到的立体图。图6是从变速器壳体側壁看盘毂部所看到的立体图。图7是从与变速器壳体側壁相反的一侧看活塞所看到的立体图。符号说明1自动变速器11变速器壳体lla变速器壳体側壁15涡轮轴(输入轴)21前进离合器(多片式离合器64盘毂部66旋转部68活塞69油压伺服机构70活塞侧切口部71盘毂侧切口部72轮毂部73套筒74第一环状部75第二环状部75a内周部76圓简部77第三环状部79密封板85第四环状部86受压室88平衡室92切口(#1检测部)93输入側旋转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l示意地示出了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自动变速器1的整体构造。如图l所示,自动变速器1包括输入了发动机2的输出的变矩器3、具有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4、5的变速齿轮机构6。变矩器3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叶轮泵9,固定在变矩器壳体8内,变矩器壳体8联接在发动机输出轴7上;与该叶轮泵9相向设置且利用该叶轮泵9以工作油驱动的涡轮转子10;设置在所述叶轮泵9和涡轮转子10之间且通过单向离合器12由变速器壳体11支承的定子13;设置在变矩器壳体8和涡轮转子IO之间且将发动机输出轴7与涡轮转子IO直接连接的锁定式离合器(lockupclutch)14。发动机2的输出被从发动机输出轴7输入到变矩器3,被扭矩转换后,经由作为输入轴的涡轮轴15被输出给变速齿轮机构6。油泵16被布置在变矩器3的与发动机相反的一侧,经由变矩器壳体8和叶轮泵9由发动机输出轴7驱动。变速齿轮机构6包括前进离合器(forwardclutch)21,该前进离合器21布置在涡轮轴15和第一行星齿轮机构4的恒星齿轮20之间作多片式离合器用。涡轮轴15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5的恒星齿轮22之间设置有倒挡离合器(reverseclutch)23。在涡轮轴15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5的小齿轮24之间具有3—4速度离合器25和将第二行星齿轮机构5的恒星齿轮22固定的2—4速度制动器26。第一行星齿轮机构4的环形齿轮27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5的小齿轮24被联接起来,在它们和变速器壳体11之间并列着设置有低速倒挡制动器29和单向离合器30。第一行星齿轮机构4的小齿轮传动部件31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5的环形齿轮32相连接,在它们之上联接有作为输出部的输出齿轮33。设置有中间传动机构,该中间传动机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总是与所述输出齿轮33啮合的第一中间齿轮40、固定有该第一中间齿轮40的空档轴41以及固定在该空档轴的另一侧的第二中间齿轮42。第二中间齿轮42与差速器50的输入齿轮51相啮合。这样一来,变速齿轮机构6的输出便传达到差速器壳体52上,经由该差速器50传达给左右的驱动轴53,54。表1示出了各个摩擦要素21、23、25、26、29以及单向离合器30的工作状态和变速段的关系。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o)仅在寸氐范围(lowrange)下工作接着,对本发明的特征部即前进离合器21及其周围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自动变速器1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联接在作为输入轴的涡轮轴15上的第一旋转部件60、联接在输出齿轮33上的第二旋转部件61以及使该第一旋转部件60和第二旋转部件接合、脱离的所述前进离合器21。图2将前进离合器21及其周围的剖面放大地示出。图3示出了前进离合器21及其周围的部件。图4示出了盘毂部嵌合在盘毂侧离合器盘上的情况。图5示出了转筒嵌合在转筒侧离合器盘上的情况。图6示出了盘毂部,图7示出了转筒。如图2所示,前进离合器21,在内周一侧具有多个盘毂侧离合器盘55,在外周一侧具有多个转筒侧离合器盘56。在盘毂侧离合器盘55的两面贴有摩擦片57。两端的盘毂侧离合器盘55仅在内侧贴有摩擦片57。另一方面,在转筒侧离合器盘56上未贴有摩擦片57。这样仅在联接在涡轮轴15的盘毂侧离合器盘55上设置摩擦片57,是为了减小由于阻力引起的阻力矩。补充说明一下,为了防止跌倒,两端的盘毂侧离合器盘55的厚度形成得比中间的盘毂侧离合器盘55的厚度厚。在变速器壳体側壁11a的轴心部即所述变速器壳体ll的靠近发动机2一侧的侧壁上,形成有在轴向上沿着与发动机2相反的一侧延伸且有涡轮轴15插入的轮毂部72。在该轮毂部72上设置有能够自在地旋转的第一旋转部件60。换句话说,如图6所示,该第一旋转部件60由盘毂部64、设置在轮毂部72上且能够自由旋转的套筒73、将这些盘毂部64和套筒73联接起来的第一环状部74构成。盘毂部64上形成有在外周形成有凹凸的盘毂侧离合器嵌合部64a,与盘毂侧离合器盘55相对应。如图4所示,在所述盘毂侧离合器盘55的内周一侧,盘毂部64与该盘毂侧离合器盘55结合在一起,一体旋转。换句话说,在盘毂侧离合器盘55的内周一侧形成有离合器侧嵌合部55a,该离合器侧嵌合部55a与盘毂侧离合器嵌合部64a啮合。由盘毂部64的外周面支承盘毂侧离合器盘55。在该盘毂部64的圓周方向的多个地方(在该实施例中为4处)具有盘毂侧切口部71。在盘毂部64的内周一侧形成有第四环状部85,与该盘毂部64同心,朝着变速器壳体lla侧壁一侧圓筒状地延伸。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让转筒部66与转筒侧离合器盘56各自的凹凸部在前进离合器21的转筒侧离合器盘56的外周一侧相啮合,而一体旋转地结合起来。换句话说,由转筒部66的内周面支承转筒侧离合器盘56。如图2所示,在所述盘毂部64的靠近变速器壳体侧壁lla—侧,设置有推压前进离合器21的活塞68。该活塞68的设置在其内周部75a的刮板(lipplate)78与所述套筒73外周滑接,第二环状部分75从该内周部75a沿径向延伸。如图7所示,活塞68还具有与第二环状部75的外周部联接且朝着变速器壳体侧壁lla—侧延伸的圆简部76。第三环状部77在内筒部76的靠近变速器壳体侧壁lla—侧的端部朝着径向延伸。活塞68的第三环状部77上,在与盘毂部64的盘毂側切口部71在圓周方向上错开的多个地方(在该实施例中为4处)设置有活塞侧切口部70。这样一来,如图3所示,通过相互具有切口部70,71,便能够将盘毂部64的没有盘毂侧切口部71的部分插到活塞68的活塞側切口部70中。另外,因为活塞68形成为小型,所以很容易将活塞68布置在盘毂部64的靠近变速器壳体侧壁lla—侧。如图2所示,盘穀部64和活塞68被布置得很紧凑,使得另一方的未设置有切口部的部分插入设置有切口部70,71的部分而在轴向上嵌合。因此,自动变速器1的轴向长度被缩短。在所述盘毂部64的内周一侧设置有控制活塞68的油压伺服机构69。具体而言,在所述套筒73外周设置有密封板79。由环状的禁出板80将密封板79的内周部79a固定,使得密封板79的内周部79a不会朝着变速器壳体侧壁11a移动。密封板79的内周部79a和套筒73外周之间借助0型环82防止漏油。密封板79从内周部朝着径向延伸,设置在它的外周部的刮板78与圓筒部76的内周滑接。所述活塞68的受压室86,由套筒73、第二环状部75、圓筒部76以及密封板79围起,形成在由两个刮板78和O型环82防止漏油的区域中。这样一来,因为受压室86形成在盘毂部64的内周一侧,所以油压伺服机构69被小型化。来自油泵16的高压油通过由轮毂部72和套筒73形成的高压油供给路87供向该受压室86。因为通过第一环状部74将盘毂部64联接在设置在从变速器壳体11延伸的轮毂部72且能够自由旋转的套筒73上,所以由油泵16加压的工作油便能够从轮毂部72供向油压伺服机构69。因此,由于无需另外设置高压油的供给路,所以能够使自动变速器l的轴向长度缩短。设置在所述第二环状部75的外周部的刮板78,与第四环状部85的内周面滑接。活塞68的平衡室88,由套筒73、第一环状部74、第四环状部85以及第二环状部75围起,形成在用两个刮板78防止漏油的区域。在该平衡室88中,在圓周方向上设置有多个从与变速器壳体侧壁lla相反的一侧推压活塞68的第二环状部75的回位弹簧89。这样一来,因为平衡室88的密封板能够兼作盘毂部64和套筒73的联接部件即第一环状部74和第四环状部85,所以油压伺服机构69便被进一步小型化。在所述第一环状部74上形成有从所述第一环状部74的与活塞68相反的一侧将工作油供向所述盘毂部64的工作油供给导板90。换句话说,虽然因为活塞68被布置在盘毂部64的内周一侧而需要从与活塞68相反的一侧将工作油供向盘毂部64,但是因为在第一环状部74形成有工作油供给导板90,所以沿着该工作油供给导板90供给工作油。结果是,无需另外设置工作油的供给路。如图2所示,在转筒部66的外周一侧设置有检测盘榖部64的旋转的输入侧旋转传感器93。该输入侧旋转传感器93由例如接近传感器构成。另一方面,如图3和图7所示,在转筒部66的开口一侧(变速器壳体側壁lla—侧)的活塞68外周端部形成有延长部91,该延长部91从该外周端部开始沿着径向延伸,而且在轴向上朝着所述输入侧旋转传感器93的内周一侧延伸。在该延伸部91上均等地形成有输出齿轮33—侧开口的切口92,形成有这些切口92的部分设置在输入侧旋转传感器93的正下方,起着作为被检测部的传感转子的作用。这样一来,输入侧旋转传感器93便通过检测活塞68的切口92,以检测出涡轮轴15的旋转次数。补充说明一下,如图2所示,在输出齿轮33的外周一侧设置有由接近传感器构成的输出侧旋转传感器94。由该输出侧旋转传感器94检测输出齿轮33的旋转次数,便测得了输出侧的旋转次数。借助由这些输入侧旋转传感器93和输出侧旋转传感器94高精度地检测涡轮轴15和输出齿轮33的旋转次数,便能够在适当的时刻进行变速,从而提高变速性能。一实施例的效果一因此,根据该实施例所涉及的自动变速器,因为将油压伺服机构69设置在联接在涡轮轴15的盘毂部64的内周一侧,所以活塞68和盘毂部64—体旋转。于是,便无需在活塞68和盘毂部64之间设置用于防止接触的间隙。如上所述,若在活塞68和盘毂部64上在圓周方向上相互错开的多个地方分別设置切口部70,71,将盘毂部64的没有盘毂侧切口部71的部分插入活塞68的活塞侧切口部70,活塞68和盘毂部64就能够在轴向上相互嵌合。因此,因为能够使轴向上的长度缩短,所以能够谋求自动变速器1的小型化。就这样,因为盘毂部64被设置在转筒部66的内周一侧,所以不能够检测被转筒部66覆盖的盘毂部64的旋转次数。另一方面,因为将活塞68和油压伺服机构69设置在联接在涡轮轴15的盘毂部64内周一侧,所以活塞68和盘毂部64—体旋转。于是,通过在活塞68上设置输入侧旋转传感器93的作为被检测部的切口92,便能够利用经由活塞68设置在转筒部66外周的输入侧旋转传感器93检测盘毂部64的旋转次数,同时能够有效地利用设置在盘毂部64内周一侧的活塞68,结果是,能够达到省空间化。补充说明一下,上述实施例是本质上理想的示例,本发明并不意味着会限制其应用物以及用途的范围等。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旋转部件,联接在变速器的输入轴上,第二旋转部件,联接在输出部,多片式离合器,使该第一旋转部件和第二旋转部件接合、脱离,盘毂部,设置在所述多片式离合器的内周一侧,转筒部,设置在所述多片式离合器的外周一侧,活塞,推压所述多片式离合器,以及油压伺服机构,控制所述活塞;所述油压伺服机构,设置在所述盘毂部上或者与盘毂部联接的部件上;所述活塞和盘毂部,在沿着圆周方向相互错开的多个位置上分别具有切口部,所述活塞和盘毂部布置成在一方的切口部插入另一方未形成有切口部的部分而在轴向上嵌合。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变速器包括包围所述变速器且具有变速器壳体侧壁的变速器壳体、和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侧壁的轴心部沿轴向延伸且所述输入轴插入的轮毂部;所述第一旋转部件包括所述盘毂部、设置在所述轮毂部上自由旋转的套筒以及将所述盘毂部和所述套筒联接起来的第一环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内周部与所述套筒外周滑接且从该内周部开始在径向上延伸的第二环状部、与所述第二环状部的外周部联接且朝着变速器壳体侧壁一侧延伸的圓筒部、以及与所述圆筒部的变速器壳体侧壁一侧的端部联接且朝着径向延伸的第三环状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板,该密封扳的内周部扣合在所述套筒外周而不能朝着所述变速器壳体侧壁一侧移动,在径向上从内周部开始延伸且与所述圓筒部的内周滑接;所述活塞的受压室,由以所述套筒、所述第二环状部、所述圓筒部以及所述密封板围成的区域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毂部包括朝着变速器壳体侧壁一侧圓筒状地延伸的第四环状部;所述第二环状部的外周部与所述第四环状部的内周面滑接;所述活塞的平衡室,形成在由所述套筒、所述第一环状部、所述第四环状部以及所述第二环状部围起的区域。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环状部形成有从所述第一环状部的与活塞相反的一侧将工作油供给所述盘毂部的工作油供给导板。7.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所述盘毂部的旋转次数的旋转传感器;所述活塞和油压伺服机构设置在所述盘毂部或者与盘毂部联接的部件上;所述旋转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转筒部的外周一侧,所述旋转传感器的被检测部设置在所述活塞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传感器的被检测部,从所述转筒部开口一侧的所述活塞的外周端部开始在径向上延伸,进一步在轴向上在所述旋转传感器和所述转筒部之间延伸而成。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毂部与输入轴相联接。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包围所述变速器且具有变速器壳体侧壁,轮毂部,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侧壁的轴心部沿轴向延伸且所述输入轴插入,套筒,设置在所述轮毂部上自由旋转,第一环状部,将所述盘毂部和所述套筒联接起来,第二环状部,内周部与所述套筒外周滑接且从该内周部开始在径向上延伸,圓筒部,与该第二环状部的外周部联接且朝着变速器壳体侧壁一侧延伸,第三环状部,与该圆筒部的变速器壳体侧壁一侧的端部相联接且沿着径向延伸,活塞,包括所述第二环状部、所述圓筒部以及所述第三环状部,以及密封板,内周部扣合在所述套筒外周而不能沿着所述变速器壳体侧壁一侧移动,在径向上从内周部开始延伸且与所述圓筒部的内周滑接;所述活塞的受压室,由以所述套筒、所述第二环状部、所述圓筒部以及所述密封板围起的区域形成。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毂部包括朝着变速器壳体侧壁一侧圓筒状地延伸的第四环状部;所述第二环状部的外周部与所述第四环状部的内周面滑接;所述活塞的平衡室,由以所述套筒、所述第一环状部、所述第四环状部以及所述第二环状部围起的区域形成。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器。将盘毂部(64)设置在车辆的自动变速器(1)的前进离合器(21)(多片式离合器)的内周一侧,将转筒部(66)设置在外周一侧。还设置有推压前进离合器(21)的活塞(68)。在盘毂部(64)的内周一侧设置有控制该活塞(68)的油压伺服机构(69)。活塞(68)和盘毂部(64)在圆周方向相互错开的多个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切口部(70,71)。让设置有这些切口部(70,71)的部分在轴向上相互嵌合。于是,通过将活塞(68)和盘毂部(64)布置成相互沿着轴向嵌合,来谋求自动变速器的小型化。文档编号F16D25/12GK101113771SQ20071012713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申请日期2007年7月4日优先权日2006年7月24日发明者土井淳一,坂上直博,岩崎龙彦,沟部龙利申请人:马自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